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熱鬧的合唱盛宴《奧福─布蘭詩歌》
8月
26
2014
奧福—布蘭詩歌(吳華芬 攝,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07次瀏覽
武文堯(高中生)

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International Choral Festival)已步入第14屆,堪稱全台灣最成功的音樂節,每年的節目內容也十分用心安排,搭配一系列相關課程,總會點燃樂迷的合唱音樂魂。相關課程方面,最特別的莫過於「節慶合唱音樂營」,只要經過徵選,通過者經集訓後便可於閉幕音樂會中演出,與國際指揮合作。今年節慶音樂營演唱曲目為卡爾.奧夫(Carl Orff)《布蘭詩歌》(Carmina Burana),與匈牙利合唱指揮專家嘉保.豪勒隆(Gábor Hollerung),偕愛樂青年管弦樂團連袂演出。

由於節慶合唱團是經過短期集訓所組的團,而非長期紮實訓練的合唱團,因此演出成果自然仍有許多進步空間,但當我們看見一群年輕活力的學生站在管風琴前面,雖不完美但自信的歌唱時,我想這也是國際合唱音樂節的初衷—希望更多人能參與,並投入音樂,因此觀眾不需太嚴苛的審視演出,但仍有許多細節值得討論,讓合唱音樂節能夠更加完整,音樂水準也能提升。

上半場邀請內蒙古少年合唱團與菲律賓歌唱大使(U. P. Singing Ambassadors, The Philippines)客串演出,下半場便是壓軸的《布蘭詩歌》。內蒙古少年合唱團表現非常出色,這群來自內蒙古的少年們,身穿鮮艷的傳統服飾,融入傳統樂器馬頭琴等,手舞足蹈、高亢、呼喊,他們的音樂有別於傳統的合唱團,一種最直接、自然的感覺是他們給人的第一印象,如第一首〈吉祥頌〉,樂曲無指揮,但團員默契良好,並積極投入,熱鬧繽紛卻又無比動人。之後兩首由婭倫.格日勒指揮,這位素有聲音雕刻家的內蒙古指揮,積極保存內蒙古民謠,其指揮風格細膩。第一首〈吉祥頌〉屬於熱情快速的樂曲,但下兩首經婭倫.格日勒指揮後,整個合唱團又能極為細緻,慢速但精確,這種音樂情緒的高度轉變也同樣吸引人。

菲律賓合唱大使同樣帶來非常精彩的名曲,除了有菲律賓民謠外,更有西方金曲,但曲目精彩演出成果卻不樂觀。最主要問題在於菲律賓合唱大使聲音乾癟,缺乏彈性,《哈利路亞》(莫札特原曲,舒曼編曲)一曲便極為明顯,長音便單調無味,尤其缺乏音色的變化,,從第一首到最後,音色幾乎無改變,也因此讓聽眾易感疲憊。但團員的熱情與投入卻彌補了技術上的不足。其中團員一度步下舞台,站在觀眾兩旁歌唱,這並不算創新,許多合唱團也曾如此表現,但菲律賓合唱大使步下舞台並沒有讓音樂家加分,反而略顯突兀,尤其讓音不準的團員更加容易被聽見,甚至是緊張所產生的抖音與氣不足,導致樂曲擅自分段等,都頗為干擾。或許是為了製造效果,但筆者認為,若不是樂曲要求,還是留在舞台上,反而能為演出加分,除非是為了特殊氣氛(像是法國微宇宙室內合唱團,抑或巴黎木十字兒童合唱團)。整體而言,菲律賓合唱大使的演出較令人失望,筆者認為,原因可能是東方人語言(發音)的問題,西方人在歌唱這一段可能具有先天優勢,筆者不是專業合唱研究者因此不敢如是觀,但就多場演出聆聽結果而論,或許或多或少有點影響。

下半場的重頭戲—節慶合唱團辛苦集訓多時的最終成果發表,與三位國內外位優秀獨唱家同台合作,分別為女高音林惠珍、男高音張耀文與男中音諾埃爾.阿茲寇納(Noel Azcona)。三位獨唱家均有優秀表現,其中男中音諾埃爾.阿茲寇納聲音渾厚,充滿磁性,樂曲的分段與樂句起伏收放自如,是當今挑戰奧福布蘭詩歌相當出色的一位男中音;男高音張耀文當晚表現穩定性高,最艱難的〈Olim lacus colueram〉仍然控制自如;林惠珍舞台經驗豐富,聲音穿透力強,滑音與花腔表現便是林惠珍的招牌。

