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喜之間《超級奶爸》
6月
25
2014
超級奶爸(果陀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28次瀏覽
鍾逸瑩 (上班族)

從未看過果陀的戲,而印象中果陀戲裡的演員通常會有一兩個是有名、常聽見的大師級的人物(若不是大師級人物,也是在電視節目常可見其蹤影有一定知名度的藝人),所以「果陀」這名號,似乎成為了一種品牌,保證消費者值回票價。

這次一方面是陪友人前往看戲,另一方面幾位大師的名字早已久仰,卻從未親眼看過現場演出,所以也抱著一種朝聖的心情前往。

進入劇場看到舞臺的設置,感到很好奇,舞臺上放下了橘色手繪的布幕像是在舞臺上又做了一個舞臺一樣。讓人不禁聯想到後設戲劇中的戲中戲。舞臺的設計色彩採用粉色系為主,給人明亮、輕快、活潑的感受,搭配整個戲劇的演出,帶給人一種卡通式的詼諧、幽默感。

而伴隨著劇情的需要,以及配合喜劇的節奏,場景不斷的轉換,每次燈亮之後都帶給我一陣驚喜,「怎會這麼快速的換完?」、「怎麼會沒有聲音?」、「這場是怎麼換的?」,對於舞臺像魔術方塊、組合積木般的精巧設計的激賞,早已大過我對演員的評價,謝幕時的設計才一掃我像在看偵探小說一般的迷霧,送給我恍然大悟的結局。

此劇美中不足之處,反而在演員戲劇節奏、情緒的掌握,以及台詞給予我的違和感。

先從女兒說起,女兒在此劇中的戲分不少,但讓我頻頻皺眉的也是女兒的部分,女兒在戲的前半不斷地對自己的父親抱怨、甚至謾罵,但台詞的內容卻成熟的讓我感覺不到女兒只不過是個國中生,這部分在邏輯上,使我感覺突兀;再則,女兒在責罵父親時的情緒過於高漲而單一,沒有什麼層次,似乎僅僅是為了罵而罵,卻不知女兒罵父親背後的是怎麼的矛盾而複雜。並且演員不斷重複的甩頭及雙手交叉抱胸的動作,也使我生膩,給觀者一種觀看的壓力,而這壓力只有看與之對手的爸爸演出時才稍稍獲得紓解。好在女兒後半展現悲傷的戲份很有渲染力,適度表現了女兒堅強背後的脆弱,以及對於父親的不捨,令人很受感動。

顧寶明飾演的爸爸應是我在此劇中演出最讓我感到舒服的角色,照著自己的節奏有條不紊且明快,讓人舒服的喜劇節奏沒有一絲突兀,是一種不張揚卻又能適時讓觀眾莞爾一笑的表演方式。

姚坤君的演出順暢也無大錯,與學長說明自己離婚的過程,台上的回憶與台下跟學長交談的現實兩者之間的伸縮轉換很自然也逗人發笑,唯在劇中有幾次不知是跟不上節奏或其它因素(例如情緒太滿)導致有些台詞咬螺絲,(特別是回憶結婚時,吳世寶將自己養的貓丟棄那場)影響了那幾場戲前進的情緒,讓人看得上氣不接下氣,勉強追上的感覺,相當可惜。

納豆、凱爾、兒子在劇中所佔的戲分雖不多,但表現恰如其分,常丟出適時的笑點很有畫龍點睛的效果,是稱職的綠葉。

我想這是齣在講扮演的戲,劇中父親為了照顧一雙兒女,扮演成包斯文就近照顧卻扮演不好身為父親、丈夫的角色,劇中的演員在演戲,我們在我們的人生中也在扮演著我們的角色,但卻不是每個人都能恰如其分的扮演好「我」這個角色;導演似乎想用詼諧幽默的方式來講一件嚴肅的事,但可惜的是,劇中悲喜之間的轉換並不是太好,正在認真但還沒認真完時,就丟出了笑點,或許是怕太過沉悶,以笑點來轉移帶過,但該說的話沒說完,那觀者如何能體會導演的用心呢?心裡只留下了那一陣不知為何而笑的笑聲。

整場戲看完不覺得差,但離開劇場時內心卻沒有太多回響,而同行的友人因為劇中的台詞、笑點而印象深刻,喜愛這部戲。為此還是替台灣的劇場感到欣喜,詼諧幽默的喜劇,還是能吸引單純喜愛舞台劇的觀眾,我想是件好事,因此看完了這齣歡笑與悲傷交加的戲,我內心也是歡笑與悲傷交加,完後,仍不知該悲或喜……。

《超級奶爸》

演出|果陀劇場
時間|2014/06/07 19:30
地點|台北市國父紀念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
米洛.勞不僅讓觀眾直面歷史的傷痕與當下的現實,也喚醒了我們對於道德責任與社會正義的思考。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劇場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論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行動。
11月
04
2024
有別於一般戲劇敘事者的全知觀點和神秘隱蔽的創發過程,這種將敘事建構的過程近乎透明的「重現」方式,就像議會錄影,意味著將批判權將交還觀看者,由觀看者自己選擇立場閱讀。
11月
04
2024
因此,在劇場中,我們安靜聆聽專注凝視,為了不遺忘,悲劇結束之後,離開劇場,我們則必須開始想像一個不同的未來,一個不再以自我為中心、不再以進步為唯一的價值選擇,一個能夠真正落實社會正義與人性尊嚴的未來。
11月
04
2024
從本質上獨腳戲是觀看表演者的發揮,但是在這齣小劇場的實驗劇中,或許應該思索想帶給觀眾的感官經驗為何。戲劇中有諸多詩意、肢體、意象的展演,表演者也努力地帶給了觀眾這些體驗,但仍舊對整體有不明所以的感覺。
11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