最終,我們都會沒問題《沒問題少女》Ruby Pan潘子爵 2024 Live In Taipei
11月
01
2024
沒問題少女(唐川大樂團提供/攝影李毓潔 Ella Li)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852次瀏覽

文 孫秀蕙(2024年度專案評論人)

《沒問題少女》發行十一個月之後,經過長期規劃和準備,年輕的女性薩克斯風手潘子爵終於一償夙願,在臺北的三創Clapper Studio舉辦了專場音樂會。這場演出不僅呈現了她在爵士樂與流行音樂之間游刃有餘的演奏才華,更讓現場觀眾感受到她樂觀積極的創作精神。潘子爵和她的樂團在現場演出時所展現的能量與自信,深深感染了現場近四百位樂迷。

《沒問題少女》專輯融合了節奏藍調(R&B)與都會流行風格,而潘子爵所帶領的樂團,一開場演奏的“Anthropophobia” (〈恐人症〉)就展現了無比的生命力;她以精神抖擻、律動感強烈的中音薩克斯風旋律穿梭於放克節奏之間,明亮的曲調象徵活出真實自我,鍵盤手曾增譯如無影手般的超技獨奏是聆聽亮點。

“Unlimited Love” (〈無底限的愛〉)是一首輕鬆浪漫,帶著大調色彩的曲子,講述的是走出感情陰霾的心境。在蕭育融細膩的吉他演奏之後,潘子爵釋放出驚人的即興能量,以音樂講述堅強的自我如何超越挫折,漂亮的薩克斯風音色傳遞「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訊息。

沒問題少女(唐川大樂團提供/攝影李毓潔 Ella Li)

接下來,樂團演奏的“Searching”(〈尋覓〉),一開始帶著些許不確定感,彷彿呼應曲名,在霧裡尋尋覓覓。這首曲子的獨奏主角是電貝斯手藤井俊充,他演奏的每一顆音符清清楚楚、擲地有聲,而潘子爵則在薩克斯風的音色上進行了靈活的效果處理,這使得整首曲子聽起來變化多端,最後以鼓手潘查克(Chuck Payne)激烈的演奏作為結束。

“Childhood” (〈童年〉)收錄於潘子爵的第一張專輯,是一首活潑、明亮的曲子,在放克節奏中帶出歡樂的旋律。藤井俊充在這首曲子以及“Symbiont” (〈共生體〉),都展現了拍擊貝斯(slapping bass)的技巧,讓聲音聽起來更脆也更有活力。接下來樂團演奏的是“Cynic” (〈玩世不恭者〉)。潘子爵說這首曲子講的是她跟「渣男」之間的情感故事。往事雖然不堪回首,但潘子爵的創作卻是正向樂觀的,傳遞出「就算受了傷,也可以很快復原」的態度。她的薩克斯風聲音溫暖流暢,搭配曾增譯精彩的獨奏,營造出了一種具有即興深度,又有律動感的音樂氛圍。

整場演出最引人注目的,無疑是潘子爵和日本流行爵士薩克斯風手小林香織的同台演出。作為特別來賓,小林香織特地和潘子爵合奏了一首由她協助製作、編曲的“Mimosa” (〈蒲公英〉)。兩位頂尖的女性薩克斯風手彼此互動,細膩而富有情感的詮釋感染了現場每一位聽眾。最特別的是小林香織的親妹妹小林夏実,不但擔任經紀人一職,也是傑出的踢踏舞者的她,特別在本場音樂會中為“Make Up” (〈化妝〉)一曲客串伴舞,而小林香織和潘子爵也進行了兩支中音薩克斯風的對戰,妳來我往,將現場聆聽氣氛炒至最高點。

沒問題少女(唐川大樂團提供/攝影李毓潔 Ella Li)

如同一段人生旅程,透過音樂創作,潘子爵展現了都市年輕女性在愛情、生活與社會框架中的掙扎與成長。她的經歷催生了這些創作,就像所有的人一樣,潘子爵不免曾經感到迷茫、困惑,但正是這些經驗滋養了她的音樂,也讓她學會面對挑戰,並且相信時間可以撫平一切。這種透過音樂傳達的深刻情感,使她的作品更具共鳴,讓我們對她的音樂有更深入的理解。

