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玩意,大世界《汪汪狗與神奇玩具屋》
4月
05
2016
汪汪狗與神奇玩具屋(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53次瀏覽
蕭雅倫(台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

兒童節可以怎麼玩?豪華的國家音樂廳變成一個小型童話「遊樂園」,有故事書展覽、唱跳互動、音樂教室等豐富關卡,讓孩子有看、有玩、有禮物拿。信誼基金會第三度與NSO國家交響樂團合作,結合音樂、繪本、動畫和偶戲劇場,帶給孩子豐富的藝術響宴,此時,國家級的表演場所,顯得親切可愛。

節目安排,四個段落循序漸進,引導小朋友化身繪本人物神探「狗汪汪」,有層次地讓台下的小小偵探探索管絃樂團神秘面紗,藉由小朋友喜愛的動物朋友,運用動畫與音樂的搭配,認識各種樂器的聲音樣貌,以及在樂團中所扮演的角色特質。說書人的安排比較類似主持人的角色,分別做簡單的故事介紹,以及段落銜接,串場之中時而說書,時而角色,然而,說書安排頭重腳輕,第一段的大量介紹之後,神探的角色就減落了,說書的必要性同時降低。

《神探狗汪汪》以互動遊戲引導學習。狗汪汪帶著孩子尋找線索,書中滲入許多伊索寓言的蛛絲馬跡,需要記憶力和邏輯性。狗汪汪一角不禁聯想到如果兒童劇團經典偵探劇《統統不許動》中的「豬探長」,想要變成一個好偵探,需要具備的首要條件,應該是培養觀察力,「仔細看一看,用心想一想」,由最簡單的日常觀察開始,留意周遭發生的大小事,每個大人或小孩都有成為偵探的潛能。

狗汪汪的主人,即作者,同樣以活潑可愛的方式呈現《小丑.兔子.魔術師》,書本中和動畫中的風格表裡合一。熱鬧、豐富的捉迷藏故事與遊戲,挑戰大家的想像力。兔子的動態線條依造型變化而魔幻地出現在任何地方;逗趣的故事情境搭配樂團的演奏,忽快忽慢,若隱若現。即便繪本單以黑白設計,配合光影的概念,單調的黑白也能巧妙帶出剪影般的質感。既是缺乏繽紛色彩,仍然靈活生動。

沉穩寫實的色調,流暢的運鏡節奏,自然的鋪陳,《爸爸的紅雨傘》以孩子為爸爸送傘的溫馨題材,搭配可愛的配樂,輕盈地帶出孩子對父親的真摯情感;其中又以平溪、放天燈等大自然場景,襯托小熊奇妙的冒險旅程,展現大自然與親情的溫暖而不失趣味。

迷你劇場是無獨有偶劇團難得的挑戰,也是整個節目最大驚喜。迷你劇場可謂大型舞台劇的縮小版,因而舞台上必定一切模形化;以此類推,《神奇玩具屋》為主題的呈現,就如同每個小朋友在扮家家酒時,大部分的玩具皆為模形,他們集合所有玩具,創造想像的故事。無獨有偶做足功課,蒐集從前與現代各種具有代表性及創意性的素材做為靈感。包含手偶、魔術箱、水族箱、拼布玩偶、恐龍、機器人等;尤其「酷斯拉對抗機器人」,物件大變小,小變大,鏡頭前的動向和速度需要非常精確,實為不易,觀眾享受如同「侏羅紀公園」和「酷斯拉」電影般的激烈場景。「冰奇雲」所創造出的天空冰城,雲朵一個個變成各式各樣的冰淇淋,變成高度夢幻的想像世界。《神奇玩具屋》在舞台的一角為迷你劇場,屏幕上則是巨大的電影院。操偶人一點都不神祕,反而因為被看到而被了解與欣賞,操偶技術細膩呈現,用創意玩新意,簡單的玩具經過隨手可得的日常生活的物件,重新變裝加工,再創奇思妙想的玩具嘉年華,無論大人或小孩,皆從小玩意看到了驚奇的大世界。

《汪汪狗與神奇玩具屋》

演出|NSO國家交響樂團、信誼基金會、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
時間|2016/4/1  19:45
地點|國家音樂聽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
鋼琴手曾增譯流暢的即興、潘查克熱力四射的節奏,以及貝斯手藤井俊充迷人的低音線條,以及蕭育融出色的吉他演奏,都為整場演出增色不少。他們成功地襯托了潘子爵的演奏,打造出一個充滿活力的音樂場景,堪稱本年度流行爵士音樂會的代表作。
11月
01
2024
幕聲合唱團應該是全台唯一由音樂系聲樂主修的純女聲組成的專業合唱團。她們專精的聲樂演唱技巧,學院舞台肢體訓練的出身,在舞台上展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風貌。團員們擁有極為細緻多變的音色,更有能力詮釋不同風格、時期或語言的曲目,這些作品對她們而言不是一座座需要奮力攀爬的高峰,而是一件件可以用心雕琢的藝術品。
10月
28
2024
作為系列舞作的階段性觀察,除了選擇深入作品仔細剖析外,若能從產製脈絡直搗創作核心,試圖結構化作品本身,或許可以進一步聚焦當中的文化生產過程,藉此留意其間形構的「原住民性」主體思考――亦即如何與族群性和後殖民情境互相對話
10月
23
2024
明明導演的設定是流行文化上辨識度極高的1960年代,為什麼這樣一齣「寫實歌劇」,在視覺與戲劇上的呈現卻充滿了不寫實感?雖然國外歌手不盡完美,但要是有個聲樂指導,事情很可能就會發展得不一樣!
10月
23
2024
要帶領一組成功的大樂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控制和聲之間的平衡,讓十幾件不同的樂器,隨著節奏有默契地一起呼吸,至為關鍵。透過反覆練習、慢慢調整,尋找「對」的聲音,正是雪莉.梅里卡萊帶給「臺北DIVA爵士大樂團」最寶貴的功課。
10月
22
2024
我們要怎麼返回當初充滿活力、令人振奮的活動規模?又或者——在當前的境況、當下的這個「形式」中,我們如何重新創造出有意義的、有開創性的「內容」?如果音樂節的小規模已成必然,那麼我們如何玩轉手上有限的資源,為現代音樂重新注入活力?
10月
2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