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結構而沒有然後《藝術之子》
5月
02
2023
藝術之子(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張震洲)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37次瀏覽

文 林宗洧(臺灣大學社會學系)

《藝術之子》首先立體化了四名劇場中的女性:舞蹈老師(作為導演的妻子)、資深女演員、新進演員(作為女主角)與排練助理,以及一位擁有資源與「至大」權力的男性導演角色。導演角色試圖引導演員以舞蹈化的身體組裝出契訶夫的《海鷗》,在過程中觀眾逐漸拆解劇場所搭建起的權力結構,看見四位女性都成為劇場的受害者,「創傷身體」成為本劇前半段試圖凸顯,也恰好是後半段試圖消解的客體。

電影《海鷗來過的房間》,同樣是基於《海鷗》揭露了劇場導演與演員的愛慾關係,在同樣的結構裡,我們也看見本劇的導演角色擁有很大程度的「換角」權力,這使得演員只要不被導演角色喜愛,就很容易被排拒在表演之外。我們可以將其解讀為對於劇場作為「陽剛」空間的控訴,無論是排練助理修改了現場紀錄、女性刻意的被引導出情慾的身體,甚至是中場休息時間在外頭輪播的導演角色受採訪影片,《藝術之子》的確都站穩了批判的腳步,由內而外、從後場到前場的解構了藝術的搭建,或許也只是巧言令色的、權力機制下的一環。《藝術之子》也透過具象化的精神分裂(兩個女人的出現)、投影出排練紀錄,與攝影機的不斷介入,成功的辯證出演員身體是如何受到劇場後台的物質中介而組裝出前台的表演。在這樣的組裝過程裡,權力的確無所不在,而不只是男性導演一人所為。

然而,後半段佈景一變,我們就來到了種滿植物,象徵著女性賦權空間的工作坊。我們在前半段洞察了劇場的陽剛權力結構,觀眾與女主角卻落腳於遠於藝術的城市郊區,這對我而言代表著《藝術之子》的逃離與妥協。我們當然可以說,每個女性都有自己面對在劇場中所受創傷的回應方式,而的確,本劇指出排練助理繼續巡迴演出、舞蹈老師仍是導演妻子,資深女演員則演到退休為止,展現出了多樣化的職涯路徑。可是對觀者而言,這正好再次解組了本劇前半段所構建而出的集體「創傷身體」,讓創傷回到個體去解決,甚至在劇中也展演了資深女演員對於女主角的怨懟——綜上所述,這一切都指向角色自身沒有足夠「忍耐」的特質,也沒有試圖想像在劇場界裡的改造路徑,這讓後半段對於劇場結構的批判力道大幅降低。本劇的導演似乎也在多次訪談中明言,她目前仍沒有答案。


藝術之子(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張震洲)

或許從本劇的探索中,我們可以重新看待劇場中的「偉大」女性演員,是否經常是侷限於陽剛結構所製造而成的模樣?那麼,這樣的陽剛結構又應該如何多點破除?若我們舉本劇中排練助理看似「妥協」於劇場的行為,我們就可以更複雜化在藝術組裝過程中所摻雜的個人想望(aspiration)、劇場資源,以及試圖回應的議題與展演方式。另一方面,本劇透過安排一男四女的極度人數不平衡,試圖強調導演的權力是至高而難以動搖的,然而,或許我更想看見的是,劇場中的女性是如何受到整體結構的牽動,卻又同時可以在有限的行動空間裡開拓、翻轉現有權力結構(以導演為優先)的可能性。這時,身體或許就不再只是負面,可以被男性所佔有的客體了。

