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從何處來?京劇又該往何處去?《武動三國—她的凝視》
1月
27
2022
武動三國—她的凝視(國光劇團提供/攝影賴慧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97次瀏覽

吳依屏(專案評論人)


國光劇團推出的年末大戲《武動三國—她的凝視》帶給觀眾十分豐富飽滿的內容,但同時又迫使觀眾無可迴避地意識到,京劇格式及內容所面臨的障礙與挑戰。這種在既有內容盡力呈現,卻又在框架突破方面遭受打擊的衝突感,構成了觀眾在欣賞本劇時的快樂與折磨。

精湛的武戲

首先,在內容方面,國光編劇小組利用三國故事中,僅佔少許篇幅的女性角色作為引線,串起可以展現傳統精彩的武打戲的內容,來點出「武動三國」的題旨。因此,觀眾得以充分享受京劇演員們扎實的唱念做打,一連串的折子戲,包含:趙雲《長坂坡》、馬超《戰冀州》、張飛《蘆花蕩》、關公《活捉潘璋》等,可說是讓觀眾看得眼花撩亂、目不暇給。如果是喜愛京劇武打戲的觀眾,一定會喜歡堪稱三國武將點將錄般刺激的《武動三國》。


武動三國—她的凝視(國光劇團提供/攝影賴慧君)


武動三國—她的凝視(國光劇團提供/攝影賴慧君)

藉由傳統武打劇目的完美呈現,較為年輕,或者對京劇較不熟稔的觀眾,能透過劇中的翻滾跳躍、身段姿態,看見發京劇的魅力所在。可以說,本劇開拓了在新編京劇以外,傳統京劇另外一條,有機會吸引到現代觀眾的可能路線。然而,當沉醉於三國武將們矯捷身手的同時,我們不能忘記這齣戲的子題——「她的凝視」。此一子題,點出了三國歷史中少得可憐的女性存在。節目單中同樣指出「三國裡的女子,幾乎忘了自己是誰,⋯⋯ 存在只是為了突顯舞台上的英雄⋯⋯  一將功成萬骨枯,有誰留意過『她們』的身影? 」

空乏的女性角色

由於劇名,觀眾容易懷抱著對於,這齣戲將會針對三國女子,進行較為仔細多元之討論的期待而買票看戲。然而實際上,此劇並未有特別突破性,或者大篇幅針對三國女性角色的展演呈現。我們看到的僅僅是三國女性名人,如糜夫人、甘夫人、孫權之妹、小喬等人的短暫現身,她們在劇中所佔時長不長,戲份不多,她們在舞台上作為裝飾點題的功用,諷刺地重複了她們在真實歷史上的縹緲虛無。


武動三國—她的凝視(國光劇團提供/攝影賴慧君)

糜夫人一樣投井救阿斗。小喬同樣嫁公瑾,我們看到的只是這些女性短暫一生中,某個被選取出的所謂高光時刻,而她們的完整生命敘事,觀眾一樣無從得知。所以儘管此劇在題目上試圖做出為女性發聲的努力,然而在實質內容呈現上,還有一大段可以努力的空間。

除了女性議題討論的貧乏之外,此劇點出另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是:京劇該如何與現代年輕的媒介載體融合,以延續藝術生命?這個問題在國光最近的作品中一直無法被妥善處理,導致劇場呈現的藝術性及戲劇性遭到壓抑,本劇這樣的問題又再度浮現。

現代與傳統的斷裂

行銷視覺宣傳以及開場中,觀眾看到一個角色的電玩化呈現,然而角色的電玩化真的僅僅作為視覺效果呈現而已,並無其他藝術的實際運用。而此劇唯一被年輕化/電玩化處理的人物是孫尚香。


武動三國—她的凝視(國光劇團提供/攝影賴慧君)

我們從她的衣著、表演都可以看出這個角色不同於此劇中其他角色的痕跡。然而這樣將現代風味濃厚的角色,放置於京劇舞台上的嘗試,帶來了尷尬、生硬、格格不入的效果。她的服裝弔詭的符合傳統電玩遊戲中的女性形象:若隱若現地露胸露腿,與其他穿著傳統京劇行當的角色一起登場時更顯尷尬。而孫尚香的一場勁歌熱舞,雖然配合著傳統舞槍的內容表現,然而唱法及歌詞上的現代化(例如演場:我就是三國絕世小妖姬,等等),反而強化了這種形式與內容的衝突感,使得這場表演的氛圍明顯斷裂。

由於文本及媒介的處理選擇,《武動三國—她的凝視》顯現的問題實屬不少,然而這樣的挑戰仍是值得嘉許的。在國光劇團試圖延續,甚至再創京劇新生命的努力之下,觀眾有幸能以自己的角度欣賞一齣武打佳作,並且共同思所一個時代下的宏觀問題:接下來,京劇該往何處走?

《武動三國—她的凝視》

演出|國光劇團
時間|2022/01/21 19: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或許是在現代與劇中角色相互對應之故,讓人不知道究竟是哪個「她」的凝視?是出自於現代京劇女演員的?還是沉在井中獨自望著歷史軌跡的糜夫人?
2月
24
2022
《武動三國》為「女性」及「小人物」發聲,顯示國光試圖以淺白的手法闡述其對歷史編纂法的深刻反思及展現文學批評的內涵,是將中國文學研究「深入淺出」的一次嘗試。
2月
17
2022
《冥星》似乎是個太過「面面俱到」的作品,筆者似乎可以看到主創團隊使出了渾身解數滿足了劇團需求,滿足了歌仔戲迷、滿足了演員粉絲、也滿足了臺灣社會的審美喜好,但也沒有了進一步深化人物、拓展議題的餘裕。
10月
25
2024
當演員走到舞台下時,腳步的動作基本上就被遮蔽,加上整體光影造成演員身形的延伸與扯動,間接讓觀賞焦點被挪位。於是,多半是成就了現代劇場的調度,反而掩蓋了戲曲欣賞的部分需求,這之間的拿捏既成功於導演,卻仍有繼續思考的空間。
10月
25
2024
然而當老字號劇團嘗試使用新思維,創新歌仔戲形式及元素,但作為家族戲班,下一代青年演員是否有能力運用唱腔、身段創發角色?傳承與現代劇場手法試驗過程中,如何取捨輕重?這是《青樓淚》的亮點也是挑戰。
10月
25
2024
新穎劇團如何走向當代?如何打造獨樹一幟風格?沉浸於民戲的演出形式進入高度美學化的現代劇場該如何拿捏?都是該團必須面對之挑戰。因此《湘江夢》作為該團進入現代劇場第二齣劇作,企圖嘗試回應疑問,展現潛力,開創特色。
10月
21
2024
一個十八分鐘的故事,經過四次輪迴,劇情的順序被打亂,又長出了更多的參差,在觀眾情緒隨劇情熟練的反覆之下,表現形式得到發揮。
10月
18
2024
需要解方的「瘟疫」則可被解讀為五〇年代與九〇年代藝文工作者共同面對的「死亡威脅」——戲劇透過瘟疫的隱喻,向觀眾提出了一個系譜學式的問題:五〇年代「改良」歌仔戲、九〇年代(小)劇場,以及今日所面對的「瘟疫」分別是什麼?
10月
18
2024
既無語言,又是簡單「英雄救美」奇俠劇情,《源.緣》除了舞台空間調度精彩,最核心的表演內涵是什麼?與《巧遇姻緣》相同,就在掌上功夫——操偶技藝。
10月
1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