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之後正是創造之時——《獅子王》
5月
24
2022
獅子王(大地華園劇團提供/攝影徐欽敏)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098次瀏覽

許美惠(駐站評論人)



《獅子王》是明華園戲劇總團(簡稱「明華園」)2002年推出的公演製作。明華園的創作中,有一系列諸如《蓬萊大仙》、《八仙傳奇》、《韓湘子》、《曹國舅》等度脫劇,自成風格,逐漸形成明華園的特色之一。大抵以神仙度神仙為核心劇情,卻投射了許多人性在神仙的性格之中;度脫的理由未必盡能說服凡塵中人,但角色之間的情感總要賺人熱淚——度脫題材只是反映人間苦難,抒情才是戲的主要目的。

《獅子王》也屬這一系列的劇碼。講述的是文殊菩薩度化私逃座騎青獅的故事,但以一般對於受度成仙劇目的理解,若不是在凡間需得通過上天,或度化者給的層層考驗方能成仙成道,就是逃脫時受惑於自性(如人性、獸性)或者是凡塵誘惑,於是作惡多端,因而上天派遣了某某,與其有師徒因緣的神佛來收服,受了懲戒後始能歸化仙籍。

不過《獅子王》的設定中,牠是文殊菩薩的座騎(更像是寵物),私逃(?)下凡,投胎轉世為人(應該是),文殊菩薩費盡苦心找到他,想方設法讓他想起來,為了上天要收服他憂心忡忡、犧牲生命,終於換得青獅回頭,自挖雙眼、願歸西方。是什麼原因讓青獅重回西天?似乎有些太過順理成章,難入度脫的思維之中。但當戲末青獅與文殊菩薩娓娓傾訴著,二人之間彷若親父子的情誼時,台下的我也恍然想起,這才是明華園度脫劇的重點與特色。


獅子王(大地華園劇團提供/攝影徐欽敏)


明華園與大地華園的傳承

這次演出《獅子王》的,是明華園戲劇總團為了培訓青年演員而成立的劇團「大地華園戲劇團」(簡稱「大地華園」)。明華園原有一批子弟兵,加上陳家後代逐漸嶄露頭角,近年又招募了一批新血,為培訓這些新生代演員,不僅找各大小場合讓他們演出,也推出新戲讓前輩傍演,可說為傳承下足了功夫。

大地華園就是以明華園青年軍為核心演員的劇團,在此次的演出中,由有孫翠鳳大弟子之稱的李郁真領銜演出獅子王戰陀厲一角,雖說是臨危受命,但卻見到了李郁真的爆發力,唱功較以往更見準確,表演的快慢也有充分的情感節奏,穩穩挑起了大梁,值得先給予一個大肯定。


獅子王(大地華園劇團提供/攝影徐欽敏)

《獅子王》從國家劇院的大舞台搬進大稻埕戲苑的小規模舞台,舞台調度上僅有一兩台換場較不順暢,整體設計仍能不違和,且武戲與群戲明快流暢,盡顯明華園的長處。以獅子王為萬邦之首的森林王國,各國土及領袖均以動物名之,但裝束上的標誌性不太一致,不是很能明白究竟森林王國是人的國度(只是剛好都有動物特色?),還是都是動物擬人化的國度,有點可惜,但也帶點童話故事的趣味性。飾演樓頓的吳米娜連續兩天演出吃重角色,文武戲均已越見沉穩;飾演孔雀的姜琬宜,舞時柔美、趟馬俐落,文武戲分野越來越能掌握,但本次唱功較顯壓抑,不若上次飾演白蛇時聲線放得開,不知是否受角色形象干擾,應是可再加強之處。


從模仿到開創自身特色

看著傳承版的《獅子王》,有著一個很奇妙的現象——台上的獅子王戰陀厲(李郁真飾演)、樓糜(晨翎飾演)與老鼠和尚(陳子豪飾演),幾乎完全地復刻了孫翠鳳、鄭雅升與陳勝在,現場近距離觀看之時,還能因為外型臉貌而略能區辨,但若遠望或者只聽聲音,甚至會相信就是三位老師在台上演出。或許這是因為青年演員們都對戲太熟悉,也都非常用功的向老師們學習的緣故,但究竟我們該如何思考和看待,學戲的過程中完全複製老師功力這個現象?


