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us de Gaia是一支雙人樂團,由來自臺灣的吉他手欽聖與來自拉丁美洲的鼓手José Stewart García共同組成。他們團名裡面的「Sonus」源於拉丁文,代表「聲音」,而「Gaia」的意思則是「大地之母」,「Sonus de Gaia」也就是「大地的聲音」。本次在女巫店的演出由欽聖、長笛手與José Stewart García三人共同演出。在吉他、長笛以及爵士鼓組的搭配下,聽眾與Sonus de Gaia一同遨遊世界民族之聲的探索旅程中。
Sonus de Gaia的音樂經常利用許多現代的做法去呈現音樂,他們強調創作者的主觀感受,以及創作者對於世界的感知,他們的音樂並不在於完整且忠實呈現傳統曲調原本的樣貌。以「Sonus de Gaia」為名的創作計畫既非要表現一種原始的聲音,也非強調神秘主義的再現手法,而是忠實呈現「音樂活躍於大地之上」的觀念,而此觀念也是構成他們作品樣貌的核心。Sonus de Gaia的創作以世界各地傳統曲調為基礎所進行的再創作,他們將自己所見聞的文化以及曲調以自己的方式詮釋。在打擊類樂器、橫笛類樂器以及吉他所編織而成的聲音之網中,傳統曲調以爵士樂即興的架構重新呈現。
Sonus de Gaia的特別之處在於,他們所使用的樂器相當多元,從長笛、短笛、鋼琴、貝殼、搖響器、木魚組、電吉他、電子合成器以及效果器等等去編織他們的聲音之網,並在網中呈現眼中的傳統曲調,這些傳統曲調包含排灣族的傳統歌謠、台東調以及José Stewart García家鄉的曲調以及他的生命故事。在創作者的介紹下,在許多曲調的再現與其原貌的差異是相當大的。例如Sonus de Gaia所演奏的台東調,在經過他們的重新編曲以及創意翻轉之下,變得我們幾乎難以在曲子中認得他的原貌。為什麼他們會這樣處理音樂呢?這與「音樂活躍於大地之上」的這個觀念有緊密的關係。
基於這樣的觀念來說,Sonus de Gaia演奏以及創作的目的並不在於忠實呈現傳統曲調原有的樣貌,而是如何呈現音樂內在那股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與動能。而為了呈現這樣的動能,他們並不認為忠實呈現傳統曲調是他們創作中最重要的事情,相反地,如何重新詮釋音樂才是更重要的事情。我認為爵士樂演奏的即興概念是帶出他們音樂動能的最主要到關鍵。就曲式上來說,Sonus de Gaia的演奏總是在聽眾預期之外,將不同民族的音樂呈現地巧妙而精緻,他們並不依照一般所認為的流行歌曲或是世界音樂應該有的制式方向;放下主歌以及副歌的順序以及橋段觀念,以更加自由的形式帶領聽眾的音樂感知。在不同的段落之間,Sonus de Gaia給予每個樂手豐富的即興空間,讓每個人在自己負責的段落中自由呈現他們眼中傳統曲調應有的樣貌。因此,Sonus de Gaia的演奏總是在聽眾預期之外,將不同民族的音樂呈現地巧妙而精緻。
Sonus de Gaia的音樂如同他們的團名「大地的聲音」一般隨性自在,時而自由即興,時而穩固不變。除了某些固定段落以及樂句之外,他們音樂的進行只有大致的框架以及方向,其餘大部分的段落則蘊藏著很多即興。或許是來自於Berkerlee的音樂訓練,José Stewart García的演奏比起台灣樂團的鼓手來說,更為接近爵士樂手的演奏方式。這樣的演奏方式讓Sonus de Gaia的音樂聽起來充滿能量,音樂的節奏在José Stewart García即興演奏之間生生不息的的滾動,猶如一片孕育了無數生命的綠色大地。José Stewart García的演奏擅長各種不同的樂器來豐富其節奏的音色,舉凡貝殼、非洲鼓、搖響器以及木魚組等一般不被認為是常見的樂器都為José Stewart García所用。此外,整個樂團演奏的方式也較偏向爵士樂的行進架構,不只有José Stewart García在即興,其餘兩位成為也有許多即興段落,而我認為,正是因為有這些即興段落,大地之聲才滿富生命力。
