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空間的陰霾《深淵Abyss》
12月
27
2017
深淵(稻草人現代舞蹈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19次瀏覽
白心彤(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舞蹈學系研究生)

進到劇場裡,彷彿踏入了另一個空間裡,整個劇場以及觀眾席上方佈滿了繩索,有如求生繩索般,舞台中央垂吊繩索四方形的檯子,像是籠子又像監獄,有些繩索上掛著白色衣服以及白色布,搭配四個角落所照射的綠光,有著詭異和神祕感的視覺效果。這種讓人馬上可以沉浸在整個劇場裡,就如同陷入深淵,困在其中被深深的著迷,我想這就是編舞者所要傳達給觀眾的深淵意境中吧。

安靜的氛圍下,小鼓聲響起,如士兵進場的音樂,似乎引領著舞者進場。而舞者從後觀眾席後方兩側以及舞台四個角落分別以爬行、跨腳的方式緩慢進入舞台中,彷彿爬蟲類動物。舞者們圍者那似籠子的四方形檯子,不斷的看著籠子裡頭,眼神充滿著好奇的眼神,不知不覺舞者陸續地進去入裡面,像是被某種力量吸引進去的,接著不斷的擠壓,不斷的往上爬,他們渴望的臉部表情,彷彿上方是通往自由的出口,想要逃出,但是似乎逃不出。舞者背對著背,手牽著手,不管是雙人舞或任何動作變化,手依然牽在一起,呈現出他們的團結,不管發生什麼事,依然是在一起的。

慢慢的繩索被一條一條解開了,特別的是檯子後面那排的繩索解開後,彈出了紅黃藍的褲子掛在繩索上,利用橡皮筋的彈力所呈現瞬間特別的視覺效果。舞者們分別穿上各種顏色的褲子,身體開始抖動,彷彿那件褲子充滿著靈性,像是乩童被上身一般開始抖動。頭前後擺動,腳踩踏地板發出聲響,手自然地放在大腿兩側並且拍打,像是鳥一般的揮動著翅膀,似乎從爬蟲類變成了另一種鳥禽類動物。在四方形的檯子上,像是在爭奪似的,他們互相推擠將其他人推下檯子,彷彿唯獨站在上面的才是老大,互相爭奪。反射出現實生活中的人類也是如此,任何人都希望自己是最好的,因為自私貪婪,所產生人與人的競爭。

留在正中央的舞者,不斷以腳踢的方式將所有舞者踢開,開始發瘋似的動作,瘋到了極致,最後跪在地上抱著頭,用手拍打著頭。如經過激烈的爭奪後,所獲得勝利而感到興奮至發瘋一般。而旁邊一位舞者雙手握著鞋,雙腳踩在舞者身上,而地上舞者不斷的想要掙脫。與前段的比較下,前還享受著勝利,後被壓制在地,呈現極度反差的感覺,這是為了利益而背叛同伴的下場嗎?而其他舞者卻在旁靜靜地注視著他們,像是冷眼旁觀,反射出人性的冷漠。最後穿上白色衣服,雙手被繩索綁著,不斷想掙脫,想往上爬,掙脫到無力,似乎呈現出不管再怎麼努力,也無法洗清因為自私所犯下的錯誤。

肢體上,利用最直接的表達,以專業又不失一點小趣味的大膽獨特創作方式帶給觀眾。尤其在從爬蟲類轉換成鳥禽類的那段,編舞者沒有給予太多的複雜動作,用最簡單的肢體呈現,讓觀眾清楚明瞭編舞者所想要表達的動物是什麼。在音樂與空間上,現場演奏的方式搭配舞者的呼吸、動作、張力,整個舞台設計,更拉近了與觀眾之間的距離,讓整個舞作的真實感與震撼感提升了很多。這齣舞作,利用簡單明瞭的爬蟲類以及鳥禽類動作,再轉化成人,呈現出人的出生過程、人與人之間的生存競爭以及人性的醜陋,編舞者似乎想挖出人的內心,同時也讓觀眾可不斷的反思。當陷入在同一個深淵裡,每個人都是想努力地往上爬的那個人。

《深淵Abyss》

演出|稻草人現代舞蹈團
時間|2017/12/o2 14:30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小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編舞者以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編排手法,來闡述說明著人類從禽獸轉化為人的一連串轉化過程中「枷鎖」是一直存在著。所有生命皆銬上枷鎖,所有生命都要受到各種相互依靠、爭奪、利用、犧牲。(董彥伶)
1月
04
2018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
《密室三舞作》透過猶如儀式性的招魂的手勢,描述著人與人之間相互拉扯的情感關係,試圖在困境中召喚出人性中暗藏的魔鬼。三間密室以驚悚的氛圍綻放恐懼,然而,在毀滅殆盡的空間中,仍可透過舞者反覆的動作傳遞出人類對愛的渴望
11月
24
2024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