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流動的氣韻具現化《羽人》
4月
01
2024
羽人(翃舞製作提供/攝影劉人豪)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91次瀏覽

文 董柏廷(報社記者)

舞作《羽人》(Birdy)八人版,關鍵字是「流動」,除了顯而易見的「翎子」服,整體呈現的氣韻、情緒、肢體、意念、注意與渙散,也在劇場之間浮動著生與滅。我總想到卡爾維諾提過的「輕、快、準、顯、繁」。

輕者,是賴翃中改造傳統戲曲服裝中的羽翎,使之在舞者頭頂上挺立沖天。羽毛的特性,卻又隨著舞蹈動作展現輕盈飄搖,除成為身體的延伸,代表內在情緒心旌的瞬變,也有輕與重的辯證。譬如,將羽翎摘下,它便成為如鵝毛筆的書寫工具,能代表他者語(羽)言的四面楚歌像自我投射;若以肉體為靶,執羽翎投擲,柔弱卻也能成剛刺,轉成山雨般的箭矢,視覺便不只有較為激烈的延長方向。

快者,隨著舞者肢體的動作加速,柔韌的羽,便化成意象鋒利的刀,不斷在緊弛之間,切開各種情緒張力,尤其雙人舞展現有形與無形的力量拉扯以及對峙;群舞舒張群與不群的想望,時而是不同的山頭竄起舉起憤怒的臉,時而全軍兵敗展現困境的茫。

準者,是舞作融合武術動作、特技、太極、街舞、民俗舞等轉進當代舞中,在西方的舞台,秀出東方寫意。舞者有時列成一隊,用相互疊影呈現張狂,以肢體畫圓與繞圈,攪動周身的氣流,頗有抽象畫家蕭勤某時期的哲思感。

顯者,則透過賽博龐克感的重節奏音樂,傳達衝突之間的力量感,並透過科技光束,以及劇場燈光讓肢體語言持續擴大,產生類似觀賞電影的幻象。便繼而連接到「繁」,即便舞作本身沒有故事,卻因為舞蹈的編輯,是在八位舞者,毫無斷點的肢體與陣列的變形與組合中,產生視覺與聽覺的快感。教人恐怕一移開目光,就錯過了關鍵的一招。

彷若《易經》,舞者是爻,不同組合就會產生出不同的卦象,衍生不同的意義,賴翃中內心那股擺幅可大可小的企圖,便是讓他的舞作得以產生不盡意的神祕魅力所在。賴翃中將「太極武術」視作一味藥引子,引導進現代舞的行進成就《羽人》,讓本該充滿留白想像的現代舞蹈,因為找不到過場、換氣的飽滿狀態,讓觀眾總是屏住呼吸。

此是《羽人》首度在台演出,之後就要開啟國際巡迴,賴翃中在演後座談說道,或許會在巡演的過程中進行微調。而也是那一刻,讓我理解,縱使《羽人》有雙人、多人、長或短等不同版本,卻也因為保持彈性與開放,使舞作能如有機體一般,萌發意想不到的生長。

《羽人》

演出|翃舞製作
時間|2024/03/24 14:30
地點|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
《人之島》則將聚焦於人的視角稍稍轉移到環境,從風土民情與人文歷史稍稍滑脫到海洋島嶼間的隆起與下沉,以及隨著外物變動所生成的精神地景。
10月
14
2024
帶著島國記憶的兩具身體,在舞台上交會、探勘,節奏強烈,以肢體擾動劇場氛圍,於不穩定之間,竭盡所能,尋找平衡,並且互相牽引。
10月
13
2024
隨著表演者在舞台上回想起的「舉手」與發聲,其力度似乎意味著創作者/表演者想要正面迎擊某一面牆;而這一面牆的內核關乎了當事者所在意的生命經驗,有徬徨、焦慮與怒氣,進而回望這些舉止的源頭與動機,猶如一種來自當事者的「愛」跌進了谷底,然後激起一整個連充滿試探性的時代,也無法平息的驚人勇氣。
10月
09
2024
這個台灣原創的舞劇中,卻可以看見多種元素的肢體語彙,包含現代、民族、芭蕾,甚至是佛朗明哥舞。從劇中對於歷史脈絡下的故事與舞台美學風格的專業運用,可以感受到台灣柔軟包容的文化特色,是一個結合各種專業才能,並融合呈現的表演藝術。
10月
09
2024
於是乎《我.我們》第二部曲也一如首部曲般,意味著全新的布拉瑞揚舞團正在萌芽,同時尋覓到了一個獨立的中心點,而不單僅是繼承,以及向傳統學習。他們開始進一步發展、定義此時此刻的當代原民文化,對筆者而言,更點出了新的演化與反思:這樣「原住民」嗎?
10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