獅子王(大地華園劇團提供/攝影徐欽敏)

相較一般戲劇演出,戲曲多了唱念作打的功夫技巧,以及各行當的表演特質,因此入門之時,模仿似乎是一段必經之路,藉由模仿師父與前輩的表演模式,透過臨摹來學習,為演出打底。京劇雖有分各種門派,也是因為有著各成一路的表演方式,但戲曲表演者出師、成角,還是會發展出自己特有的表演特色。明華園這些戲的角色是由孫、鄭、陳三人原創,創作時已揉合了自身特色於角色之中,但換了演員之時,若仍只是完全複製,則總會覺得與該演員的特質無法完全貼合,角色可以完成任務,但在情感表現與創造的生命力上則感覺較為缺乏,期待這些已有能力完全復刻老師演出技巧的演員們,可以在未來發展出自身的特色。

《獅子王》

演出|大地華園劇團
時間|2022/05/15 14:30
地點|大稻埕戲苑九樓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團隊過往對於戲曲身段的承襲或化用著力甚深,不論是接聽杖頭飛鴿傳書,或是化趟馬程式為現代機車的騎乘,都是極具巧思的創發。可惜本劇的表演採取較隨性自在的形式,藏身在華麗服飾的身段,不復見獨出心裁的精彩。
3月
28
2025
《暗夜花香來》以懸疑推理作為核心,結合歌仔戲傳統,表述了對現代社會的關懷視角,儘管命題論述未臻完善,但戲劇語彙成熟、演員表現亮眼,實不失為一齣出色的歌仔戲懸疑小品。
3月
26
2025
碎片化的情節,各懷心事的人物,鋪陳及意外躍進躍出,聯手將兇殺案推上前線;情節提供的事實指向特定伏線:暴政必亡、惡者伏誅。散落的懸缺訊息形成一齣「推理群像劇」。若問起作品脈絡和歌仔戲在戲裡意味著什麼?兩者同樣幽微。
3月
26
2025
當一齣家庭倫理悲喜劇的抒情段落,唱唸少了情感力度,重在身段執行、場面調度,而培訓藝生與資深演員同台對戲之際又顯生澀;不免令人有些疑惑:青年演員們的角色刻畫思路是什麼?他們如何理解自身演出角色以及整體劇情的關係?
3月
25
2025
此次劇本的整編以剪裁整合為主,稍欠細密的針線彌縫。期盼未來復興整編老戲時,能在保留表演精華的同時,於劇本修編上更臻細緻,打造出專屬於復興的獨特版本。
3月
13
2025
全劇以莫上塵復仇為主線,串聯起愛情、親情、權謀、宮鬥等元素。兩個外貌、能力、性格都幾近完美的皇子與公主,卻因陰謀與鬥爭,陷入相愛相殺的困境,充分彰顯出近年古裝偶像劇特別流行的「美、強、慘」悲劇美學。
3月
13
2025
在角色眾多、人物性格鮮明,情節為戲曲觀眾所熟悉的水滸戲中,筆者看見的是新世紀京劇人才培育的成果,卻也不禁反思,好漢齊聚、老幹新枝的背後,「復興」京劇團是否能夠繼往開來?重現「復興」風華?
3月
13
2025
春美歌劇團在一方簡易舞台中發揮戲劇效果,充分擴展了框架的限制,舞台的熱鬧易於吸引觀眾目光,劇情行至水漫金山寺時,觀眾或站或坐、目不轉睛地盯著舞台。
3月
12
2025
光興閣確實藉《多重宇宙》與《前傳》兩部作品碰撞布袋戲在現代劇場的適應方式,並且一定程度地借取金光戲本有的內涵,加以改造成現代觀眾可以接受的型態。不過,除有精進與精緻化的空間,光興閣或許可再回頭思考的是:為什麼需要複製金光戲?
3月
11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