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的缺口與日常的光《福吉三街》
6月
07
2016
福吉三街(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00次瀏覽
吳孟軒(專案評論人)

有隻白色小山羊。斑駁的長牆。隨意擺放在牆邊的掃把。許多懸掛在天上的小燈泡。觀眾聊天、進場、就座、覺得小山羊很可愛。聽說它就叫「福吉」。

創作者林素蓮走上台,告知觀眾手機關靜音云云。她獻上一首歌「故鄉的親人」,是用手機玩遊戲的聲音。她就這樣坐在台上,玩完手機遊戲裡的一整首歌,小山羊也聽了一整首歌。有點想家。曲畢,鞠躬、下台,小山羊不想走,她抱它下台。好日常的片刻。

我不太想要稱呼接下來站在台上的人們為「素人」,畢竟沒有人真的會是一張白紙,會樸素無瑕到令人起疑,即便有人並未受過所謂「專業」舞者或表演者的訓練,但他們曾經經歷的,一定有許多比「專業」更豐富有趣的事吧。那,就統稱他們為「表演者」吧!

他們的確在表演:眾人拋接年僅十一歲的吳怡蓁,他們沈穩的呼吸、精準的位置、大幅度的拋物線與墜落,顯然經過稹密的練習與安排;馬雅總是彈著烏克麗麗,清澈地唱個許多膾炙人口的流行歌曲,再不時地來個芭蕾solo,沈浸在自我表演的愉悅裡,像是人們小時候會假裝自己是明星,陶醉地在房間或浴室裡盡情唱歌與跳舞,表演給自己與虛擬的觀眾看。有時,他們又不像在表演:林時青、余長晃、連志玹三個男子的閒話家常,讓我彷彿看到路邊的中年男子們在聊天,沒有刻意訓練的聲音與姿態,只有交雜的國台語、聽不清楚的談話內容、極度日常的身體,其實你分不太清楚他們是在表演,還是真得就是在聊天的三個阿伯。你也同樣分不清楚洪佩瑜、林小婷、吳怡蓁、馬雅的互動,究竟是在刻意表演女孩們的情誼,是真的就是那些女生之間會有的嘰嘰喳喳、互相取笑、一起唱歌,又打打鬧鬧的肢體語言。

有時,他們則游移在表演/不表演的交界上,而這種時刻,都特別令我覺得好看,例如有一段警衛伯伯林時青與小女孩怡蓁的雙人舞:雖然警衛伯伯不斷地忘動作,只好一直偷看流暢熟練的小女孩,但伯伯試圖跟上的企圖,卻因此顯得真實誠懇。伯伯並沒有要掩飾他的不擅長,只是用靦腆的表情化解了可能的窘迫與尷尬;你知道他不是在表演忘記,而是真的忘記,你也知道他不是在表演跟不上,而是真的跟不上,然而,動作的殘缺卻讓人的個性得以突顯,在空氣中流動的,不再是一個個完美套路的執行,而是在跳舞的人,他在當下所有的不足、缺憾、掙扎、渴望、努力,與他企圖想要去的地方。其實,再傑出的舞者,也都會有失誤、挫敗與糾結的時候,動作固然可以作為某種審美的需要,或是特定風格的建立,但也可以是一種顯現「人」的途徑,顯現那些只要是人,就會有缺陷與不擅長的部分。

或許,這些人性的脆弱與無能,正是目前的「專業」舞者訓練時常在掩飾與修整的:竭力地讓舞者身體的各個面向都順暢無阻,於是可以符合編舞家的各種需求,包括表演無能,而不是真的無能。或許,此點便是林素蓮發展邊緣人物計劃的緣由之一:「我開始思考舞蹈以及專業舞者養成的過程中所追求,及可能因而在追求過程中被忽略的事物。舞者的動作執行完美與否,彷彿有著另外一個對立面是人性展現的缺席。」【1】。也或許,這就是為什麼在《福吉三街》裡,我看到的常常不是表演者達到了什麼外在的形體、符合了什麼樣的標準,而是林素蓮讓他們在表演的缺口中,所滲出的人的狀態:一種很日常的、未經精密抽象化的,可能在父母長輩、巷口麵攤阿姨、7-11店員身上,就可以直接看到的那種狀態;而這種坦然與毫不掩飾,我認為便是《福吉三街》最打動我的部分。

不過,即便日常,表演者們並非未經訓練就赤裸裸地上台;事實上,從《邊緣人物》到《福吉三街》,表演者的質地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氣息更定更沉、覺察更敏銳、節奏也更從容。相較於《邊緣人物》,《福吉三街》的表演者們不再急著拋出動作、製造事件,即便偶爾仍有不安與閃神的瞬間,但整體而言,表演者們對於要用自己的樣貌站在台上,顯然更為自在許多。在這個變化的過程中,令人好奇的是:林素蓮與表演者們工作的方法是什麼?是透過什麼樣的練習途徑,讓「素人」不再那麼「素」,卻可以「素」得動人?她是如何讓表演者在台上自在地存在著,仍不失其自然與誠懇的部分?以及,我更有興趣的是,往後在邊緣人物計劃的四五六七八九十裡(希望會有!),當這些表演者已相當熟悉舞台的時候,這份誠懇屆時是否還能成立?畢竟,表演者的課題之一,不就是在長期訓練與已然建立的習慣裡頭,能夠繼續找到表演的有機性?

結尾謝幕,小山羊自顧自地撒了泡尿,真是為《福吉三街》下了好註解:屎尿、歌唱、交談、笑鬧與跳舞,都是生活的點滴、日常的片段,而在這些微小的時刻面前,已沒有所謂「素人」與「專業」的區別,我們,其實都只是人,都只能在缺陷面前誠實,並在坦然當中,繼續做個唱歌跳舞解尿拉屎的人。

註釋

1、取自《福吉三街》節目單。

《福吉三街》

演出|林素蓮
時間|2016/05//27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各個角色如何「素」?如何「邊緣」?於是,每位素人與編舞者在工作過程中交換生命經驗後,透過編舞者之眼與手,織就了什麼樣的觀點,讓我們重新省思了所謂的素人、業餘者、邊緣人與其身體?(樊香君)
6月
06
2016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
現實的時空不停在流逝,對比余彥芳緩慢柔軟的鋪敘回憶,陳武康更像帶觀眾走進一場實驗室,在明確的十一個段落中實驗人們可以如何直面死亡、好好的死。也許直面死亡就像余彥芳將回憶凝結在劇場的當下,在一場關於思念的想像過後,如同舞作中寫在水寫布上的家族史,痕跡終將消失,卻也能數次重複提筆。
6月
2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