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人性對話的在地改編《人形機器人——越來越像你》
6月
16
2017
人型機器人——越來越像你(楊尚倫 攝,働故事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00次瀏覽
吳政翰(專案評論人)

「科技始終來自人性」曾是一句耳熟能詳的廣告詞,說明了科技乃根據人類習慣而為其帶來服務,使人類生活更為便利。在這段服務關係中,人類永遠是主體,科技永遠是客體,然而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發展,人工智慧從誕生到漸漸普及,在不久的將來,這樣的分界是否有可能被模糊、被跨越,最後演變成「科技終將取代人性」?働劇團的新作《人形機器人——越來越像你》,改編自美國劇作家Thomas Gibbons的作品《恐怖谷》(Uncanny Valley),將劇情發生地點移至臺灣,挪移、替換諸多文化元素,成功地將劇本在地化,並透過科學與人類、理性與感性、體制與情感、文明與自然的交互辯證,一步步探究人性本質及自我認同的課題。

全劇僅兩位角色,教授(胡大器飾)與人形機器人(彭若萱飾),科學家與機器人、人類與人造人、人類智慧與人工智慧置於一台,貫穿全場。教授如同父母或老師一般,指導著機器人,機器人亦步亦趨地跟著學習,從牙牙學語、了解意義、提出疑問到融會貫通,從大腦建構到全身運作,從原本機器人角度分明的頻率到近似一般人類流暢自如的律動,在演員栩栩如生地模擬其肢體動作、講話方式下,不僅清晰可見一架機器人的轉變過程,同時完整呈現出劇作中所暗喻社會建構人類思維的進程,以人類的教育模式來套用機器人的訓練過程,彷彿將機器人比作人類,而人類亦如機器人一般,兩兩相互對照。

劇情發生的地點,並未設定在實驗室,而在教授的辦公室裡,暖色基調,一邊懸掛著科學圖鑑,一邊擺放著承載教授生活點滴的相框,整體視覺上多了些人性的溫度,少了點機械的冰冷。置於舞台中央的,是一張如同大型木質辦公桌,佔據了大半舞台,一方面在教授與機器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設問答辯之下,使這個辦公室宛如一個私人講堂般,而另一方面,在一開始的幾景,剛出場/廠、只有半個身軀的人形機器人都放置於辦公桌上,加上三面舞台的視角安排,眾目睽睽之際,強化了來自外部面向的審視,不僅讓這時無法移動、無自主意識的機器人像是被鎖在牢籠般,也讓整個空間儼然像是一個公開的展示台,因而更是加重了人性與物性的對比。

爾後,教授揭露了機器人的「身世」,說明此機器人的誕生乃因一位與其同名的女士朱利安,需要一個新的身軀來延續她臨死的意識,並且漸漸地,機器人也繼承了雇主的欲望。也就是說,機器人不僅進化而取代了原本的人體,也承接而擁有了人性。這兩階段的轉型,除了肢體之外,服裝上的轉換亦可見一斑,由原本略帶未來感的制服,變成了雍容華貴的套裝,清楚傳達了機器人由客體轉為主體、由受控物體轉為欲望載體的蛻變。

如此戲劇密度高、聚焦人物性格差異的雙人戲,最重要也最難掌握的詮釋核心,就是單一角色的建立及兩人關係的轉變。整場演出,一開始清楚可見人與機器的差異,但漸漸發展下來,不論關係互動或個人獨白的表現上,都略顯停滯、僵化,加上全場下來換景不斷,雖交代也加快了時間流轉,但為了變換道具擺設位置,暗場過久,換場也不見更多意義或訊息,反而阻斷了原有的節奏,因此使得整體流暢感漸失,慢慢地變得趨於機械。

不過,整齣劇本改編得當,文化層面轉移成功,同時並未捨棄劇作的普世精神,不僅就製作面來說,拉近了與臺灣觀眾的距離,就劇作方法上,亦不失為一齣好的改寫練習,可供日後類似的劇場小品一個可發展的創作參考模式。

《人形機器人——越來越像你》

演出|働故事劇團
時間|2017/06/10 14:30
地點|華山1914文創園區烏梅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
米洛.勞不僅讓觀眾直面歷史的傷痕與當下的現實,也喚醒了我們對於道德責任與社會正義的思考。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劇場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論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行動。
11月
04
2024
有別於一般戲劇敘事者的全知觀點和神秘隱蔽的創發過程,這種將敘事建構的過程近乎透明的「重現」方式,就像議會錄影,意味著將批判權將交還觀看者,由觀看者自己選擇立場閱讀。
11月
04
2024
因此,在劇場中,我們安靜聆聽專注凝視,為了不遺忘,悲劇結束之後,離開劇場,我們則必須開始想像一個不同的未來,一個不再以自我為中心、不再以進步為唯一的價值選擇,一個能夠真正落實社會正義與人性尊嚴的未來。
11月
04
2024
從本質上獨腳戲是觀看表演者的發揮,但是在這齣小劇場的實驗劇中,或許應該思索想帶給觀眾的感官經驗為何。戲劇中有諸多詩意、肢體、意象的展演,表演者也努力地帶給了觀眾這些體驗,但仍舊對整體有不明所以的感覺。
11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