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武禪舞之間《Sutra空間》
3月
10
2015
Sutra空間(衛武營籌備處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08次瀏覽
戴君安(2015年駐站評論人)

2015衛武營舞蹈旗艦《Sutra空間》在營區的樹林星空下登場,幽然隱密的空曠場域著實彰顯了這齣跨國作品的宏壯氣勢,不僅符合燈光設計需求的投影效果,更使得曾為軍事訓練營區的衛武營,適切的化身為中國河南嵩山少林武僧們的練功場。

編創《Sutra空間》的比利時編舞家西迪.拉比.切克歐(Sidi Larbi Cherkaoui, 1976-)既是年輕有才的創作者,也是優選的舞者,他親訪少林拜學武功並參悟Sutra(佛經)的內涵,體驗無念、無欲、無私、無我、無牽、無掛的修行歷程,再以身體書寫這部舞蹈箴言。這場跨域製作也有賴英國雕塑藝術家安東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的視覺設計、波蘭作曲家西蒙.博索斯卡(Szymon Brzoska)為此舞創作的樂譜,以及與他配合的國際音樂家於現場演奏鋼琴、打擊樂和弦樂,才得以共同締造龐大磅礡的氣勢。

2008年首演於英國沙德勒之井劇院(Sadler's Wells Theatre)的《Sutra空間》,由西迪.拉比與十六名武僧及一位小沙彌共演,但不久後,西迪.拉比的角色改由阿里.薩比特(Ali Ben Lotfi Thabet)擔綱演出。薩比特曾經和西迪.拉比共赴少林,擔任助理編舞,他在《Sutra空間》的詮釋,和西迪.拉比創造的武舞者風格迴異,薩比特的身法稱得上強韌有勁,但不如西迪.拉比的矯捷靈活。

此外,和薩比特對武(舞)的十六位武僧及一位小沙彌也非原班人馬,但個個武功根底扎實,無論是擬獸的形體與移動、或有如蟒蛇、蠍子、蒼鷹、蛤蟆與猛獸之間的對峙、自高處落下的俐落矯健或是高空飛踢的旋子腿等,功力都不在話下。然而,舞蹈的形體與轉化卻無以在他們的功法中充分展現,唯有在隊形變化中,才能看到舞蹈編排的巧思。或許是因為這一批武僧們,大多不是原始創舞的班底,他們施展的拳法套路或是刀、槍、劍、棍等兵器的運用,多是武術形式的表現,顯然是武者之姿甚於舞者之勢,因此我所期待看到的禪舞者形影模糊,舞台上的他們仍多以禪武者的態勢現身。

在整場60分鐘的演出中,薩比特、小沙彌及武僧們不斷挪移葛姆雷設計的箱子,好似開啟轉變舞台空間的極致之鑰,有時木箱像是他們得以隱身、彈跳及打坐的空間,有時也像是駝在身上的包袱或壓力。置身於木箱中時,他們時而像化身為十八羅漢,正氣浩然;時而宛如入定高僧,氣定神閒;偶而也像是躺在棺木中的軀殼,無氣無息。姑不論表演者的身體如何詮釋作品(舞者或武者),他們的能量仍是飽滿的填充著整個空間,毫無冷場的緊扣每個環節,肅穆有之,幽默也有之。

不少段落、情節都像是編舞家暗留的伏筆,任由觀者各自表述,例如開場時,薩比特與小沙彌坐在置放於右下舞台的箱子上,薩比特伸出一根手指頭對著小沙彌不斷繞轉,這舉動像是與其溝通,又像是對其挑釁。又如,武僧們在演出中段改穿西裝,後又打著赤膊的形象變化,似是暗喻思凡的動念,也像是諷刺紅塵俗世的百態。隨後,他們集體念起了一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彷彿道盡徹悟之心,不因時空轉換而改變,但要起心動念皆修行。

圍在舞台兩側的白幕取代了黑色翼幕,讓表演者的進出場只限於右上與左上舞台的角落,這使得投影與燈效多了放射之處,也使得表演者的現身與離去增添了更多神秘感。隱身於天幕之後的演奏家,在投射光圈的變換之下,屢屢現身於天幕上,使演奏者融入表演者之中,也將舞台的空間拉出更多層次。博索斯卡編創的樂曲,雖然以西洋樂器演奏,但也可聞五音音階的調性,偶有從打擊樂器中傳出的鐘磬之聲,更增添東方精神,使得曲音兼備悠揚曼妙與空靈澄淨,並以此凝聚觀者與表演者的情緒,讓台上台下串連為一體。

這些多元複合的呈現,與薩比特和武僧們的交手,都蘊含了東方與西方、傳統與流行、藝術與商業的競合關係,也是少林文創概念的延伸發展,實踐在電視、電影、時尚秀場之外的另一境界。《Sutra空間》除了舞蹈演出的門票完售,舞台外圍販賣的「衍生性商品」也是生意興隆,見證少林品牌於此地掀起的風潮,這是否也將使得臺灣品牌大舉跟進,或蜂擁群起的製造舞蹈相關文創商品,則是值得持續關注的議題。

無論文創概念如何發展,只盼衛武營持續親民的營運,不要成為另一個昂貴的藝文特區;也希望主事者在擴展財源之餘,仍能堅持讓衛武營定位為一處無私無我的眾生空間。

《Sutra空間》

演出|西迪‧拉比 (Sidi Larbi Cherkaoui)及團隊
時間|2015/03/06 19:30
地點|衛武營戶外園區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拉比令人印象深刻的編舞方式,是透過「類比/反差」而成。舞作透過「一與多的類比」,彷彿要彰顯分裂的表象實則為整全的一體。(徐瑋瑩)
3月
25
2015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
《人之島》則將聚焦於人的視角稍稍轉移到環境,從風土民情與人文歷史稍稍滑脫到海洋島嶼間的隆起與下沉,以及隨著外物變動所生成的精神地景。
10月
14
2024
帶著島國記憶的兩具身體,在舞台上交會、探勘,節奏強烈,以肢體擾動劇場氛圍,於不穩定之間,竭盡所能,尋找平衡,並且互相牽引。
10月
13
2024
隨著表演者在舞台上回想起的「舉手」與發聲,其力度似乎意味著創作者/表演者想要正面迎擊某一面牆;而這一面牆的內核關乎了當事者所在意的生命經驗,有徬徨、焦慮與怒氣,進而回望這些舉止的源頭與動機,猶如一種來自當事者的「愛」跌進了谷底,然後激起一整個連充滿試探性的時代,也無法平息的驚人勇氣。
10月
09
2024
這個台灣原創的舞劇中,卻可以看見多種元素的肢體語彙,包含現代、民族、芭蕾,甚至是佛朗明哥舞。從劇中對於歷史脈絡下的故事與舞台美學風格的專業運用,可以感受到台灣柔軟包容的文化特色,是一個結合各種專業才能,並融合呈現的表演藝術。
10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