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與困境之間《龍之憂鬱》
9月
19
2016
龍之憂鬱(臺北藝術節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34次瀏覽
富于庭(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所職碩班)

眼前,只見冰天雪地的整個舞臺空間,在黑夜裡,一整排被雪凝結的枯樹,受困在雪地裡的雪鐵龍與貨櫃,舞臺顯得寫實,卻又簡單、虛幻。正如導演飛利浦.肯恩(Philippe Quesne)所說,他利用空間,將舞台變成了一種能夠生產無限風景的工坊。一片悄然下,車廂內開始響起引領觀眾共鳴的音樂,車內四個搖滾大叔吃著洋芋片,隨著不斷變換跳躍的音樂、車內人物的騷動,觀眾也一起感到無法動彈的煩躁、憂鬱。受困男子們由於遇到了伊莎貝拉,原本的目標變得不再重要,隨著清脆的開瓶聲響,正式打破了沉寂、孤獨,進入了夢想的樂園。正當大家被看似寫實的場景說服、相信眼前一切的當下,男子又幽默地將整片假雪地的地墊直接捲起製造大雪球與人工式的小山丘,打破了觀眾已經建立的信任感,再度回到理性的現實。

導演用天蠍合唱團的”Still Loving You”來緩慢節奏,搖滾樂帶有反叛、追求夢想的意境,男子們在迷途裡遇見了代表純樸的伊莎貝拉,殷勤地追求她的認同。後座的貨櫃可以隨意變成展覽室,再變幻成圖書館,人們可以在其中閱讀有關龍與憂鬱的知識;假髮的用意,也許是為了將掌管思考、理性的頭部覆蓋,試圖將知識、憂鬱等想法隔絕在外,杜絕對外界不斷變化的環境、思想與憂鬱氣氛,在這裡享受遊樂園裡最純樸的自然、自由與解放。

男子們用詼諧、矛盾又自我調侃的方式來呈現夢想樂園,有迷幻的煙霧機、夢幻的泡泡製造機,但煙霧與泡沫,正表明了它們只是一個假想。發明了白色的塑膠袋,充氣後巨大而柔軟,具有投影幕功能還可以發明再發明新的舞步。象徵知識與發明的噴泉機,實在是渺小得可憐,連自然的流水聲都很必須仔細聆聽才能聽到的大自然,大自然的呼喚被現代人的知識浪潮與科技生活給淹沒了,矛盾的是,所有他們所追求的自然純樸,卻都是人工製造。

男子們爭先恐後介紹完所有的遊樂設施後,最後一個設施要等到晚上才可以進行,是一場「不會動的」遊行盛宴。這時觀眾被激起了好奇心,在這一連串看似平凡又荒誕不羈的裝置後,一場不會動的遊行要如何舉行呢?夜晚來臨了,男子們合作將巨大的黑色塑膠袋一個接著一個充飽,簡直就要將整個舞台淹沒了,接著將它們直立後,直接取代了森林的地位,觀眾們瞬間從歡笑、滑稽的心情,落入了環境汙染、溫室效應的漩渦中…巨大的黑色物體,像是不知名的怪獸、更像一座座工廠的剪影,吞噬了原本美麗的自然景色,心情再度從劇情裡跳出,回到現實。

當我們從物質充裕的現代社會,反觀自然純樸的理想世界,人們會發現到,我們所想要的自然,已經不再是自然。用巨大的白色與黑色塑膠袋前後出現來暗示,當知識幻化成科技,天使一般的為我們創造生活的便利與驚奇,但,漸漸的天使染上了黑煙,不再純白,只能任由黑色的巨大怪獸吞噬大自然,而我們卻像是劇中的搖滾大叔們,困在無情的雪地裡,戴上逃避憂鬱、逃避現實的假髮,追求小小純淨的思想噴泉,”Still Loving You”卻在背景不斷高唱著If we’d go again all the way from the start, Is there really no chance to start once again…This can’t be the end,訴說著對環境的期望與導演接續每一齣戲的手法。

《龍之憂鬱》

演出|菲利浦.肯恩∕生態動物園
時間|2016/09/11 14:30
地點|台北市中山堂中正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菲利浦.肯恩似乎卻反其道而行。從團名、舞台視覺、布景元素、表演空間,到其操縱幻覺的手法,都強調著如生態培養皿般隔絕的分界。然而,卻也因為這道界線的存在,才證明了劇場藝術有著滲透界線的神秘魔法。(白斐嵐)
9月
15
2016
舞台氛圍魔術般的生成與轉變,似有與「自然之手」對照之意,演員們在台上讚嘆「人手」創造的美麗時,也再次強調了這是「人手」創造的佈景,甚且讓觀眾看見自己的多情一如泡泡製造出來即瞬間破滅。 ( 陳元棠)
9月
14
2016
《龍之憂鬱》有股鬆散無為氣氛,卻正是這樣放棄過於理性的思索,最終一幕幕畫面自動凝結,形成聽者足以自行想像、重述的資產。(紀慧玲)
9月
14
2016
「唐吉軻德的冒險」在旁人眼裡就像笑話,但自己身處故事中,體會到的世界截然與別人不同,正因為他們願意「相信」,導演給予每個觀眾自己的詮釋權。(吳霽)
9月
13
2016
舞臺上的裝置藝術家、伊莎貝拉、各個裝置們都猶如一個一個需要被重新審視、重新定義的「物件」,觀眾們或許亦能夠明確地感受到諧謔、諷刺,又或是不安與焦躁,並被「藝術究竟為何?」這個大哉問籠罩而苦惱著。(林立雄)
9月
13
2016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