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現代兩相宜《千里之行音樂會》
9月
06
2018
千里之行音樂會(彭景古箏音樂室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29次瀏覽
陳姵霖(專案評論人)

彭景箏樂團於2008年成立,由著名古箏演奏家彭景及多位國內優秀樂壇古箏好手組成,推廣優質的音樂演奏。此次音樂會特別邀請香港演奏家羅晶及羅晶古箏藝術團共同演出,吸引許多古箏樂家與愛好古箏的知音,齊聚一堂欣賞 。

音樂會曲目非常多元兼具特色,一開場以大家耳熟能詳的江賜良《丟丟銅仔》開始,全曲充滿濃濃的鄉土韻味;接著是彭景箏樂團委託創作,王乙聿《累  世》首演;再有令人觸景生情的黃曉飛《哀江頭 (箏與箏樂隊) 》。下半場則有濃濃異國風味,包括王丹紅《沙漠玫瑰》、黃學楊箏四重奏《山河流水 (四重奏) 》、著名古箏名曲,表現志在駕舟於五湖的周成龍《泛滄浪》、簡約風格的張儷瓊《人生如夢》。最後安可曲演奏古箏曲《漁舟唱晚》,典雅的曲調、緩慢的節奏,彷彿一幅古畫在眼前,帶給觀眾一個美好的回味餘甘。每一首曲子在演奏家的細膩專注詮釋下,都令觀眾陶醉其中。

流行於台灣與福建的童謠《丟丟銅仔》,又稱【宜蘭調】,描述火車經過山洞,水滴落下來聲音,另一種說法是礦工賭博時丟銅錢下注的聲音,當天演出以古箏四重奏加上大阮詮釋,箏的聲音悠遠,快旋律段落詮釋得很細緻,使用古箏基本技巧:搖指、連抹、掃搖、拂音等,主題部分出現多次下滑音與搖指,演奏者技巧幾近無失誤,且細膩整齊,搭配大阮襯托,讓整個音樂走向流暢活潑。節奏方面,主旋律與伴奏重疊交織,穩健中透露出音樂性的輕巧迷人,讓鄉土氣息更親近怡人。

王乙聿《累 世》是一首古箏三重奏,描述人與人之間的一種特別緣分,如作曲者所說:「每一個生命,總會因另外一個人而豐盈,傾盡一生的悲喜,只為了遇見這樣的一個人」,【1】在三位古箏演奏家彭景、楊燦如、劉瀞予合力表演下,藉由三個聲部,既各自表率個人對曲目的詮釋,又在交錯之間結合三者,令聽者感受美好的因緣交會,也感慨人生際遇無常。此曲目三個聲部以旋律為主,時而優雅,卻又帶有極快的氛圍,也有很多急促的節奏和散板,曲目段落有很多拍打技巧,後半拍打的交錯節奏多不勝數,然而三位演奏者默契十足,各司其職,在極快的節奏音群中仍能巧妙搭配,非常不容易。

充滿異國風味的《沙漠玫瑰》,結合不同風俗曲調的素材,呈現音樂畫面之美,運用箏四重奏加上大阮與打擊,在編制上非常耳目一新。打擊樂手在音樂表現方面,節奏精準,顆粒感分明,稍有點可惜的是主旋律古箏的聲響有點被蓋住,主奏的聲音變得些許模糊 。

聆聽整場音樂會從演出一開始的《丟丟銅仔》到《人生如夢》,看得出彭景箏樂團對於曲目安排非常用心,既有傳統古曲、為人熟悉的名曲,更有委託邀約創作的現代箏樂,讓觀眾在欣賞傳統樂曲的同時,也能進一步了解古箏其實有很多種不同的演奏方式,常見的獨奏、重奏,以及重奏加上其他樂器的組合搭配,都是一般國樂音樂會不太會出現的演奏型式。此次彭景箏樂團偕同羅晶古箏藝術團帶給觀眾不一樣的音樂響宴,也期待未來的她們有更多可能性的發展與嘗試,為台灣古箏界開創一個新的里程碑。

註釋

1、摘自《千里之行音樂會》節目單。

《千里之行音樂會》

演出|彭景箏樂團、羅晶古箏藝術團
時間|2018/08/23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演奏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一個演奏實踐是否有其創造性或獨特藝術價值、其中的技術層面(包含整頓合奏的能力、演奏的技巧)是否頂尖、作為觀眾的自己是否喜歡,這三件事情完全應該區分開來。
12月
20
2024
透過不同的選曲組合,「爵士女朋友」四重奏在這場演出裡以多元的音樂視角為臺北的爵士樂現場注入活力。長笛作為主奏樂器,跳脫了傳統爵士四重奏中薩克斯風或小號的框架,為熟悉的旋律帶來耳目一新的質感
12月
12
2024
這篇文字要探討的,就是這個「不尋常的迴響」的成因,主要聚焦在梵志登的詮釋美學、與長榮交響樂團的合作成果、此一詮釋成功的客觀條件,以及這個成功所代表的,對於西方古典樂界的時代意義。
12月
09
2024
這場演出不僅展現了爵士樂的即興精神,也啟發人們重新思考音樂與文化之間的關係。無論是對傳統的致敬,還是對未來的想像,徐崇育的創作都傳遞出一個重要訊息:作為聯繫世界的「鑰匙」,音樂演奏讓我們穿梭於不同文化,找到多樣和共鳴的可能。
12月
02
2024
強而有力的節奏搭配迷離奇幻的電子聲響,形塑出一個寬闊、悠遠且充滿想像力的聆聽場域,吉他即興則穿梭其中,展現了樂團在律動與空間感之間的掌控力,呼應著「脈動」曲名,同時也定義了《逗號與句號之間》的風格:融合了電音、當代爵士和搖滾元素的音樂。
11月
27
2024
吶幫人樂團的《分貝沒有超標》為眾人帶來一場跨界派對,以嗩吶家族為主角,佐以爵士鼓、貝斯、巴松管,融合當代、民俗、各種中西合璧的編曲。
11月
24
2024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