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滾精神的體現與實踐《雪盜境士》台北巡演
6月
19
2018
雪盜境士巡演Revolver場(雪盜境士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58次瀏覽
馮祥瑀(專案評論人)

比起音樂精湛的不得了的音樂家,我更喜歡富含內在精神音樂家。雪盜境士是一位來自日本的搖滾樂音樂家,穿著誇張的襯衫以及西裝外套,並有亮麗的油頭,雪盜境士為今晚的聽眾帶來的是一人獨奏的搖鼓樂。在他的表演中,我看到他對於搖滾精神的體現與實踐。

他以電吉他自彈自唱搭配預錄好的爵士鼓組以及電貝斯伴奏來呈現在自己的表演,而所有的歌曲都是他自己的創作。貌似中年的雪盜境士就這樣開始在女巫店唱起自己的歌。雪盜境士是一位相當熱情的音樂家,他在舞台上的賣力演出並不受到台下觀眾數量的影響,他從第一首歌開始就以熱情的互動以及肢體語言不斷與觀眾互動,直到演出結束都是如此。由於在女巫店,聽眾們都是坐著聽音樂,所以聽眾們與表演者在肢體上的互動並不多。但為了與觀眾打成一片,雪盜境士甚至在最後一首歌時走下舞台,在女巫店裡繞了一圈並與每一位觀眾打招呼。演出開始於一片歡騰熱鬧中,也結束在同樣的氣氛裡。

雪盜境士的音樂是經典的老搖滾,搭配著他的打扮以及舞台動作,讓我想起被成為日本搖滾樂之父的布袋寅泰。對我來說,聽他的音樂好像是進入另外一個時空,向過去致敬。我認為老搖滾最重要的特質就是搖滾精神。我在雪盜境士的音樂中看到這樣的精神,他隨著音樂起舞、翻滾、老派的舞臺動作,最後甚至躺在地上彈吉他,從他的音樂中,我看得到是享受,即便觀眾數量少,但是他卻演奏得很開心,全心全意沈醉在音樂裡面的態度,讓我感到相當佩服。不過比起布袋寅泰那種銳氣、處處充滿憤怒動能、激烈的搖滾樂,雪盜境士卻是相較溫和、歡樂、舒適自在又帶些憂鬱。從音樂中我也聽到雪盜境士溫暖的一面。這不禁讓我思考,搖滾樂雖是世界上幾乎所有人都認識的音樂風格,但隨著表演者的特質與個性,所呈現出來的搖滾樂卻是不一樣的。有些人的搖滾很憤怒、厭世,但也有些人的搖滾樂令人感到溫暖,而這些都是搖滾樂的其中一面。也讓我認識到,即便是同一種風格的音樂,在不同表演者的詮釋下,也會呈現不同的樣貌;音樂雖然相似,但是在這些有故事的人的演奏之下,每首歌都可以各自精彩。

演出結束後,我們隨意的聊著,雪盜境士說到,這次來台灣只是短暫的停留,在完成兩場在Revolver以及女巫店的表演之後,他就要隨即返回日本。在我們的談話中,他似乎有些落寞,或許一方面是因為聽眾的反應,一方面是因為覺得自己的演奏技術還不夠精湛。但我卻認為,技術是可以持續琢磨而進步的,但能擁有那樣真誠的搖滾樂精神更是難得。或許是語言的障礙、音樂的偏好或是對於表演者的熟悉度,我總覺得,當天的聽眾與雪盜境士之間雖然有互動,但是對於他的音樂並沒有很深的共鳴。也許是聽眾年齡層或是音樂取向的關係,在台灣,我們很少看到像是雪盜境士這樣年齡的搖滾樂手,而普遍來說聽眾也都是年輕人,才因此導致了當天所見到的狀態。

雖然我不知道雪盜境士為了什麼而演奏搖滾樂,但我喜歡他的演奏,我從他的音樂以及跟他的閒談中隱約感覺到雪盜境士正在為了某個目標而努力堅持著。我從在週末夜的演出當中,聽到許多關於雪盜境士的歷練以及故事。他音樂裡面那種不斷帶給聽眾的動能,以及希望呈現最好的自己的那種努力是很令人感動的。對我來說,就算是台下只有非常少的聽眾,還是賣力演出的態度還是令人敬佩。

他的演出讓我反思,所謂的搖滾精神到底是什麼?是賣力演出的敬業精神?是來自社會底層的憤怒之聲?或是一種反抗體制的衝擊力量?還是一種真誠面對自我的生活態度?恐怕這個問題沒有單一的答案。我在雪盜境士身上看到了不同我過去所認為的搖滾樂,那是一種溫柔而堅定的信念,支持著一個音樂家的所有行動,無論是在舞台上或是舞台下。搖滾樂死了嗎?不,我想它仍然在我們的心中激起一片又一片的漣漪。

《雪盜境士》

演出|雪盜境士
時間|2018/06/08 21:30
地點|女巫店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一個演奏實踐是否有其創造性或獨特藝術價值、其中的技術層面(包含整頓合奏的能力、演奏的技巧)是否頂尖、作為觀眾的自己是否喜歡,這三件事情完全應該區分開來。
12月
20
2024
透過不同的選曲組合,「爵士女朋友」四重奏在這場演出裡以多元的音樂視角為臺北的爵士樂現場注入活力。長笛作為主奏樂器,跳脫了傳統爵士四重奏中薩克斯風或小號的框架,為熟悉的旋律帶來耳目一新的質感
12月
12
2024
這篇文字要探討的,就是這個「不尋常的迴響」的成因,主要聚焦在梵志登的詮釋美學、與長榮交響樂團的合作成果、此一詮釋成功的客觀條件,以及這個成功所代表的,對於西方古典樂界的時代意義。
12月
09
2024
這場演出不僅展現了爵士樂的即興精神,也啟發人們重新思考音樂與文化之間的關係。無論是對傳統的致敬,還是對未來的想像,徐崇育的創作都傳遞出一個重要訊息:作為聯繫世界的「鑰匙」,音樂演奏讓我們穿梭於不同文化,找到多樣和共鳴的可能。
12月
02
2024
強而有力的節奏搭配迷離奇幻的電子聲響,形塑出一個寬闊、悠遠且充滿想像力的聆聽場域,吉他即興則穿梭其中,展現了樂團在律動與空間感之間的掌控力,呼應著「脈動」曲名,同時也定義了《逗號與句號之間》的風格:融合了電音、當代爵士和搖滾元素的音樂。
11月
27
2024
吶幫人樂團的《分貝沒有超標》為眾人帶來一場跨界派對,以嗩吶家族為主角,佐以爵士鼓、貝斯、巴松管,融合當代、民俗、各種中西合璧的編曲。
11月
24
2024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