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嘗試的起步《鼓樂群像III》
12月
25
2018
鼓樂群像III(紘采樂集提供/攝影陳逸書)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63次瀏覽
陳姵霖(專案評論人)

紘采樂集於2007年由擊樂演奏家莊佳綺與一群愛好傳統音樂的台灣新興打擊樂演奏家所組成,多年來致力傳統器樂創新展演與音樂教育,為107年度新北市傑出演藝團隊。繼創團首演《鼓樂群像》、2010年《鼓樂群像II》之後,今年推出《鼓樂群像III》,介紹兩岸三地經典鼓樂,也推出三首團員創作,展現創新企圖。

九首曲目裡,《黃河鼓韻》、《薪》、《雙龍戲梅》、《豐收》、《雲之南》、《節日鑼鼓》都是耳熟能詳的傳統打擊樂。一開場鼓樂重奏《黃河鼓韻》邀請莒光國小打擊樂團加入,樂曲描寫黃河波瀾壯闊的景象,為了展現氣勢浩大的場景,曲目配置許多金屬樂器大鈸,並運用磨鈸的技巧使音樂的線條順暢流動並與鼓隊相互襯托,聽覺上非常激昂過癮。

三首創作分別是《天山遊》、《垓下役》、《踏火-火花》。《踏火-火花》為團員陳胤錞創作的擊樂合奏,「踏火」又稱為行火路、走火路,描述傳統習俗裡人們相信赤腳過火得以去穢氣。作品編制偏小,但結構精緻,並搭配肢體動作與道具扇子。第一段快板,兩顆花盆鼓主奏,運用滾奏營造火花漸起的氣氛,再慢慢加入第三顆大鼓,推動音樂的情緒。第二段中板運用扇子開與闔發出的聲響讓音樂有種異質性,彷彿風扇著,鼓動火苗。第三段回到快板,扇子拍打鼓面,並與其餘兩顆花盆鼓互相堆疊出複雜的節奏,在簡單明快的肢體動作下,觀眾彷彿看見信眾奔過炭火、灰煙濺起的景象。

擊樂與嗩吶曲《垓下役》為團員陳錫輝創作,旨在描述項羽的故事,感嘆抵擋不住命運而生悲壯之感。樂曲共分成四段﹝四面楚歌﹞、﹝叱吒風雲﹞、﹝楚界漢河﹞、﹝西楚霸王﹞,嗩吶一開始吹出,像是巨大笑聲的聲響,展現項羽氣蓋山河,勝利在望氣勢,隨即排鼓聲音響起,戰爭場景與四面楚歌氛圍漸漸逼近,作曲者兼演奏者陳錫輝親自演奏排鼓,技巧優異,速度快速且敏捷穩健,在打點方面每個音符的顆粒感都能粒粒分明,鼓音清亮與厚沉部分都詮釋的很到位。唯一美中不足是,在打多種快速音堆時常有打到邊框的現象。

多首傳統曲目裡,特別值得一題的曲目,艾買提江、烏布里卡賽姆《豐收》是一首充滿新疆情調的手鼓協奏曲,由兩位演奏者郭以芯、陳胤錞擔任主奏,手上拿著重達兩公斤的新疆手鼓,並搭配小樂隊伴奏。樂曲小巧可愛,足以打動人心,主奏者一邊演奏手鼓,一邊扮演農夫,把手鼓當作採米的道具,一前一後跳、走、蹲,體現勞動與歡娛,帶領觀眾走進田野生活,也生動地展現辛勤耕耘後豐收喜悅的心情。

此場音樂會於曲目之間皆穿插安排專業導聆,除了解說曲目,也會介紹傳統樂器的聲音與構造,並與觀眾進行簡單互動,促進台上台下交流,讓音樂會更加親民易懂。從曲目及表演形式上來看,紘采一直在推廣與創作間前進,在活潑又多樣化的擊樂世界裡,帶給觀者新鮮與古老的感受,實不失為藝術親近生活的優異表現。

《鼓樂群像III》

演出|紘采樂集
時間|2018/12/05 19:30
地點|新北市藝文中心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此場音樂會的每首曲目,皆猶如時間印記,串連起疫情期間共同經歷的情感與記憶,反映著人生中的高低潮片段,並揭露著陰霾與悵惘終會過去,同時,演奏家亦欲在在後疫情時代背景下,透過薩克斯風的溫暖樂音,引領著聽眾在音樂陪伴下,勇敢邁向更加明亮、堅韌的未來
2月
12
2025
《琴.情》全曲採用類意識流與音色旋律的手法創作,藉由將閔老師多首代表作品的旋律鑲嵌,和趙劍華傳承自閔老師的厚實技藝,勾起聽者懷想閔老師當年的演奏風采與動人的音樂詮釋。
2月
12
2025
麥考伊.泰納快速切換和弦的手法,對於林奕銘領軍的樂團並不構成障礙,在爬過困難的山頭之後,團員們像是海闊天空般地自由,他們的演奏展現了輕鬆快意的氣氛。
1月
24
2025
若忽略掉擁有高度庶民美學的民戲,打造一個觀眾無法接近的舞台,又如何讓演員真正在觀眾流動性高的場域中,展現表演魅力?而在春美歌劇團一齣賞金極高的演出中,看見的是演員為觀眾創造效果,為自己創造表演空間。
1月
23
2025
在臺灣自由爵士場景尚未完全成熟的時代,原田依幸四重奏為本地樂迷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自由爵士並非是無序的狂熱,而是經年累月琢磨出來的創作,同時也是一套高度風格化,有完整價值體系的藝術語言。
1月
19
2025
而到了下半場,樂團與指揮之間合作得愈發有默契,指揮對於樂團的掌控得宜,樂曲風格分明,將這些歌劇的序曲演奏得十分精彩,細緻又脫俗。可以聽見飽滿豐沛的情感從樂團中宣洩而出,甚或是從團員演奏的表情中,都可以感受到大家與指揮一同盡心也盡興地融入在音樂之中。
1月
17
2025
今晚的土撥鼠室內樂群全員齊聚於舞台上,以他們多年深耕於台灣舞台的經驗,將不同的室內樂形式:四手聯彈、三重奏、四重奏……等等的多樣性呈現,為台灣觀眾量身訂製了這樣一場在聽覺上有著多重享受的「伊比利花園之夜」。
1月
13
2025
今晚所演唱浦契尼的《光榮彌撒》,在指揮吳曜宇細膩的音樂處理下,精彩地詮釋了這部美好的作品。就像是吳曜宇偕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和台北愛樂合唱團,用他們青春洋溢的音樂向那曾經青春的浦契尼致意。
1月
07
2025
透過對女性作曲家作品的演繹,《Lucy & Girls’ Melody 女作之韻 III》帶領樂迷重新認識長久以來被爵士樂圈忽略的創作,藉此啟發更多人留意音樂裡的「女性」,為臺灣爵士演出帶來更多元的策展視角,以及鼓勵創作的可能性。
1月
03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