崎嶇的漫遊者《遙感城市》
10月
04
2018
遙感城市(臺北藝術節提供/拉風影像)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756次瀏覽
杜秀娟(專案評論人)

里米尼紀錄劇團(Rimini Protokoll)的《遙感城市》是一部參與式與移動式的劇場,參與者(觀眾)【1】聚集於南港的聯成公園,每人配戴一付耳機,行走進入鄰近醫院、後山埤捷運站,來到市政府站,穿過賣場,走向國父紀念館,最後結束於華視的頂樓。耳機傳來不同的指示,有指導語(比如穿過馬路後往左走;在此耐心等待等等)、叩問聽者的感受想法(比如你可以忍受多少痛;你覺得自己活得夠久了嗎等等)、到生命共同體的宣示(比如你們是一個群體;在我這兒你可以獲得永生等等),在現實與虛構、行動與戲劇、批判與想像之間,主導參與者的思考與身體。

從一開始,我對這個聲音與我(們)的關係就極度敏感,雖然「她」自我介紹名叫「治芬」【2】,擬人又不諱言自己是機器,將近兩個小時的「侵入式」、積極地介入觀演歷程,叫人沒有情緒也難。在此我想以參與者和這個聲(錄)音的關係——接受到抗拒——為橫軸,以戲劇元素——現實和虛構——為縱軸,探討參與者的經驗。這只是一個嘗試,因為所謂的現實在這個作品中,或多或少都有虛構的元素;而所謂虛構,其實「想像」一詞更為貼近。

坦白說,我一開始就不喜歡在強而有力的現實環境下,假想自己是劇中建議的角色。比如進到醫院,建議我們不妨想像自己是病人,在急診室領藥區的椅子坐下。看著身邊真實的病人,有些打點滴,有些坐輪椅,我實在無法享受這樣虛構的假象。因為我們以悠閒的身分(「漫遊者」Flâneur)闖入人類生活最弱的一環,以藝術的想像干擾神聖生命救援的處所。當我們走出醫院,她要我們想像我們痊癒了。雖然耳機傳來的是對科學的批評(比如科學改變你們的生命),我還是難免嘀咕,什麼啊?最叫我不耐的是,在捷運站的通道,我們被指示排成一排,而且指明我們的身分是觀眾,進出捷運的人是表演者,整個捷運通道是個大舞台。錄音喃喃說著,許多演員會假裝看不見你,他們玩著第四面牆的遊戲等等,「劇終」還有鼓掌、Bravo的叫好聲。因為我處於極度抗拒的地位,這樣的虛構太虛假,叫人不耐煩;或者說,是因為極度虛假而抗拒。

有沒有可以接受的部分呢?事後發現,大多限於個人戲劇的層面,比如走下捷運站想像走進自己的墳墓,我們這群人是送葬隊伍。因為沒有高高在上,加諸路人任何評斷(他們並不知道他們被評斷,若治芬評斷對方,我無法辯駁,身處兩難,被迫成為共犯)。或者是現實與虛構處於和諧的(synchronized)狀態,比如走進商場要我們假裝成顧客,看看自己喜歡的商品。

當然我也可以選擇中途放棄,不跟她玩了,只是這樣我就「中途離席」了,這怎麼可以呢!在捷運車上有一段時間我收不到任何訊號,正狐疑到底會在哪站下車,只見團體都走出車廂,趕緊在最後一秒鐘衝出車外,頗有被玩弄的感受。一路上我都試圖在了解治芬的主要訊息,但發現她什麼都說,從個人內在最私密的念頭、國族認同、城市治理、群體的意義、人工智慧與數據,一路講到她是生命的起源與終結(什麼啊?)。叫我要愛上她都難。

當然也有不錯的片段,比如對於國父與歷史,和國族認同的質疑;對於大巨蛋的擱置與當權者治理的嘲諷。但是在凹凸不平的路上走著走著,我逐漸生氣起來,我們的城市是這麼醜陋嗎?臺北沒有更好的景觀了嗎?這是最能代表臺北——我們的天龍國——的漫遊路線嗎?這個外國的團體憑什麼決定這是最值得的路線?里米尼會不會太矮化臺北了?而且不間斷的風雨,告訴我們里米尼沒有估計到臺灣的八月是颱風季節,不會給我們一個下雨天的版本,讓許多情節顯得勉強(比如在每個人都撐著傘或穿著雨衣的狀況下要我們賽跑)。最後在華視的頂樓,我們高高在上全視角看到臺北,遠離了人車,耳機終於安靜下來,總算有鬆了一口氣的悠閒。