指揮嘉保.豪勒隆(Gábor Hollerung)非常擅長營造樂曲的張力與氣氛,運用彈性的速度與靈巧生動的指揮動作,詮釋這版本林立的經典名曲《布蘭詩歌》。豪勒隆的速度開頭偏快,十分自由彈性(Tempo Rubato)。可能因為排練時間不夠,樂團與合唱團表現未能達到指揮的水準要求,相當可惜。分析豪勒隆詮釋的《布蘭詩歌》,並與其他指揮做比較,便能發現豪勒隆的特色,不像小澤征爾般拘泥於細節、鑽研字句,也不像呂紹嘉沉穩內斂,而是類似賽門拉圖的詮釋(不全然相同),築起一波波管弦音潮,不拘泥小節但架構完整,同時富主觀想法,當今《布蘭詩歌》演出多屬此種,主觀意識強烈。

節慶合唱團的人數眾多,雖增加了氣勢,但卻顯得參差不齊,咬字不清,整體而言顯得有些混亂。參照賽門拉圖2008年柏林愛樂除夕音樂會的編制,柏林廣播合唱團(Rundfunkchor Berlin)採小編制,但效果仍然不減,在咬字與清晰度上,反而更勝大編制的合唱團。合唱音樂營選擇《布蘭詩歌》作為音樂會曲目,可能是為了盛大的效果,但穩紮穩打才能精進,筆者認為曲目選擇上不應好大喜功。節慶合唱團的聲音與樂句的琢磨程度都略顯生硬,但氣勢十足。

男生聲音單薄也是值得討論的點之一,〈Fortune plango vulnera〉一曲,男生的聲音無法支撐整個聖歌式旋律,較為可惜。但換個角度想,節慶合唱團才集訓幾個月,演出成果自然有限。指揮豪勒隆對於樂曲做足了功課,指揮動作俏皮,不時跟隨樂曲搖頭晃腦,讓在場觀眾莞爾。豪勒隆詮釋的方向,拿掉了沉重的包袱,凸顯樂曲諷刺、可愛的一面,這點也反映在速度上。像是〈Ecce gratum〉一曲,一次次的漸強,隨著音樂欣欣向榮;或者第七曲〈Floret silva〉,總譜第49頁(schott版),三次長音(B-D)後,豪勒隆的速度脫離原本拍子,加快了一倍,或者曲中再次重複的〈O Fortuna〉,開始四小節後的延長記號,足足停空了7至8秒,這些都是較其他版本特別的地方,這可能是指揮為求戲劇效果所做的改變,抑或研究多年的心得。

除了合唱團外,演出《布蘭詩歌》交響樂團亦十分吃重,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向來以嚴格的練團著稱,但在《布蘭詩歌》這種大曲子的表現,卻仍達不到職業交響樂團水準。其實每位團員程度與技巧都相當出色,但合在一起後,是否能清楚(清晰)的將音響透明化,便是努力的目標了。開頭〈O Fortuna〉合唱團結束後,剩下的管弦樂段落極為大聲,但聽眾甚麼也聽不見,樂團聲響含糊不清,雖然指揮努力的打著基本拍想要穩住節奏,但樂團就像脫韁似的,整個節奏也跟著脫節。雖然樂團含糊不清,但打擊樂特別值得鼓勵。定音鼓林威震節奏精準,力度與氣勢滿分,其他像是大鼓也同樣精準,多少幫助樂團穩住節拍,這點要歸功於打擊樂的一流表現。樂團低音相當持續,弦樂的表現比管樂好,但整齊度必須再磨練,整首《布蘭詩歌》一讓人感到疲勞轟炸,雖有氣勢,但細節卻明顯不足,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仍有許多進步空間,我們觀眾也是他們成長的關鍵之一,縱使演出成果可能不佳,但因我們的參與,使他們能在一場場的音樂會中進步,令人萬分期待青年管弦樂團的蛻變。

中世紀放蕩淫亂的生活,《布蘭詩歌》驚世駭俗的合唱魅力,在百年後仍然無比震撼,這種現場力量是無可比擬的。2014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閉幕音樂會—《布蘭詩歌》演出完畢,觀眾如雷的掌聲與喝采,便是此演出主角—節慶合唱團進步的最大動力,就像筆者一開頭所言,此場演出雖有些差強人意,單考慮到演出者歷練較輕,因此觀眾自然不能期待會有多好的表現,無法交出多漂亮的成績單。這場音樂會最令人感動的,莫過於節慶合唱團的投入與熱情,看到台上學員的賣力演唱,觀眾便已明瞭合唱音樂節的意義了。

《奧福─布蘭詩歌》

演出|內蒙古少年合唱團、菲律賓歌唱大使、嘉保.豪勒隆、台北愛樂節慶合唱團與青年管弦樂團
時間|2014/08/03 14: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常見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展演形式,在於聽覺與視覺的交互作用,展演過程透過科技訊號的資料轉換、以及具即時運算特性讓視聽合一,多數的作品中,這兩者是無法被個別分割的創作共同體,聲音與影像彼此參照交互轉換的連動,得以構成音像雕塑的整體。
4月
0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