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義「群體」及其界線:評介史蒂芬妮・雷克《群像》
5月
06
2022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55次瀏覽

林宗洧(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

《群像》這部舞作,Stephanie Lake(史蒂芬妮・雷克)在澳遠距指導,由臺灣五十多位舞者進行演出,僅僅密集練習約三週的時間便成就這部作品,燈光設計與集體編舞非常動人,當然,仍然有舞蹈熟練度不足、音樂與身體律動間偶有小斷裂之問題,但對本舞作的影響微乎其微。

我認為,這部舞作不僅試圖探索個人與集體的互動關係,更重要的是,它將每個舞者置於一個既集體又個人的矛盾場域,這讓每位舞者在展現自己的身體時,也是在回應一種大時代之中不斷產生個人行動的可能性。其中一段反覆三次,不斷加速最後卻回不去的安排,便是指向了跳脫主流、跳脫大敘事(grand narration)的可能性。當然,另一方面,如同我們看見舞者立起,指揮著圍繞在其身邊的舞者(或者像女巫般使他們臣服),試圖維持群體的平衡——每一位站著的舞者,每一位被我們看見孤立出來的獨舞/雙人舞者,都是因其置於群體中才有意義,集體需要個人,而個人也逃不開集體。

另一方面,群體不僅是人的聚合。《群像》有意識的加入了「非人」的元素,那些舞者發出如鬣狗般的聲音,或者用氣音、拍打身體及地板表現出反人性的身體律動,當我們成為群體的一部分時,我們是否也在跨越身而為人的界線?若我們反思納粹、戰爭等殘酷的非人道行為,那時康德所預設的人的「理性」是否還存在?而這會影響到我們作為「人的條件」嗎?存於我們生活世界的其他生物,又是如何不斷介入我們的生活呢?

不斷突兀的出現在背景音效的「機械式」音效,更加挑戰了「群體」的界線。Bruno Latour 曾經提出的聚合(assemblage)概念,尖銳地質問了我們是透過什麼樣的標準來區分「人」與「物質」(material),而他認為,人物關係的複雜性從《群像》中機械性完美的集體舞蹈呈現,當我們的身體像機器一樣舞動,我們和機器差在哪裡,我們又如何探知自己的心靈?那些突兀的、難以歸類的摩擦音,其實也在預示/指向人類及其創造物之間潛在的衝突與矛盾性。如此有秩序的編舞,加上無法被規訓、標準化的舞者身體,本舞作的張力便因此體現。

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段落,反而是一連串爭吵、推擠後,從地上緩慢爬起的舞者,在微弱的燈光下獨舞的畫面。那時,背景播放著人群吵雜的聲音,那可能是社會運動的遊行、也可能是戰爭衝突,甚至我希望它是媽祖遶境的現場音效。這類的集體歡騰/創傷造就了一個個被推出群體的個體,而他們又是如此有力量的獨自站起。這時,我似乎看見了人的存在本身,便是這樣充滿著毫無理智的樂觀吧。

《群像》

演出|中國文化大學舞蹈學系、臺北市立大學舞蹈學系暨碩士班
時間|2022/04/30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透過舞者們的呼吸,我感受到的正是現當代舞蹈技巧中意圖展現的自主,不論是個人或是群體的自主。於是,不若編舞上讓人直覺聯想的操控意象,《群像》中個人與群體的關係反而就此展開更多層次的辯證。(李宗興)
5月
14
2022
一個人的時候,人是渺小的;一群人的時候,人是強大的。捨去切割台上與台下的「大幕」,自觀眾踏進場內的第一步,從觀者的角度自動轉化為這群人當中的一份子。(胡家宜 )
5月
06
2022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
《人之島》則將聚焦於人的視角稍稍轉移到環境,從風土民情與人文歷史稍稍滑脫到海洋島嶼間的隆起與下沉,以及隨著外物變動所生成的精神地景。
10月
14
2024
帶著島國記憶的兩具身體,在舞台上交會、探勘,節奏強烈,以肢體擾動劇場氛圍,於不穩定之間,竭盡所能,尋找平衡,並且互相牽引。
10月
13
2024
隨著表演者在舞台上回想起的「舉手」與發聲,其力度似乎意味著創作者/表演者想要正面迎擊某一面牆;而這一面牆的內核關乎了當事者所在意的生命經驗,有徬徨、焦慮與怒氣,進而回望這些舉止的源頭與動機,猶如一種來自當事者的「愛」跌進了谷底,然後激起一整個連充滿試探性的時代,也無法平息的驚人勇氣。
10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