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歷史編纂法遺落的「她」:《武動三國—她的凝視》
2月
17
2022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743次瀏覽

林嘉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兼任助理教授)


《武動三國—她的凝視》是國光劇團的牛年封箱戲。這齣原是為2020年東京奧運而作的新編戲,因疫情而延宕至2022年1月首演。2021年間國光陸續推出《狐仙》、《極西之地有個費特兒》等新編戲,在文學詮釋與藝術展現手法上思索「多元化」與「當代化」的可能。《狐仙》以燈光及多媒體影像形塑舞台並創造奇幻的想像氛圍,《極西之地有個費特兒》以東方視角詮釋西方文學等做法,促使國光新編戲走向一條嶄新之路,又或者是說,蘊釀一種具京劇元素之新藝術種類的出現。

對已經歷2021年兩部創新大戲洗禮、衝擊、顛覆想像的國光長期觀者而言,這部籌劃較早但面世較晚的《武動三國》顯得小巧喜氣別緻:它有京劇的經典折子戲,熱鬧奔騰的傳統武戲,再加上一些些《費》劇女性主義的色彩,一些些《狐》劇的微美燈光,一些些現代說書的串場元素,和一些些電玩電音,最適合想嘗鮮又不太想遠離舒適圈的京劇觀眾群。整體戲劇設計從武戲大賞的概念出發,自三國戲中選出四本折子〈長坂坡〉、〈戰冀州〉、〈周瑜歸天〉及〈關公顯聖〉大秀國光武生的好功底,再以「說書評劇」的形式串連各折,以今論古地點出三國故事中女性形象「被噤聲」與「被柔弱」的事實。雖然在彩排記者會時,劇團曾表示該劇以「她的凝視」作為副標,試圖「立體完整」的型塑所論議的女性角色,但以全劇最後產出樣貌來說,這些角色,如劉備之妻糜夫人及孫尚香等,事實上僅是「片斷式」地將其觀點拼貼入原以男性觀點為主的三國戲中;此外,為女性發聲的論述在〈關公顯聖〉一折處明顯消失斷裂。以上種種現象使得「她的凝視」這個戲劇脈絡的呈現顯得破碎且不連貫。在說書點評中,該劇也曾嘗試提點大事件中「小人物」的重要性,說明無論是敗戰將士或是戰場上為數最多卻不曾留名青史的兵卒,都是人類歷史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武動三國》為「女性」及「小人物」發聲,顯示國光試圖以淺白的手法闡述其對歷史編纂法的深刻反思及展現文學批評的內涵,是將中國文學研究「深入淺出」的一次嘗試。

在戲劇呈現方面,《武動三國》的舞台設計回歸樸實,有如空白的渲紙般,提供身穿飽滿色彩戲服的武生們,在其間以身體作畫。就戲劇手法使用的維度來說,運用電音聲響,身穿動漫服飾的電玩孫尚香片段,手段新穎但與前後段落有顯著的跳脫與切割,然而在戲劇總體概念的展現上,仍可窺見其意念上的統一及開展:電玩孫尚香一角可說是史書上被遺落的女性角色及其堅毅心志的一種體現;運用動漫造型與電音聲響元素,將女人與陽剛且英雄式的性格相結合,透過現代化武旦的形象為女性發聲。聲腔運用上,因有「以今評古」的說書講評,而使得京腔與一般說白的疊置與對談有趣且合理。音樂設計方面原是相當具有層次概念— 既有現場演奏的文武場,也有預錄的配樂,但演出現場的聲道音量調配卻無法突顯現場演奏與配樂播放間的聲響層次。此外,在電玩孫尚香歌唱一段,主唱聲響也明顯被伴奏所超越,既聽不清歌詞,也聽不出曲調。關於聲響層次的展現與聲控部分是未來需再思量著磨的面向,畢竟京劇本質上即是一種講究「詩、樂、舞」三合一的戲劇形式,在文學內涵、演出功底、聲腔唱奏上皆應力求平衡開展。

《武動三國—她的凝視》

演出|國光劇團
時間|2022/01/23 14: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或許是在現代與劇中角色相互對應之故,讓人不知道究竟是哪個「她」的凝視?是出自於現代京劇女演員的?還是沉在井中獨自望著歷史軌跡的糜夫人?
2月
24
2022
在國光劇團試圖延續,甚至再創京劇新生命的努力之下,觀眾有幸能以自己的角度欣賞一齣武打佳作,並且共同思所一個時代下的宏觀問題:接下來,京劇該往何處走?
1月
27
2022
在面對歌仔戲團經營的困境上,星字團跨出了跨界合作的第一步,或許是用這樣的方式回應劇中秋蘭再興日月星的想望。台前台後,用戲說自己的故事,戲也許不完美,猶如人生的坑坑窪窪,但至少仍在努力前行。
11月
18
2025
在意識形態與思想主題當道的劇場環境中(若無以上兩者,何以獲取公部門補助?),《別叫我成功》所帶來的(純粹的)娛樂效果尤為難得、可貴。在此語境下,該作品不可不謂成功。
11月
11
2025
時代越久,似乎能夠保留更多與現實有所出入的想像;只是當這層懷舊濾鏡被剝除,又該如何面對不夠寫實的現代場景?究竟是要保留創作的虛構空間,還是在建立寫實場景時,必須更精準地掌握其中的準確度?另一方面,對於戲曲而言,寫實與寫意又各自得被放在什麼位置上?
11月
10
2025
走戲人秉持創團首作的熱誠,將傳統套路與現代劇場技法並置,借鑒歌仔戲的美學,融入現代劇場手法(多媒體、電玩畫面、夜店佈景和現代舞),呈現一場融合傳統韻味與現當代感的親子劇場《龍女流浪記》。
11月
07
2025
樊梨花之所以能度過人生的種種考驗,是因為她有法術可以助其度過難關,而沒有法術的阿傑該如何繼續他的人生?或許《低・俗・畫本》隱隱然地給了答案——心理分析不啻是一種阿傑的法術——但法術要立竿見影,或許在戲中才能辦到。
11月
05
2025
那麼,到底《皇上》的「貴妃醉酒」能否勾連出左翼精神,或者它會是什麼新涵義?就此來看,整齣戲似乎渾沌未明,還是「貴妃醉酒」的木刻畫化便是答案所在,必須從上下文脈絡才能找到它的新意——甚至因此,《皇上》要說的是,我們應超克這個主題與左翼構想,走出劇情享娛,甚至是左翼文藝美學與歷史的侷限?
11月
04
2025
作品試圖藉女性主角呂海英的行動,白描清代臺灣「向海立生」的歷史景象,卻在愛情戲類型包裝下,一步步稀釋她的行動力。呂海英跟李啟明之間的婚外戀情、被阿桂嫂單戀,儘管豐富了戲劇情節,卻讓本應有為有守的女海賊形象,退為「戀愛腦」。
10月
30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