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不見的殖民地:評「帝國聆聽:經典文本聲音展演」
4月
15
2024
醫療與帝國(臺大藝文中心提供/攝影周芳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27次瀏覽

文 郭亮廷(特約評論人)

閱讀並不是處理文字訊息。閱讀的時候,會喚起記憶中的畫面、味道、聲響和觸感;讀到困難的段落,會令人焦慮徬徨,或昏沉打盹;讀到拍案叫絕,那動作已經接近跳舞了。這是用螢幕瀏覽的人越來越難有的體會:閱讀,是進入一座有著許多秘密和豐富身體性的劇場。因此,雖然「帝國聆聽:經典文本聲音展演」的四個夜晚,都分成演出、導讀、交流三個部分,其中又以學者的說明最能幫助理解四本書的內容,不過,最能將閱讀時的感知與未知體驗加以還原的,是表演的部分。但出問題的也是這個部分。

究其因,一個被殖民者如台灣人,閱讀這些有關帝國的文本時,會勾起的記憶與遺忘,會產生的困惑與清醒,會蠢動的慾望與反抗,窮劇場挖得不夠深。


山、雲與蕃人(臺大藝文中心提供/攝影許哲瑋)

聆聽的不對稱性

有一點很重要,卻被無論是演出或導讀有意無意地忽略了:所選擇的文本,無論是第一週柄谷行人的《帝國的結構》、附錄在黑澤隆朝《臺灣高砂族之音樂》中的調查日記,還是第二週查克拉巴提(Pratik Chakrabarti)的《醫療與帝國》(Medicine & Empire: 1600 ~ 1960)、鹿野忠雄的《山、雲與蕃人》,都是翻譯作品。不僅如此,鹿野從玉山上的布農和鄒族人那裡聽來的矮人傳說,或是黑澤從關山上的布農族老人那裡得知,小米播種祭中的合聲,是祖靈跟樹穴裡的蜜蜂學來的,顯然都是原住民族語被翻譯成日文後,才變成一種「知識」。換句話說,我們聆聽的,不只是日翻中,而是原住民的族語翻譯成日文、再翻譯成中文的,翻譯的翻譯。

可以合理懷疑的是,從原民的生命經驗轉譯成帝國語言的過程中,難道沒有什麼被過濾掉的嗎?不管是在征服者面前表演合唱,或是冒著生命危險帶著人類學家攀登峰頂,族人的心情想必很複雜。更根本地,原住民對於日本人而言究竟是什麼?這些踏查日記裡,常把「生蕃」描寫成某種「高貴的野蠻人」。問題並非高不高貴,而是西方民族國家發明來對比西方自己「現代」、「文明」的「野蠻人」這一形象,能套用在原住民身上嗎?別的不說,「生蕃」一詞本來沿用自清朝的「生番」,這個詞裡刻寫著台灣各族群往來的痕跡,印證了原住民並不「原始」,更不「野蠻」。那麼,漢人和原住民的相互影響,兩者之間的文化互滲,那個不再能夠區分「文明」與「野蠻」的地帶,日本人感興趣嗎?

凡此種種可能存在的真實矛盾,都不會被採集為「知識」。但是反過來說,正因為劇場沒有硬邦邦的知識負擔,它有更大的自由進出可能的真實。可惜,分別在兩週演出的兩位聲響藝術家李東熙和許雁婷,似乎沒有施展開來。李東熙以西方樂器演奏韓國曲調,試圖將多重翻譯的文本包覆在一種跨文化的音景裡,但聽起來仍像是配樂。許雁婷擅長以物件聲響烘托氛圍,這種氛圍有助於聽眾融入文本,但也會有礙於聽見那些文本所沒有述說的。然而,聲響之於文字的作用,應該是要能與文字周旋、拮抗、爭鬥,這樣才能打破聆聽之於言說的被動性,以及更重要的,那個被殖民者必須被帝國語言所翻譯,才能成為「知識」的不對稱關係。


帝國的結構(臺大藝文中心提供/攝影謝艾倫)

次帝國的鄉愿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因為它似是而非。若是真的如同幾位導讀老師所說,這些帝國來的研究者寄予殖民地很深的同情,那麼,雖然他們的同情裡,可能隱含著對於「野蠻」的浪漫化,他們的學術成就也不是來自什麼帝國的基礎設施,而是來自他們對於帝國以基礎建設為名,將侵略正當化的批判意識。否則,他們頂多淪為《醫療與帝國》所描寫的,虛構了像是「熱帶醫學」這門偽知識的帝國科學家。順帶一提,《醫療與帝國》也許是窮劇場說得最精彩的一本書。演出結尾說到,帝國終結之後,世界衛生組織接續了建立基礎醫療設施、控管疾病的任務,然而舞台上一片漆黑,道出了許多話語未盡的懸念。