明顯的,里米尼紀錄劇團的漫遊版本是以西方城市為模型,在轉譯的過程中不夠精細(比如治芬由女變男生/身「祐瀚」,在中文忽略語言轉換與指涉的脈絡)【3】。看似探討現代城市與人類科技的問題【4】,但臺北的版本卻有瑕疵,除了前述的訊號失聯(我所在的車廂有其他參與者同在),也呈現戲劇結構的不協調(dramaturgical discordance)【5】,讓參與者一路掙扎到底。2017年對於本作品的評論環繞著現代性、城市與存在,我在此延續2017年劇評人劉純良的評論《重新開啟以後的人生》,討論觀眾的自主性與主體性議題,以自己為主體樣本,站在批判的(critical)觀點,揭露觀演過程中被忽視的情緒與身體反應。

註釋

1、本文以下稱為參與者,筆者認為用「觀眾」一詞稱之過於勉強。

2、我們只知道她名字的拼音,筆者自由心證取其名。以下「祐瀚」採相同的原理。

3、根據里米尼網站的影片,一個英文版本是由Rachel變身到Peter,就兩人都是聖經中的人物(Rachel意為母羊,呼應參與者是羊群的隱喻)這點不論,在語言上有漸進的處理,但在中文版則直接跳過。參考https://www.rimini-protokoll.de/website/en/project/remote-x (2018/9/30查詢) 與2017年劇評人黃馨儀的評論《提問人類存在》,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25703

4、參考2017年劇評人王威智的評論《移動的身體,反動的展演》,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25882,與2017年劇評人張懿文的評論《悟證現代性疏離》,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25833

5、根據里米尼網站的影片,英文版本始於墓園,結尾前經過處理屍體的處所,相應作品中對於生命的叩問,一氣呵成。https://www.rimini-protokoll.de/website/en/project/remote-x (2018/9/30查詢)

而根據表演藝術評論台2017年的講座紀錄《一座城市,多重觀看》,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27499,主要是因為臺北找不到類似的墓園與教堂,顯示在跨國作品快速的依約複製邏輯下,所造成戲劇構作上的鬆脫現象。另,參考2017年劇評人張輯米的評論《穿越台北與澳門》,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25819

《遙感城市》

演出|里米尼紀錄劇團
時間|2018/09/26 16:00
地點|臺北市南港、信義區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參與演出的觀眾亦是現代性的片段具現,付錢讓自己取得於城市空間迷走的權力,至於對資本主義而發的批判則是類似贖罪券的意識型態小確幸,尷尬地折射出劇場活動在台灣與消費生活的緊密結合。(王威智)
9月
11
2017
整個作品的核心精神,充滿了佛教的精神:悟證性空,從前後延續的時間來看,宇宙人生的一切事物,時時刻刻都在不斷變化,不管在戲裡或真實人生,所追求的便是自性涅槃。(張懿文)
9月
05
2017
這是否為里米尼紀錄劇團想做的「透過催眠喚醒被催眠的人們」,這句話是存疑的,也或許是諷刺。因為顯然要透過「人工智慧是上帝,是牧者」讓觀眾得以辯證思考,原本的自己被什麼樣的群體價值觀所控制著。 (張輯米)
9月
04
2017
因為長時間必須仰賴聽覺,一方面可以說是聽覺的部分剝奪,另一方面卻有可以說是對聽覺的全面強化。於是摘下耳機的那瞬間,感官的整合會重新開始,像是頓悟後又迷失的過程,這種銳利復又鈍化的身體與心智,可能才是這個演出真正的句點。(劉純良)
8月
21
2017
城市作為一個連結個人情感經驗、塑造集體社會經濟與建構環境網絡的「地方」,在現代大眾傳播、迅速移動與資本消費下,各地差異開始快速被弭平、世界開始均質。知芬叫我們去察覺空間和記憶,而宥瀚使我們忘卻方向與細節。(黃馨儀)
8月
21
2017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