當然,除了潘子爵個人的演奏魅力、小林香織的助陣之外,她的樂團成員的表現也功不可沒。鋼琴手曾增譯流暢的即興、潘查克熱力四射的節奏,以及貝斯手藤井俊充迷人的低音線條,以及蕭育融出色的吉他演奏,都為整場演出增色不少。他們成功地襯托了潘子爵的演奏,打造出一個充滿活力的音樂場景,堪稱本年度流行爵士音樂會的代表作。

沒問題少女(唐川大樂團提供/攝影李毓潔 Ella Li)

《沒問題少女》專場並不只是音樂表演,搭配投射於舞台螢幕上的影像設計,潘子爵的團隊為現場觀眾提供了一場多彩多姿的視聽饗宴。透過專場演出,潘子爵不僅是一位技術精湛的中音薩克斯風手,更是一位能夠用音樂傳遞情感與故事的藝術家。她的創作傳達了一個強烈的訊息:無論生活中經歷了什麼挑戰,音樂永遠可以成為我們面對問題的力量,而最終,我們都會沒問題。

《沒問題少女》Ruby Pan潘子爵 2024 Live In Taipei

演出|中音薩克斯風:潘子爵、中音&次中音薩克斯風:小林香織、電吉他:蕭育融、電貝斯:藤井俊充、鍵盤:曾增譯、合成器:郭俊麟、鼓:潘查克(Chuck Payne)
時間|2024/10/19 19:20
地點|三創生活園區Clapper Studio(臺北市中正區市民大道三段2號5樓)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儘管演奏精彩,它實際上卻脈絡模糊、欠缺引導,使觀眾有些走馬看花,並未真的讓人「聽懂」什麼;更多的是,表演團隊對於現代音樂的一腔熱血與盲目投入,而這份熱情未能化作音樂推廣的動力。
8月
08
2025
阿雷西的演奏看來始終帶有一種輕鬆感;長號的音域寬廣,但發聲、變化音域時的準確度,有極大的挑戰度,阿雷西看來彷彿毫不費吹灰之力,輕易地就登上了喜馬拉雅山。
7月
30
2025
NSO這次如此完整又精確的音樂呈現,搭配上目前看來是最能掌握音樂廳舞台的歌劇導演和製作團隊,必須說NSO的歌劇音樂會,終於突破了以往因為音樂廳場地受限的魔咒
7月
22
2025
我不會認為,這種混雜不定的演奏(唱)風格是不妥的,因為究其根本,《荷蘭人》自身便是一齣重組秩序、雜異且流動的作品。《荷蘭人》作為華格納邁入成熟期的分水嶺之作,它上承序曲—宣敘—詠嘆調—合唱等分段鮮明的傳統編碼歌劇(number opera),下啟連貫流動的樂劇(Musikdrama)形式,是對於歌劇傳統秩序的鬆動
7月
21
2025
2025《打擊樂與他的好朋友們》 為一場融合古典、探戈、爵士、原住民、印度、搖滾、流行多元風格的跨界音樂會,展現打擊樂豐富的表現力及具有包容性與融合性的特質
7月
20
2025
在觀看《寄聲之廟》的體驗裡,聲音和樂曲非客亦非主,而是藝術家理解並重構信仰的意志體現。在這個虛構且高度意象化的民俗現場,觀眾和藝術家彼此共鳴。
7月
03
2025
先以整體而論,獨奏的表現相當優秀,尤其是在抒情樂句的處理上,例如第一樂章第二主題,句尾的大跳八度高音不僅音準扎實且音色清麗,在情緒的收尾上更是有著無窮餘韻
6月
09
2025
故事作為鉤子,鉤出情感的洪流,感官如藤蔓觸碰人的內心活動,眼睛看不見空氣,但依然可以感受到風的流動,耳朵聽不見光,卻可以感知語言的溫度。無垠黑暗之中,無語凝噎,卻已淚千行。
6月
03
2025
蔡雯慧的演唱柔中帶剛、含蓄但堅定,表達出她的人生哲學以及對極圈生活的觀察,溫暖而有穿透力的歌聲搭配李成員的電貝斯伴奏相得益彰。
6月
02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