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裡的無垠世界《我和我的午茶時光》
11月
17
2014
我和我的午茶時光(狠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87次瀏覽
李奎鋒(樹德科技大學表演藝術系學生)

劇場反映現實生活,以不同的手法製造劇場中的幻覺。理所當然,數位媒材也在不斷的嘗試與技術突破中登上了舞台。

《我和我的午茶時光》用了手機、平板電腦及大量投影作為媒材。此外舞台的擺設非常簡單,一塊綠草地墊;地墊上擺了兩張長桌,長桌上有魚缸、地球儀;投影正打上James的Facebook個人頁面,以不同語言版本的Facebook播放著「你好」的招呼。

舞台的呈現讓人很直接的聯想到網路無遠弗屆,幾乎是把整個世界濃縮在雲端當中,如同地球儀仿造地球的外觀被我們所掌握,實際上我們並非掌握著世界,而這樣的錯覺卻存在於螢幕方框中,就好像魚兒在魚缸中游動,對魚兒來說,這樣的框架就是牠的全世界。

James是演出團隊經營的虛擬人物,入場時前台會隨機發送James頁面的QR Code給觀眾。加入好友之後,在演出過程便真的和觀眾在網路聊天室窗上聊起來了。跟不同觀眾聊天內容中,James的開頭連續複製「我想找人聊聊天」貼上好幾個不同的對話框;聊天內容總是問對方「住哪?」、「喜歡咖啡嗎?」等幾乎完全重複的句子,在聊天室當中沒有節奏變化及語氣呈現的文字句子,卻在連續和不同觀眾對傳訊息的過程中形成了重章複沓的效果。彷彿在文字中吶喊著自己的孤寂。「網路聊天」如此看來日常的行為做開頭,卻出現相當強烈的力道。

整體氛圍是寂寥的,場上兩個演員稍有互動卻又不是那麼直接的對看:透過平板、手機的鏡頭、螢幕相望;對話中的「哈哈」、表情符號非常豐富,但是演員的臉上卻沒有太多因為文字而真實的笑容或表情變化。這樣的麻木,反應在我們幾乎所有3C通訊使用者的身上。版面上的文字、內心與面部表情的聯結已然遲緩。(文字與情感連結似乎不是那麼強烈了。)

演員於演出過程沒有任何一句說話,搭配手機跟平板的即時錄放,對同一個物件或人物、畫面作了很多不同視角的呈現。視角非常豐富,但是在後來的變化上稍嫌平淡,以致缺乏新發現的驚喜。

我想,每個時代會有不同的事物來反映我們的孤獨。但不得不承認,這樣的框架其實也是我們放棄跳脫而造成的。和遠方的好友用手機或電腦一樣可以以文字通訊思想交流(帶著自己的思想交換),但現在的人非常不自覺的依賴電子產品,輕易獲得的資訊反而停止思考、停止感受(單方面的接收且不過濾)。就如同對桌子對方的人失去認識的深度,而只藉著社交平臺上的表象去理解一個人。即使從表象可以分析對方而略知一二,還是未必能理解到對方的生命過程(對挖掘深度失去興趣或感受力)。網路、雲端、3C平台,作為一種當代普遍的社交方式,在附加功能眾多的本質之中,還是可以選擇以人之間的交流為本而不致陷入方塊與數位產品的制約之中。

《我和我的午茶時光》

演出|狠劇場
時間|2014/10/26 14:30
地點|高雄駁二藝術特區B9倉庫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整齣戲最引人入勝的莫過於,舞台上所有看似冰冷的元素,到了周東彥手上卻輕易的穿透冷冽,在我和我自得其樂的既真實又虛幻的午茶時光裡,凝聚成一顆火苗,瞬間點燃。(劉容君)
11月
18
2014
互動還不足以縫合數位虛擬文化下的自我裂殖身體。一幕兩人分坐長桌兩端,面向觀眾;調轉九十度的數位攝影鏡頭,同一時間即時投影兩人相對的畫面,這大概是全劇最令人感到疏離冰冷的片刻。(吳思鋒)
11月
13
2014
全戲瀰漫著一股過度浪漫化的生命不可承受之「輕」,輕到重量從未發生亦從不存在,而是混沌開始即為一片空無,不知何謂有我。基於鬆散、隨行式的架構,乘著影像、想像而恣意漫遊,然而,飄飄何所似?最後,無奈始終佇足原地,原來盡是自言自語。 (吳政翰)
11月
07
2014
劇場與觀眾的關係,也是一種我與我,台上台下看似牆兩頭的陌生,卻總可以最是貼近。導演與演員在劇場中共同創造了這樣一個有機的場合,將我們最是熟悉的日常置於其中。(呂筱翊)
11月
04
2014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