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之見與寂寞之愛《Solo Date》
2月
07
2017
Solo Date(台南人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33次瀏覽
楊婉儀(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副教授)

台南人劇團《Solo Date》劇情鋪陳,表面上似乎是關於一個尋找失去摯愛的男人的故事,但觀賞的過程中,卻讓筆者感到似乎那男人所尋找的不僅是他者,也同時是他自身。

透過影像拼接的故事,在時空交錯間讓觀者體會情感的來龍去脈,也呈顯出時間並非線性的延展,而往往是在回憶隨時介入現實的交錯中,人才真切的體驗到時間與其自身的關係。就好像情人無預期的死亡,讓男人深刻地體驗了屬於他倆的時光,在透過回憶將過往的片段招喚至當下的行動中,男人體驗了他與情人過往的生活與情感,其強度與深度甚至遠遠多過於他們倆真正在一起的時刻。似乎情人的死亡成為一個反轉的關鍵點,將過去與現在疊合;而處於現在卻尋找過去的男人,在回憶情人的同時重新「看見」自己。這樣的「觀看」並不同於肉眼往外所見的風景,而是看向自身內部的提問。而此劇所精心布置的「閉上眼睛才看得到」的觀落陰,是否也暗示著男人所欲「觀」的情人,及其脫離現世而將去往的他方,亦是男人對於自身陌異的探問?

情人的死亡這一偶然性所引發的劇烈情感,使得男人與情人、現在與過去、現實與他方彷若相互映照的镜像般彼此疊合相互影響。男人始終被困在這彼此映照相互擾亂的情境裡,就如同劇中的他被透明的框架所侷限一般。即便他得以透過網路與外界產生聯繫,但這些來來去去的虛擬情境,卻宛若幽靈一般飄忽,彷若他起心動念的獨白。他究竟交往了誰?在這些看似來往無礙的虛擬網絡中,始終存在的卻只有他一人,尋找情人的強烈渴望,弔詭地越發凸顯了他的寂寞。這封閉在自身中的男人,有著一雙看向他人的眼睛,帶著對於情人的想像,塑造自己所慾望的對方。就彷彿在戀愛當中,人們所愛的往往不是對方,而是自己所想像出來的理想對象。人們與自己想像的對象言語,而感到對方無法理解自身;而對方也總是聽不到自己想要聽的話,就如同他也在渴望被理解的做挫折中,獨自寂寞。

《Solo Date》演出了一個當代的愛的主題,呈顯在愛情中的人與人,往往如同兩個封閉的單子,共同生活卻各自寂寞。每個困在框架中的單子都如同劇中被困在框架中的男人,活在自身和他人所製造的想像中,拼湊著各自想望的真實。隨著劇情顯現的每個影像,各自述說著男人內心的渴望,在他不斷消逝的生命中,有太多的事件被遺落。而他所能捕捉的回憶殘片所拼湊而出的,僅只是他所能接受的真實,以及他所慾望抓住的事件殘影。男人所愛的,究竟是自己還是他人?這個不會有答案的提問,彷若男人對於情人無盡的懸念,將感受緊縛於觀眾的內心。

《Solo Date》以一條追尋已然逝去的摯愛之線索,牽引出當代人的寂寞。以欲望看清愛的動機,呈顯出只有盲目才得以看見的愛。

《Solo Date》

演出|台南人劇團
時間|2017/1/14 14:30
地點|台南新營文化中心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透過摯愛的消逝,讓我們見到愛的珍貴,我們與人工智慧的最大差別,可能就是那份專屬於人類擁有的愛人能力,也因為有這個「愛」,人類才能確立自己的存在價值。(劉祐誠)
1月
13
2017
戲之所以好看觸動人心,說到底,也是因為這戲最終探討的,還是人性最根本的核心問題,愛與被愛、分離、想要而不得的心情,科技藝術看似冰冷無情,然而能觸動人心的作品,依舊處理的是人性。 (張懿文)
10月
06
2016
短暫的一小時演出時間,多媒體科技的靈活巧思、情感本質的潺潺流轉是頗具厚度的,卻往往在被打動的片刻一閃即逝;彷若許多問題從盒子裡被揭開、跑出,卻未更深入地挖掘議題。甚至情節的推演過程,過度地歸咎於「愛」而遺失掉其他情感,導致敘事過於淺薄。(吳岳霖)
10月
03
2016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
米洛.勞不僅讓觀眾直面歷史的傷痕與當下的現實,也喚醒了我們對於道德責任與社會正義的思考。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劇場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論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行動。
11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