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舞台和自我《馴順的我們》
12月
18
2019
馴順的我們(微光製造提供/攝影周嘉慧)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22次瀏覽

洪姿宇(專案評論人)


「如果舞蹈是日常身體的『不馴順』,舞台是表演者挑戰自己的空間,而我作為舞者,想進一步問:那什麼是舞蹈的『不馴順』?」【1】

這個提問來自《馴順的我們》的編舞王宇光,為了打破舞者身體的馴順,在排練期間他與舞者每週到攀岩場訓練三次,將舞蹈從平面移到立面,並把延展幅度達 十八公尺的數片攀岩岩牆用鷹架架起,放到舞台上,讓舞者在岩板上跳舞。

演出從舞台最左側的一塊岩版開始,兩名舞者如初生般,著貼身肉色的舞衣,在鷹架頂端交疊纏繞,柔軟如水,難分彼我,然後緩慢伸展、流動、攀附到下方的岩板上,四手四腳在岩點間交錯挪移,身體時而貼合、重疊、跨越,親密不捨,舞者不目視岩點,但在岩點間的移動卻輕巧準確。任何曾攀過岩、去過抱石場的人都多少能體會,在岩板上身體的重量會突然變得極為明顯,因為改變了重心,所以不能只靠雙腳、大腿,而要由手臂、手指、膝蓋、腹部、腳尖等所有可能使用的部位,共同承載、扭轉身體的重量,重量的分配更不是直觀的轉換,有時需要借力使力,推、撐、蹬、晃,不能遲疑,要一步到位,最大膽的嘗試和最精確的計算在瞬間迸發,才有可能前進下一個岩點。是故,在觀看舞者在岩板上來去交織的身體時,不得不同時意識到這等的輕逸緻密,是耗盡多少對重力和身體肌肉的挑戰,在相濡以沫的親密中,卻有著對各自身體最精準的把控。此時,人與舞台的相遇改變了人的身體,人不再匍匐於大地,而是在攀登中將重力納為表演的一部分。

馴順的我們(微光製造提供/攝影駱思維)

馴順的我們(微光製造提供/攝影周嘉慧)

《馴順的我們》中的表演空間由最左側的鷹架逐漸向右側移動,象徵舞者的身體如何一步步走向「文明」。當岩壁上的舞者開始陸續隱身岩壁後,穿著攀岩鞋再次出現,到換上整套攀岩服裝時,我們明白此後使用身體的目的不再是為了與他人相遇、合作,原本難分難捨的舞者們各自獨行,此時移動的方向是前進、移動是為了展現速度,舞者開始一個人迅速的越過、抵達下一塊岩板。隨著「演化」進行,有舞者穿上了襯衫和長褲,此時分開的舞者又聚合在一起,但他們的身體開始彼此惡性競爭:每當有人爬得比較高時,從低處馬上有人把他拽下來;有人踩到比較前面時,後方一隻手伸出來攔住他,更殘酷的是,所有人爭先恐後地要征服彼此,甚至不惜踩在他人的身體上,就為了去到更高的地方。原本攀岩者應該是借用岩點的力量前進,但當競爭心出現時,他人的身體變成前進的踏腳石,但在一來一往中,他人既是向前的推力,也是讓自己下沉的拉力,因此最後誰也沒能前進,舞者們的身體糾纏不清、停滯不前。編舞家此時要提出的批判再明顯不過──被所謂「文明」馴服的人類身體,看似比較體面、安全,但同時人們遺忘原本使用身體的節奏,也失去彼此共存的可能,沒有沉默的的神會、協調,只能陷入了相互消耗,終是徒然。

隨著時間過去,舞者的身體語言愈來愈激烈,喘息聲也提醒著我們肉身的疲勞,在吁喘掙扎的高潮時,砰!一聲,舞者從岩壁墜落。在岩壁上跳舞畢竟不是真正的攀岩,攀岩有抵達的終點,以縮短完成時間為目的,但岩牆上的舞蹈其意義指向自己:如何在岩點之間挪移、驅動不慣用的肌肉、在移動之間刻意地把身體推向某種極限,在逼近臨界點時鬆手從頂端墜落。與其說這是在攀岩,不如說舞者只是借了攀岩的態勢,對身體進行實驗,去改變舞者「馴順的身體」。

有趣的是,編舞家和舞者在演後座談各自提到的經驗,都與戶外活動多少有連結,或者說,相近於人在戶外運動中經歷的體感轉變。舞者李尹櫻表示,在學攀岩的過程中她要練習克服恐懼,她在岩壁上懼高、懼未知、懼不同的身體擺放方式,但恰恰是必須要鬆手、踏出去那一步,才有辦法越過恐懼、抵達下個岩點;而舞者涂立葦的經驗是,當她慢慢習慣岩點踩踏的感覺,並記得岩點之間的距離、岩板的傾斜度後,就不會那麼不安;編導王宇光則提到,和舞者第一次見面時他就帶大家去烏來爬山,但舞者們用平地習慣的身體態勢,完全無法應付從傾斜的山坡下切。這些似乎都呼應某些戶外活動的經驗,比如登山、海洋獨木舟的初學者,一方面因為要直面力量能將人碾碎的大自然,而感到人類身體的渺小和脆弱,恐懼油然而生,另一方面不知道如何調整自己的身體節奏以回應山海的秩序,而感到不知所措,但正是必須要決絕的踏上看似不可能的踩點、風浪不平靜時一鼓作氣衝出港灣,才有辦法繼續前進。

在戶外運動的反覆練習中,人類透過不斷嘗試,觀察環境的狀態和感知身體的不同界線,身體在大自然裡經歷過渡、轉化,從文明的身體到某一種能與自然互相容受的身體,過程中我想我們經歷更多的,不一定是種對「自然的」、「逝去的」身體形態的時間性緬懷,而是在這個反覆練習中,發現屬於自己當下的身體樣態──有恐懼,有習慣,這是我們的現在,在日常中卻最難以覺察。是故,當《馴順的我們》的最後,舞者穿著開舞時樸素的肉色舞衣,狂烈舞動、掙扎,似乎在回顧褪去文明的衣裝和身體時,我想,最鄰近邊界的時刻或許已經過去,但至少我們已在這支舞作中,經驗了當下身體痛苦的自我見證。


註解

1、張慧慧,〈我們起舞,叩問個體、群體與身體的關係:2019松菸 Lab 新主藝 〉,《PAR 表演藝術》第323 期(2019 年 11 月),頁31。

《馴順的我們》

演出|王宇光
時間|2019/12/08 14:30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 LAB 創意實驗室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
現實的時空不停在流逝,對比余彥芳緩慢柔軟的鋪敘回憶,陳武康更像帶觀眾走進一場實驗室,在明確的十一個段落中實驗人們可以如何直面死亡、好好的死。也許直面死亡就像余彥芳將回憶凝結在劇場的當下,在一場關於思念的想像過後,如同舞作中寫在水寫布上的家族史,痕跡終將消失,卻也能數次重複提筆。
6月
26
2024
對於三個迥異的死亡,武康選擇一視同仁,不被政治符碼所束縛,盡力關照每一個逝去的生命與其相會的當下,揣度他者曾經擁有的感受。不管可見與不可見,不管多麼無奈,生與死跨越重重的邊界。
6月
2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