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上方垂吊著滿滿的黃色燈泡,隨著音樂聲、鼓聲而高潮迭起,隨著舞者的肢體變化而流動著,就像是黑暗中一股熱能量漸漸釋放,感染了整個劇院。出生自以色列的侯非胥·謝克特,從小學習以色列的傳統舞蹈,從他的舞作中便能探出一些端倪。隨著行軍般的鼓聲響起,舞者腳下跳起帶有以色列傳統舞蹈Hora(圓環舞)風格的腳步,手牽著手,腳下重複著輕鬆跳躍的步伐,但隨著《Sun》的構思,改變了以色列傳統舞蹈Hora原有的肢體表現,舞者在踏步踢腿的同時,加入了重心下沉,膝蓋向下顫抖,並將胯骨向前推,身體微幅的左右擺盪,相同的律動中帶有盲從追隨的意識,看似不受社會規範的身體,卻步步走向遵從、服從,將原先帶有集體歡愉的以色列傳統舞蹈轉化為團體凝聚的力量,隨著憤怒與不安情緒一點一滴的累積,群體間抵抗的意識更為激烈。透過團體間不斷重複相同的動作、相同的情緒,不自覺地,舞者已將這股無形的力量內化到各自的身體當中,在肢體的細微動作與放大間展現,這樣的編創手法的確將集體間盲目的服從命令,並對抗的力量竄流在舞者與觀眾間。
羊與羊、羊與狼、狼與人,以及不同種族或國族的人類之間,在錯綜複雜的關係裡,沒有必要熟悉彼此,聽從指揮者是唯一的宗旨。身穿白色長袍,臉上帶著嚴肅表情的男子,一手呈現芭蕾「五位手」,另一手是芭蕾「一位手」,胸口直挺,大步的邁著腳步,大聲的吆喝著,穿梭在他的隊伍,不讓他們有一絲怠慢,偶爾跟隨著隊伍起舞,似乎代表他就是那個權力的象徵,那些追隨他的群體就像是他手中的玩物。指揮者做出那代表著「權力」或「爭奪」的符號,不禁讓人聯想到電影《飢餓遊戲》中女主角做出三指合併向上的手姿,電影中沒有說明這個手姿的意涵,但我們卻可以知道其所要代表的意義為「致敬」或「哀悼」,而在《Sun》當中不同種族之間的鬥爭,不斷的發生,慢慢的堆疊出整場作品的架構,正如電影《飢餓遊戲》中,各區的貢品為了成為勝利者,不斷的互相殘殺,所推疊出讓人憤而不平的情緒。可以發現侯非胥·謝克特對《Sun》的呈現方式是有刻意的安排,形成有固定的劇本,清楚傳達給觀眾故事的走向,就像電影一般,觀眾不會有過多的揣測,但仍然保有一絲能自我發揮想像的空間。
侯非胥·謝克特將他對社會的憤恨著實的表達在《Sun》當中,卻也將他渴望這個世界得到和平的心情悄悄透露在舞者的肢體當中。然而,這樣的社會歷程轉化為身心歷程,身心歷程再轉化為肢體歷程,或許只有真正經歷到社會的強制規範,或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折磨,才能將故事與身體融合的如此淋漓盡致。
《Sun》
演出|侯非胥·謝克特現代舞團
時間|2016/04/09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