最後,我們可以藉由Sonus de Gaia的演奏去思考兩個問題。首先,面對琳瑯滿目的民族傳統音樂,我們如何以其作為音樂創作素材並嘗試調和世界各地的文化?這個問題恐怕沒有標準答案,即便我們以多麽審慎地思考去回答這樣的問題,我們都不可能找到一個令所有人滿意的的答案。而實際上,回答這個問題時我們也不需要一個唯一標準答案。音樂在世界各地都是如此的不同,何必強求創作者以我們期待的眼光看世界?我想這是Sonus de Gaia想要透過音樂傳遞給我們的訊息。面對音樂上的融合,我們總是自傲地以為,地球上各個民族之間的音樂不存在共通點;專家學者日以繼夜地研究並觀察不同民族的音樂,嘗試以更加深入的觀點頗析每一首來自大地的歌曲。但愈是如此,我們就愈難找到共通點,因為我們總是認為,想要創作好的世界音樂,就必須謹慎地接合每一種來自不同音樂的特色。以這樣的觀點去批評世界音樂的好壞是我們價值觀裡面的一個陷阱:似乎不這樣做,音樂屆時就會失去意義,但真的是如此嗎?從Sonus de Gaia的演出看來,他們可不這樣認為。
當我們一次又一次地想要在音樂作品中呈現某些傳統音樂最原真的特質,我們就會一次又一次地忽略創作者身上那個飽滿充實的創造力。在Sonus de Gaia的創作裡,我看到創造力猶如一顆顆飽滿結實的稻穗灑落在音樂之中,Sonus de Gaia以自己的眼光去詮釋他們所聽見的每一首來自大地的歌曲,並用他們認為最好玩的方式重新表達出來。在這樣的狀態下,Sonus de Gaia的音樂既是充滿包容力,也富創造性。如果說音樂是人類共有的存有之聲,那麼我們沒有理由不認為Sonus de Gaia的聲音反映了二十一世紀民謠音樂應該有的樣貌;Sonus de Gaia對於自己的計劃則這樣說道:「在這片土地上,我們發現了無以計量的文化與傳統,若說在這其中有什麼共通之處,便是共同生活在這地球上的人類,我們即為一個生命共同體。因此,身為人類最佳的溝通交流方式,即是作為共通語言的音樂。它具有連接所有族群的魔力,並融合再創造出獨特的聲響,而這聲響即為大地的聲音。」即便或許現在的科學研究找不到任何證據說明各種音樂之間的共通性,以欣賞的態度看待Sonus de Gaia為我們帶來的音樂饗宴卻也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再者,爵士樂目前的發展方向以及其聲響走向為何?我想從Sonus de Gaia的演奏可以略窺一二。Sonus de Gaia的演奏並不是抓著傳統曲調不放,也並非抓著爵士樂音樂語彙不放,而是在所有演奏者以及創作者已知的音樂語彙之中自由的流動。像是本場次演出的橫笛演奏者,他所演奏的音樂語彙有時帶有一些古典音樂演奏技法,有時又使用了爵士樂的樂句行進來即興,也有時兩者都不使用。在節奏方面,爵士樂中的call and response則是音樂中不斷重複出現的技法,有時出現在swing的節奏中,有時出現以一種進似於Ambient電子音樂的節奏出現,而效果器以及合成器的使用在整場演出中相當的多,就連橫笛演奏者也是如此。由此可見,爵士樂目前的發展以及走向並不特別以單一樂種為方向,而是盡其所能地依照演奏者的知識背景以及見聞去融合世界各地的音樂以及聲響。Sonus de Gaia的演出,讓我聯想到另一個在台灣受到相當多人喜愛的爵士樂團「東京中央線」,兩者之間對於爵士樂的詮釋雖然天差地遠,但是同樣呈現了爵士樂如此的可能發展方向。而這樣的詮釋方式在台灣現有的爵士樂團來說仍是少數。
整體來說,Sonus de Gaia的音樂無論在這片大地上的哪個角落演奏都充滿活力,真正好的音樂並不是不斷地重複符合人們對於世界的想像,而是竭盡創作者所能的去表達他們眼中我們所不曾見過的世界,並且透過聲音傳達新的訊息,使聽眾以身體去深刻體會之,並在演出結束後留連忘返。
《Sonus de Gaia大地的聲音》
演出|Sonus de Gaia
時間|2018/05/18 21:30
地點|女巫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