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音樂借鏡人生:《女人‧與她們的悲歡離合》
9月
13
2018
女高音孫湘涵、二胡陳思潓、笛子歐陽孝宜(台灣愛樂民族管絃樂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11次瀏覽
蔡佩娟(表演藝術人士)

細數國樂作品之中,多以吟詠自然萬物為主,而後是人物史詩,作曲者透過音樂將人物形象化,並利用樂器之間的各種技巧,營造緊張、纏綿、熱鬧……等氛圍,作為聽眾的我們,就像中了作曲者所施的魔法,指揮家是嚮導,樂團則是新世界,等待著我們去挖掘、去冒險。

此次台灣愛樂民族管絃樂團以《女人‧與她們的悲歡離合》作為標題,演奏了五首風格迥異的樂曲,以樂曲闡述女性在不同時代、不同性格下的悲歡離合,既符合現代時事對女性權利的重視,也讓觀眾藉此場音樂會認識更多作曲者筆下的女性,雖是不同時代的女性,但看她們是如何影響週遭的人事物,甚至是整個歷史。

作為中國四大小說名著之一的《紅樓夢》,其內容結構嚴謹,登場人物不只百人,主要角色有賈寶玉、林黛玉及薛寶釵等人,描繪了三人之間的愛情與婚姻悲劇,以及賈府、史家、薛家、王家等四大家族的興衰。根據同名電視連續劇中的音樂片段和歌曲改編而成的《紅樓夢》序曲,在前奏的部分由笙主奏,悠揚卻帶淡淡憂愁的旋律彷彿旁白緩緩道來:「女媧煉石補天之時,所煉之石剩一塊未用,棄在青埂峰下。」一切的開端,如夢境般展開,雖是序曲,卻也暗示令人唏噓的結局,在顧寶文細膩、沉著的指揮下,樂團詮釋得真摯熱切,很是動人。

整場樂曲之中筆者認為《楚頌》一曲最有意思,不若其他樂曲皆以女性為主角,此樂曲主要講述西楚霸王項羽的故事,女性角色的虞姬雖是兩人之間愛情的主角,卻也如置身事外的旁觀者,看著一切隱沒於歷史洪流中。《楚頌》有著段落分明的節奏,引子是拉開故事的序幕,慢板是描述兩人之間甜蜜的閒暇時光,緊接而來的鑼鼓喧天則是象徵戰事又起,主將項羽率軍迎戰。二胡主奏的部分,陳思潓表現的可圈可點,既展現項羽的深情,亦有奮勇殺敵的氣勢,雖在獨奏處有小差錯,但瑕不掩瑜,且在陳思潓的詮釋下,樂曲層次分明,情感轉換自如,讓人能深刻感受到項羽與虞姬兩人故事裡的悲歡離合。

古代戰亂之際,不分男女人人皆兵,愛國之心不只男性,女性不讓鬚眉者也不在少數,秦良玉、樊梨花、佘太君都是赫赫有名的巾幗英雄,而終曲的《穆桂英掛帥》則是描述古代女英雄穆桂英,其愛國行動和堅決勇敢抗敵鬥爭的英雄氣慨,樂曲以京劇音樂為基本素材,全曲共分四個部分:引子、天波府憶往事、遼兵入侵、掛帥出征。開場為笛、嗩吶主奏,後接一段鑼鼓點,整體予人一種士氣高昂的威武氣勢,而後弦樂緩緩拉奏著主題旋律,其中不時追憶過往,包含英年掛帥、大破天門等往事,直至戰事爆發,作曲者藉不和諧音程與快速音群描繪遼兵入侵的緊張感,不忍老百姓再次遭受痛苦與悲傷,穆桂英掛帥率軍出征,浩浩蕩蕩往赴疆場。

此場音樂會因應主題選自與女性有關的樂曲,筆者認為是次很好的嘗試,音樂本就發自內心,愈是與人有共鳴,就愈是能吸引觀眾,不僅讓觀眾欣賞音樂,也藉由音樂去認識人物世界裡的悲歡離合,就如標題所下《女人‧與她們的悲歡離合》,而聽完音樂會的我們,不要忘記我們也正在上演自己人生中的悲歡離合。

《女人‧與她們的悲歡離合》

演出|台灣愛樂民族管絃樂團
時間|2018/08/11 19:30
地點|大東文化藝術中心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王群婷的音樂語彙不拘泥傳統,著重的是聲響結構和情感氛圍。透過簡潔但深刻的旋律、自由而具彈性的即興、營造出精緻而具詩意的聆聽效果。這使她的創作既保有個人特色,也能和當代即興音樂對話。
5月
06
2025
這些年輕的演奏家組成的「衛武營當代樂團」與指揮路博曼合作出一場完美而專業的現代音樂演出,讓人對台灣的當代音樂發展前景不禁充滿了樂觀的期待。
5月
05
2025
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說,所有的當代意象詮釋在事後回想都十分有韻味,但在觀演當下感受到的無趣與疏離卻也真實存在;而這一份不適,恐怕不是「前衛劇場」、「意象表演」等術語能夠輕筆帶過的。
4月
30
2025
好似漢普森用他內心的柔軟,在一連串末世的戰爭、死亡與分離之後,對這組作品注入了對人性的關懷;最終將人性領到了神性的終點,主人翁的靈魂終得上帝的拯救,進入上帝的國,得著永恆的安息。
4月
29
2025
趙方豪在這部貫穿了二十四首不同主題歌曲的作品中,忠實地詮釋出富有層次的情緒,再加上劇場新形態的演出方式,趙方豪今晚的演出,確實展現出他音樂中卓越的藝術性,可謂其為相當成功的演唱!
4月
28
2025
無論名稱上被歸類為舞蹈劇場、作曲劇場或其他名稱,這些作品真正扣合的,是當代音樂劇場「去分類化」的本質:跨領域媒材的融合、聽覺與視覺的並置、以及由觀眾自由感知所構成的美學場域。
4月
23
2025
演奏家們並不只是「世界級演奏家」,更是探索聲響可能性的旅人,在此場音樂會中,改編與原創、平衡與衝突、嚴謹與幽默,都在細膩的演繹之下,展現出無限的音樂可能性,而此正亦為室內樂最動人的地方。
4月
09
2025
而這整場的舒曼藝術歌曲,在葛哈爾的歌聲與胡伯的琴聲中,聽眾好似跟著畫家弗里德利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 1774~1840)那畫中的漂泊者,一起登上了山巔,凝視那洶湧翻騰的雲海,啜一口「致青春」的那種渴望(Sehnsucht)和傷痛(Wehmut)。
3月
28
2025
《群體動物》的內容是有機且開放的,透過彈性且多元的設計,音樂家每一次的「演奏」,參與者每一次的「演出」,彼此互動時所作的每一個「選擇」,都是如此不同。
3月
25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