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的藝術主張與觀察,《接下來——》
6月
07
2024
接下來——(稻草人現代舞團提供/攝影劉人豪)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02次瀏覽

文 簡麟懿(專案評論人)

《接下來——》為稻草人現代舞團的第一屆「新.遇見」新生代創作系列節目,由藝術總監羅文瑾帶領獨立身體藝術工作者林修瑜、舞團核心成員孟凱倫兩人,分別發表兩首個人中篇創作《晃動的時間》與《inacuanga 祂的恩召》(以下簡稱為《晃》與《祂》)。

有別於作品核心一直緊扣在環境劇場與唯心主義文學的羅文瑾,兩位新生代的編舞家將目光轉向極其細微的生活日常以及複合型的宗教信仰,透過截然不同的舞蹈屬性,來向觀眾叩問理性與感性的邊緣之際,究竟還有多少的浮光掠影和眾生相正在徘徊。

其中,稻草人現代舞團翻新的一頁也不禁令人好奇,後浪的拍打是否會成為未來舞團維度的分水嶺,進而改變過往需要用時間去細細品嚐的警世寓言與哲學思維,並且由「新浪潮」等未來生態來取而代之,迎來別開生面的新局,又或者說這僅僅是一條短暫的支線,充當舞蹈創作平台以及預告明日之星的策展性方針,也是一個值得注意與觀察的方向。

將日常拖入時間的皺褶

作為開演的第一場節目,林修瑜在演出開始前的五分鐘左右,悄悄地滲入舞台中心進行暖身,其他人則是精準地在七點三十分的時候入場,以純白色的衣裝以及團扇,進行了一場即時性的羽球競賽。


接下來——(稻草人現代舞團提供/攝影劉人豪)

整體而言,《晃》的前半段是一個將行動藝術(Performance art)逐漸舞蹈化的運動現場,四位舞者透過每次接球失敗的情境作為鑰匙,開啟了自己離場以及下一次走上舞台的門鎖,並且在舞台的方形結構上建構出星體,或是時間粒子之間的碰撞與干涉;林修瑜藉由開門的動作,或是洗頭,或是倒地,讓舞者的動作與埋藏在音樂中的聲響能夠巧妙貼合。即便有些隱喻,但仍是可以猜想出這些動作是來自舞者身上的素材,或是《晃》在排練場上所碰撞出的火花,印象樸實卻在筆者的腦海裡難以抹消。

生活即是時間的輪廓,林修瑜作為時間的魔術師,在前期擊打羽球的編排上,向筆者展現出極為有機,且提供發呆放空(space-out)【1】的可能性。可惜在轉接的過程中有些急促,舞者倪儷芬一個華麗的內外跨轉和後腳的落地,使得位於平流層的作品調性,迎來了一陣稍微驚險的上下氣流。

後半段的部分,林修瑜則是在空中展開了一塊方型的塑膠布,其概念酷似於田孝慈、李世揚和戴孜嬣在2022年所發表的《連篇歌曲》,只不過其獨到之處,在於塑膠布其中一角的崩落,遮掩了大部分舞台立體的觀看面積。這部分的遮掩調和了舞者舞蹈化的線條,在模糊與清晰的中介之間,如同時間的長河上有一塊好風的揚帆,輕輕柔柔地將舞者擺渡在兩種全然不同的風景,添增了筆者對於時間晃動的想像。

信仰所賦予的彈性空間與強調個人觀點的作者論

《祂》作為孟凱倫的個人首次創作發表,編舞者所使用的題材、道具等都在在顯現了初生之犢的積極與野心;我們可以從台口中心所佇立的石頭與飾品、多種音樂風格如科儀、呼麥的混音,以及孟凱倫獨舞時的動作張力和猙獰表情,看出這些編排上的用力呼應著創作者內心極欲吐出的話語。

他藉由繩子拉扯的意向,從幕後、天上分別拉出四條強韌的草繩並綁在舞者的手上,並藉此牽引出由身體末梢所發展的肢體舞蹈,凸顯苦難所賦予身體的精神鞭笞,還有肉體所無法避免的侷限性;同時孟凱倫也透過與觀眾進行物件的交換,試圖鬆動第四面牆與作品的關係,且在短短的演出時長內,於不同個體之間搭建起距離、奪去、賦予等多種的編排手法以及自身在不同宗教信仰中所看見的彈性空間與韌性。

除此之外,舞者喃喃自語的禱詞和拍打地面以成祭祀的動作,也令筆者頗是在意。


接下來——(稻草人現代舞團提供/攝影劉人豪)

不同於《晃》所編織的理性,《祂》的作品調性深深地往天秤的另一端傾斜,而這一部分象徵的是感性抑或是其他孟凱倫所賦予的動機,恐怕不是從《祂》的裡頭就能清楚釐清的分野;從作者論【2】的觀點去進行剖析,孟凱倫所擁有的身份名片,不僅不適用於排灣族與基督信仰的基礎印象去做《祂》的爬梳,同時在作品中所抓取的不同宗教信仰符號,是否能夠與創作者的時空環境有所連結,進而將現實的事物轉化為《祂》的藝術主張,這一點也是需要更多的觀察與線索,才能建立起的創作脈絡。

否則,恐怕會過於專注技巧與風格形式,導致忽略作品內容與個人心理的觀察。


注解

1、發呆放空(space-out)為2014年韓國行動藝術藝術家Woops Yang 所發起的行動藝術,並且成為各大國際城市的巡迴活動以及發呆比賽;其主張「適度發呆並不可恥,而且非常有用」,實際參與者需在九十分鐘內,不笑、不睡,眼神也不能亂飄,維持心律圖的平穩或下降。

2、電影作者論,為六零年代法國電影史上標誌性的電影理論,強調藝術可以是純粹個人的表達。

《接下來——》

演出|稻草人現代舞團
時間|2024/05/24 19:30
地點|臺南文化中心原生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
現實的時空不停在流逝,對比余彥芳緩慢柔軟的鋪敘回憶,陳武康更像帶觀眾走進一場實驗室,在明確的十一個段落中實驗人們可以如何直面死亡、好好的死。也許直面死亡就像余彥芳將回憶凝結在劇場的當下,在一場關於思念的想像過後,如同舞作中寫在水寫布上的家族史,痕跡終將消失,卻也能數次重複提筆。
6月
26
2024
對於三個迥異的死亡,武康選擇一視同仁,不被政治符碼所束縛,盡力關照每一個逝去的生命與其相會的當下,揣度他者曾經擁有的感受。不管可見與不可見,不管多麼無奈,生與死跨越重重的邊界。
6月
2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