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舞台和自我《馴順的我們》
12月
18
2019
馴順的我們(微光製造提供/攝影周嘉慧)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26次瀏覽

洪姿宇(專案評論人)


「如果舞蹈是日常身體的『不馴順』,舞台是表演者挑戰自己的空間,而我作為舞者,想進一步問:那什麼是舞蹈的『不馴順』?」【1】

這個提問來自《馴順的我們》的編舞王宇光,為了打破舞者身體的馴順,在排練期間他與舞者每週到攀岩場訓練三次,將舞蹈從平面移到立面,並把延展幅度達 十八公尺的數片攀岩岩牆用鷹架架起,放到舞台上,讓舞者在岩板上跳舞。

演出從舞台最左側的一塊岩版開始,兩名舞者如初生般,著貼身肉色的舞衣,在鷹架頂端交疊纏繞,柔軟如水,難分彼我,然後緩慢伸展、流動、攀附到下方的岩板上,四手四腳在岩點間交錯挪移,身體時而貼合、重疊、跨越,親密不捨,舞者不目視岩點,但在岩點間的移動卻輕巧準確。任何曾攀過岩、去過抱石場的人都多少能體會,在岩板上身體的重量會突然變得極為明顯,因為改變了重心,所以不能只靠雙腳、大腿,而要由手臂、手指、膝蓋、腹部、腳尖等所有可能使用的部位,共同承載、扭轉身體的重量,重量的分配更不是直觀的轉換,有時需要借力使力,推、撐、蹬、晃,不能遲疑,要一步到位,最大膽的嘗試和最精確的計算在瞬間迸發,才有可能前進下一個岩點。是故,在觀看舞者在岩板上來去交織的身體時,不得不同時意識到這等的輕逸緻密,是耗盡多少對重力和身體肌肉的挑戰,在相濡以沫的親密中,卻有著對各自身體最精準的把控。此時,人與舞台的相遇改變了人的身體,人不再匍匐於大地,而是在攀登中將重力納為表演的一部分。

馴順的我們(微光製造提供/攝影駱思維)

馴順的我們(微光製造提供/攝影周嘉慧)

《馴順的我們》中的表演空間由最左側的鷹架逐漸向右側移動,象徵舞者的身體如何一步步走向「文明」。當岩壁上的舞者開始陸續隱身岩壁後,穿著攀岩鞋再次出現,到換上整套攀岩服裝時,我們明白此後使用身體的目的不再是為了與他人相遇、合作,原本難分難捨的舞者們各自獨行,此時移動的方向是前進、移動是為了展現速度,舞者開始一個人迅速的越過、抵達下一塊岩板。隨著「演化」進行,有舞者穿上了襯衫和長褲,此時分開的舞者又聚合在一起,但他們的身體開始彼此惡性競爭:每當有人爬得比較高時,從低處馬上有人把他拽下來;有人踩到比較前面時,後方一隻手伸出來攔住他,更殘酷的是,所有人爭先恐後地要征服彼此,甚至不惜踩在他人的身體上,就為了去到更高的地方。原本攀岩者應該是借用岩點的力量前進,但當競爭心出現時,他人的身體變成前進的踏腳石,但在一來一往中,他人既是向前的推力,也是讓自己下沉的拉力,因此最後誰也沒能前進,舞者們的身體糾纏不清、停滯不前。編舞家此時要提出的批判再明顯不過──被所謂「文明」馴服的人類身體,看似比較體面、安全,但同時人們遺忘原本使用身體的節奏,也失去彼此共存的可能,沒有沉默的的神會、協調,只能陷入了相互消耗,終是徒然。

隨著時間過去,舞者的身體語言愈來愈激烈,喘息聲也提醒著我們肉身的疲勞,在吁喘掙扎的高潮時,砰!一聲,舞者從岩壁墜落。在岩壁上跳舞畢竟不是真正的攀岩,攀岩有抵達的終點,以縮短完成時間為目的,但岩牆上的舞蹈其意義指向自己:如何在岩點之間挪移、驅動不慣用的肌肉、在移動之間刻意地把身體推向某種極限,在逼近臨界點時鬆手從頂端墜落。與其說這是在攀岩,不如說舞者只是借了攀岩的態勢,對身體進行實驗,去改變舞者「馴順的身體」。

有趣的是,編舞家和舞者在演後座談各自提到的經驗,都與戶外活動多少有連結,或者說,相近於人在戶外運動中經歷的體感轉變。舞者李尹櫻表示,在學攀岩的過程中她要練習克服恐懼,她在岩壁上懼高、懼未知、懼不同的身體擺放方式,但恰恰是必須要鬆手、踏出去那一步,才有辦法越過恐懼、抵達下個岩點;而舞者涂立葦的經驗是,當她慢慢習慣岩點踩踏的感覺,並記得岩點之間的距離、岩板的傾斜度後,就不會那麼不安;編導王宇光則提到,和舞者第一次見面時他就帶大家去烏來爬山,但舞者們用平地習慣的身體態勢,完全無法應付從傾斜的山坡下切。這些似乎都呼應某些戶外活動的經驗,比如登山、海洋獨木舟的初學者,一方面因為要直面力量能將人碾碎的大自然,而感到人類身體的渺小和脆弱,恐懼油然而生,另一方面不知道如何調整自己的身體節奏以回應山海的秩序,而感到不知所措,但正是必須要決絕的踏上看似不可能的踩點、風浪不平靜時一鼓作氣衝出港灣,才有辦法繼續前進。

在戶外運動的反覆練習中,人類透過不斷嘗試,觀察環境的狀態和感知身體的不同界線,身體在大自然裡經歷過渡、轉化,從文明的身體到某一種能與自然互相容受的身體,過程中我想我們經歷更多的,不一定是種對「自然的」、「逝去的」身體形態的時間性緬懷,而是在這個反覆練習中,發現屬於自己當下的身體樣態──有恐懼,有習慣,這是我們的現在,在日常中卻最難以覺察。是故,當《馴順的我們》的最後,舞者穿著開舞時樸素的肉色舞衣,狂烈舞動、掙扎,似乎在回顧褪去文明的衣裝和身體時,我想,最鄰近邊界的時刻或許已經過去,但至少我們已在這支舞作中,經驗了當下身體痛苦的自我見證。


註解

1、張慧慧,〈我們起舞,叩問個體、群體與身體的關係:2019松菸 Lab 新主藝 〉,《PAR 表演藝術》第323 期(2019 年 11 月),頁31。

《馴順的我們》

演出|王宇光
時間|2019/12/08 14:30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 LAB 創意實驗室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
《密室三舞作》透過猶如儀式性的招魂的手勢,描述著人與人之間相互拉扯的情感關係,試圖在困境中召喚出人性中暗藏的魔鬼。三間密室以驚悚的氛圍綻放恐懼,然而,在毀滅殆盡的空間中,仍可透過舞者反覆的動作傳遞出人類對愛的渴望
11月
24
2024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