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台的再實驗、英雄的再定義《壵》
5月
19
2023
壵(真快樂掌中劇團提供/劇照林筱倩)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024次瀏覽

文 蘇恆毅(專案評論人)

真快樂掌中劇團近年來的作品,從《王爺飯》、《孟婆‧湯》、《一丈青》、《掰》等作品,無論是家族故事、布袋戲美學的實驗、人偶關係等主題,均有所嘗試與創發,並於《指忘》中有統整性的收束。而這些作品也確實為臺灣的布袋戲演出走出新的、且是可以被實踐的路。

本次的《壵》,看似從臺灣戲曲藝術節的主題「英雄‧超時空」的命題作文,而自《喻世明言‧羊角哀捨命全交》取材,透過賢士、義士、烈士討論英雄的意義究竟為何,也同時對布袋戲舞台美學此一議題,亦有延伸性的製作。

《壵》的舞台使用,是以白色布幔營造出雪地與冥河的意象,同時也作為劇中皮影戲映射楚元王與秦始皇的權威身影的布幕,也由於劇中並無彩樓等固定的戲台,因此演師亦會隱身於布幔之中操偶,使演師本身即是戲台。此種操作形式,在《孟婆‧湯》中均曾出現過,且舞台的自由設置,於《一丈青》中透過戲箱的設置亦可得見。但相對於過往演出,《壵》則是傾向在演出偶戲時,將演師「隱藏」,藉以突顯出地母的凝視,進一步令觀看的角度並非只是「觀眾-戲偶」的雙方投射,而是「觀眾-戲偶-女神」三方投射下,英雄在悲壯之後的蒼涼關照。


壵(真快樂掌中劇團提供/劇照王弼正)

演師隱藏於布幔之後,說書人卻現身於觀眾之前。柯加財的聲音極富韻味,無論是在講述故事、或詮釋角色,都讓人沉浸在演出中。且此說書人的身分,也將舞台上的時空進行切割:一為主線的英雄故事,二為從日常生活中的情境帶出布袋戲的存在意義。

在日常情境中,柯加財是演員,而飾演地母的劉毓真則為打掃阿姨,打掃阿姨對於表演的疏離、演員扮演的布袋戲演師則有著執著的熱情,兩相對照,與主線演出中,英雄對於成就的執著感、以及地母凝視卻不介入的現象相呼應,也點出布袋戲在日常生活中的現象:一般人對此表演藝術的疏離與淡漠。

至於英雄故事的演出主線,雖取材自〈羊角哀捨命全交〉,且依循原著脈絡進行敷演,卻將荊軻與高漸離刺秦王之事有更多著墨,透過楚元王與秦始皇兩個偶本為一體,表現出帝王的兩面,藉以延伸出兩組英雄敘事的不同背景,以及後續故事的發展,本無可厚非,且兩組人物面對的世態,也確有各自的悲壯情懷。但小說後半,雙方為奪香火而起爭執一事,演出並未對此衝突有更多的詮釋與說明,只以「為爭一時英雄名,少年英雄白骨冷」帶過,反倒顯得英雄器量狹小,全無生時的英豪,只有左伯桃為解羊角哀之危而自刎的悲壯在此提升。

從劇名可見,《壵》是要討論賢士、義士、烈士此三「士」的英雄意涵,但從雙方爭香火的兩敗俱傷,只成就了左伯桃之義;地母的凝視哀憐,似乎在說:生時名聲與死後受饗,都是浮名、終將雲散。既如此,無論是羊角哀與左伯桃、或是高漸離與荊軻,他們一生追求的、以及作品要帶給觀眾的,究竟是什麼?是犧牲的壯烈,還是終歸黃土的虛無?若只是應了地母在蒼茫中的關懷,那世間的英雄將不復存在。

此外,劇名的「三士」字形意象似乎也成了作品製作的束縛。演出前,觀眾席前擺放了四尊戲偶,而演出時,四個角色也都各有戲分,已讓觀者期待四個腳色平分秋色。但在雙方爭鬥時,高漸離與荊軻合為一個大偶,似乎是為符合字形意象,而將高漸離再次從民間的記憶當中隱藏於荊軻之後,但高漸離只能是如此嗎?在三士的意涵之外,高漸離的生命情調或許可以形成三者之間另一種不同的聲音。

整體而言,真快樂掌中劇團對於布袋戲舞台美學的實驗是成功、且可反覆被驗證運用的,接下來不管在人偶關係、或是舞台空間上,究竟還能夠開創出何種演出方式?讓人期待。

《壵》

演出|真快樂掌中劇團
時間|2023/04/15 19: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我們可以看見《壵》的舞台佈景呈現相當複雜,不僅翻轉了觀眾對於布袋戲固定舞台、視角的印象,另一方面,他們也似乎正在「再現」布袋戲的舞台是如何組裝與搭建——包含柯加財的布袋戲口述、樂隊的演奏與歌聲,以及透過地母的白色服飾及佈景的大白布所創造出的雪景。
5月
03
2023
《一代神鑄歐冶子》在舞臺表現與議題選擇上頗有亮點,特別是以傳統戲曲探討當代議題,展現出值得讚許的企圖心。可惜對老年照護這熱門主題,仍停留於融入情節層次,未能更深入挖掘其複雜性與情感深度,不得不說是有些遺憾。
1月
28
2025
此次《三個人兒兩盞燈》重製,即便主題不再像當初吸睛,但在兩組演員的精彩演繹下,故事中流淌的細膩情感依舊如涓涓細流般緩緩流入現代觀眾的心靈中。
1月
28
2025
《雙龍比武》貌似大武戲,卻乘著岳飛之名,自其身後延展家族裡事。無獨有偶,亂世背景自然勾勒出岳飛後人的復仇黑暗路,忠、孝、禮、法互斥之下,反映著倫理價值、法律和權威彼此競合的動態世局;復加虛實交錯、立場各異的角色群像讓戲劇性更強烈。
1月
23
2025
野草製作的《再生緣.鏡花水仙》將兩個女性角色結合,加上多元性別的議題,讓舊時代的靈魂得以與現代相遇,雖然整體而言有創作概念重於戲劇結構的意味,但也重新賦予一齣老戲新的生命
1月
23
2025
用新編戲成立的條件去審視,《一代神鑄歐冶子》取材元素豐富,包含技藝/人性、世代間的落差/傳承、長者的生命意義/自我接納以及老年照護。然而多數元素只是點到為止,像是技藝相關內容多由唱唸帶過。
1月
09
2025
《追香記》的結構設定本非大開大闔的磅礡氣勢,也沒有刻意營造的詭譎瑰麗,卻像是平實而溫馨的生活小品,淡淡的訴說著一齣浪漫歡欣的愛情喜劇。
12月
31
2024
近年來,越來越多新編作品開始從史書中挖掘題材,風格逐漸向歷史劇靠攏。《仁劍.開鋒》便是在戲說的「鍘美案」基礎上,強化歷史背景,聚焦於君臣,把原本的負心案件,轉變為一齣探討君王如何面對私情與公理衝突的君臣戲。
12月
27
2024
第一部曲主要在音樂性的嘗試,而第二部曲與皮影戲的跨域合作也實數不易,但若能適當地保留並延續地第一部曲的部份聽覺效果,整體而言會更加完整且迷人。
12月
2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