山、雲與蕃人(臺大藝文中心提供/攝影許哲瑋)

回過頭來,「帝國聆聽:經典文本聲音展演」若是為了聽見反帝的批判之聲,為什麼不選讀被殖民者所書寫的文本?這樣更能一舉戳破「只有帝國才能建立宏大科學」的迷思。在非洲行醫的法農(Frantz Fanon)、在監獄中思索的陳映真,以及印度臨床心理學和社會學者南迪(Ashis Nandy)、韓國思想家申榮福等人都是。相信還有更多例子,可供這樣的文本展演持續挖掘一種解殖的聲音。

《臺灣高砂族之音樂》

演出|臺大藝文中心×窮劇場
時間|2024/03/21 19:30
地點|臺灣大學藝文中心遊心劇場

《醫療與帝國》

演出|臺大藝文中心×窮劇場
時間|2024/03/27 19:30
地點|臺灣大學藝文中心遊心劇場

《山、雲與蕃人》

演出|臺大藝文中心×窮劇場
時間|2024/03/28 19:30
地點|臺灣大學藝文中心遊心劇場

《帝國的結構》

演出|臺大藝文中心×窮劇場
時間|2024/03/20 19:30
地點|臺灣大學藝文中心遊心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如果逝去的祖先如劇中的「猴子」般忘了自己的名字,我們如何重塑我們的身分?誰會像「小鳥兒」般唱起深沉又響亮的歌聲,把我們的靈魂重新喚醒,擺脫周而復始的詛咒?
7月
25
2024
表演所留有的諸多空隙,讓「遊戲」中大量的關係實踐尚保有一些與「戲劇」的展演論述相抗衡的能量。甚至於當「戲劇」的意義能夠透過身體擴展為對於現實的注視──如雖然身處奇幻的想像,但死亡的現實注定了主角與祖父的失之交臂──時,過去與現在的交替也可以成為解構歷史記憶中認同本質的批判性立場。
7月
19
2024
《清潔日誌 No._____》無疑是一齣具有積極正面的社會戲劇,導演以「類紀實」的手法來呈現這些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故事,並期許觀眾在觀看時都能夠「感同身受」所有角色的情感與生活。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演出方式,使觀者在觀看時不免會產生一種蒼白的無力感,究竟經歷過後所喚起的情感能夠改變何種現況?
7月
18
2024
烏犬劇場標榜以劇場創作作為「行動研究」,因此這個演出某種意義,是反映劇團對戰爭的研究思考,一年前即開始著手田調,半年前產出劇本,不斷進行修改;因此文本背後的史實資料相當豐富,即使取其一二稍加揭露改寫都已是現成題材,但烏犬劇場不願直書事件,堅持「戲劇轉化」,以意念、情感去「附身」穿越劇場敘事,刻意淡化事件的因果邏輯。
7月
16
2024
從《神去不了的世界》來看,作品並非通過再現或讓歷史主體經驗直接訴說戰爭的殘酷,而是試圖讓三位演員在敘事者與親歷者之間來回切換,透過第三人稱在現實時空中描繪故事。另一方面,他們又能隨時成為劇情裡的角色,尋找通往歷史陰影或傷口深淵的幽徑。當敘事者的情緒不斷地游移在「難以言喻、苦不堪言」到「必須述說下去」的糾結當中,從而連結那些幽暗的憂鬱過往。
7月
11
2024
但是,看似符合結構驅動的同時,每個角色的對話動機和內在設定是否足夠自我成立,譬如姐夫的隨和包容度、少女的出櫃意圖,仍有「工具人」的疑慮,可能也使得角色表演不易立體。另外,關於家庭的課題,本屬難解,在此劇本中,現階段除了先揭露,是否還能有所向前邁進之地呢?
7月
11
2024
此作品旨在傳達「反常即是日常,失序即是秩序」的理念,試圖證明瘋狂與理性並存。一群自認為正常的精神病患,如警察伸張正義、歌劇院天后般高歌等方式,活在自己的想像泡泡中。這些看似荒誕的行為,實則折射出角色內心的滿足與愉悅,並引發對每個人是否也生活在自己「泡泡」中的深思。
7月
03
2024
只是這也形成《內海城電波》某種詮釋上的矛盾,源於混搭拼貼下的虛構,讓內海城看似台南、卻也不完全是台南——也就是,我們會在內海城看到「所有的」台南,卻不一定是有脈絡的「全面的」台南,甚至有因果倒置的可能。杞人憂天的擔憂是:這會否造成對台南、乃至於「台南400」的認知落差?
6月
28
2024
這是一個來自外地的觀眾,對一個戲劇作品的期待與觀感,但,對於製作團隊和在地觀眾來說,《內海城電波》並不只是一個平常的戲劇作品,更有城市行銷的政治意涵,和記憶保存的個人意義。
6月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