《藝術之子》

演出|黃郁晴X娩娩工作室
時間|2023/04/06 19:30
地點|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或許正因為拒絕簡化事件過程,編導將本劇的命題從上半場的藝術環境的受害經驗,跳接到受創後的「創傷症候群」。孩子作為一己生命的延續,拉長了敘事的縱深,也讓加害者男性導演角色更「魔鬼化」,他的幻影依舊出現在陽光屋各角落⋯⋯
5月
02
2023
《藝術之子》所描述的正是發生於排練場的男性導演權勢性侵女性演員的故事,並透過劇場觀看一個多重疊合的複雜空間。⋯⋯穿透藝術表層而埋藏於鏡頭之下的對性的凝視,卻好似同時「合理地」存在於「雙方合意」的觀演關係之中。最終,血紅的戲服仿若「為藝術獻身」的劇本,傳遞於囚禁在黑盒子的劇場女性之間。
5月
02
2023
全劇接近尾聲時,被重重包圍的警調逼到牆角的角色們,突然打破第四面牆,邀請觀眾幫忙藏匿「贓物」,成為抗爭行動的共謀,台上(角色/演員)台下(觀眾/群眾)開始玩起「你丟我接」的同樂遊戲,氣氛熱烈。編導可能認為這樣的場景,可以代表藉劇場反諷現實、紓解焦慮、為民喉舌的功能,得到觀眾的認同,期待在博君一笑之後,能讓君深自反省。對我而言,仍不免有些疑慮:歡樂激情過後,終要回歸現實,劇場裡異想天開的瘋狂行動,是否真能轉變成面對現實的批判思考與理性抉擇,仍待驗證。
3月
28
2024
換言之,歷史難以被真正地再現,而報告劇的中性狀態(in-between)迫使群讀演員拉開與過往他者記憶的客觀距離,有自覺地以自身生活經驗棱鏡識別、折射劇中人物的生命狀態和理想主義實踐,從回溯當中逼視眼下社會所面臨的危機時刻,在啟示的瞬間將現實中一再丟失的希望重新贖回。
3月
25
2024
知識也是一種權力。對某些政權而言,知識可以是危險的,需要被管制;對某些人民而言,知識會讓自己身陷險境。人們可以藉由獲得知識來改變人生、改變社會;也可以藉由知識展現優越。不過對於看完《白兔紅兔》卻被迫閉嘴的觀眾而言,知識變得無用,在感受到「知情」所帶來的權力的同時,卻也無法藉由說出「我知道你不知道的事」來彰顯特權。
3月
22
2024
誠然,故事的熟悉感加上網路作梗的堆疊,讓觀者對演出內容多少還能掌握劇情所傳達的內涵,無論是回應先前的教育宣導或是反映當今的網路亂象,背後所蘊含的社會教化意味仍顯得相當濃厚,勸世的目的不難體會。但既是標榜「音樂劇」作品,則做為主要架構的音樂旋律、唱曲歌詞、肢體節奏,則必須面對最殘酷的演出考驗。細數曲目表中包含序曲、終曲及中間串聯等洋洋灑灑總共多達十五個曲目,音樂唱段的編創可說具足了滿滿的誠意。
3月
13
2024
從四季風土節氣發動的表演文本,進入了童年的回憶,收尾落在劇中主人翁有感成長敘事的疑惑與追求:「什麼樣的果子才是最好的果子?」「妳就是妳自己。」「我就是我自己?這樣就可以去冒險了嗎?」雖然,這樣的感悟,帶著正向的能量、溫暖的鼓勵,不過,前半場所展開的土地連結或家族回憶,予人期望更多的開展,到此戛然中斷,讓人若有所失。抑或是換個角度解讀,從家族淵源到個人成長,恰足以引動聯想人生的終極問題:我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我們是誰?因此,即使觀賞結束的時候,我們是無法知道真正答案的,一如生命的腳本總是無法預知未來禍福,必須自行邁開腳步前進,才能揭曉謎底吧。
3月
05
2024
導演的場面調度,展現對文本的極大尊重與自我節制,以簡潔的手法,讓演員的身體與聲音在幾乎空無一物(除了必要的桌椅和視覺焦點的紙捲),但有強烈設計感的劇場空間中,自然而平靜地流動,有效地發揮文字內涵的戲劇性與抒情性(lyricism),貼切呼應作品主題。自屋頂平滑地斜掛而下,位在舞台中心的特殊材質「泰維克」紙捲,雖是舞台視覺焦點,但並不會轉移或妨礙我們的觀看、聆聽,而更像是舞台上的第N個角色(文學作家、Bella的一夜情對象),與戲劇文本平行互文的其他文本(創意寫作課程指定閱讀),或者角色生命情境的隱喻(Bella自殺的嘗試),最終更成為角色個人生命的寄託:Bella的最後一段獨白,全場靜默無聲,以投影呈現在紙捲上,我們彷彿隨著她的引領,翻著書頁,讀著她為Christopher寫下的悼詞,沉靜地聆聽著她——或許還有我們自己——內在的聲音。
3月
04
2024
《乩身》以加倍誇飾的手法來觸及問題意識,討論民間信仰在當代潮流中的轉變:神明文創化、信仰科技化與信眾速食化。在民間傳統信仰中,乩身是跟神明有特別緣份的信徒,作為神明降世所附身的肉體,本來的責任是協助神明濟世救人。然而《乩身》的虎爺乩身沒有特殊體質,也沒有「坐禁」靈修,而是表層意義上的吉祥物般的存在。不只神明周邊可以文創化,地獄會是熱門旅遊景點,枉死城更可以是開party的好地方。
2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