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實迷惘於愛情之中《Closer情迷》
10月
28
2013
Closer情迷(綠光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628次瀏覽
李旻原(法國里昂盧米埃(第二)大學文學暨藝術博士)

某方面而言,現代劇場的藝術性主要建構於二十世紀反自然與寫實主義的發展,特別對於亞陶(Artaud)所謂棄絕經典文本與純劇場語言的理論實踐追尋之中。然而自然寫實的演出雖然依循著西方以劇本為主的傳統,並較廣受一般大眾的理解喜愛帶來商業性的利益,但我們卻也無法否定它的藝術價值,特別在史坦尼斯拉夫斯基將演員的弔詭性重新系統化之後,訓練演員的演出成為「把自己重新創造成活生生的人」的技(藝)術,這讓看似平凡的自然寫實表演,更增一份藝術性的精神存在。

如同國內各「大劇場」,綠光劇團長久以來都以寫實性的演出為主要美學,在這樣的演出架構之下,劇本本身即成為重要的元素之一,待觀導演與演員如何依照劇本文字中給予的情節場景、主題動機來於舞台上詮釋。在國內編劇仍未受重視與不足的情況下,也為幫助國內劇場與觀眾能欣賞國外優秀的劇本,綠光於是推出世界劇場系列作品。《Closer情迷》是由劇作家派屈克馬勃編寫,依劇作家自述關於劇本創作的想法:「不只有愛情,還有談戀愛時的猜忌、大男人主義、我們向親密愛人說的謊言,以及有些人是如何利用別人尋找自我,發覺潛藏在心中的個人價值所在。」1997年倫敦公開演出後,即獲得勞倫斯奧立佛/BBC最佳新戲劇獎以及倫敦劇評人協會大獎。

這樣的肯定已確定了這劇本於寫實性的演出下,提供的創作基礎已是非常穏固,導演林于竣並無大膽改變提出新意而「完全按照它原來的劇本下去製作這齣戲」,重點將落於演員是否能如劇本編寫的情境,「如實」演出每個角色中編劇賦予的情感人性,自然寫實主義的藝術性難度,也就在於演員的一切表現都需要「把自己重新創造成活生生的人」來說服觀眾去相信眼前所見,隨著舞台的節奏變化,讓所有在劇場空間的人、事、物都能一同進入建構的戲劇幻覺之中。

演出的四位演員都曾有更需自然寫實的電影(視)表演經驗,然而於舞台上的考驗即是除了演員與角色同時「在場(présent)」的相互讓位的狀態外,更是對於空間當下任何「行動(mouvement)」的自然度展現。集理論與實務於一身實力派演員姚坤君,情感的展現轉折與動作的自然細膩,的確對於角色的詮釋到位,讓筆者能隨她的言行舉止「自然」地相信所扮演的安娜正活於舞台上,何豪傑的演出也非常自然成熟,呈現在愛情遊戲之中,掌控著規則而享有一切慾望的男性賴瑞,吳定謙與張鈞甯對於角色丹與愛麗絲的演出也都有一定的水準之上,只是表演雖然自然,但還是仍無法逃出「舞台外」的自然度,如果寫實主義的藝術性是在於「把自己重新創造成活生生的人」,這二位較年輕的演員缺的也許只是更多活生生的生命經驗。

總而言之,國內所謂「大劇場」於經營與創作的層面上多半都有一定的資源與水準,這也是該團二十年來辛苦經營值得肯定的成果,於現代劇場裡寫實的表演總是伴著象徵的舞台裝飾,讓觀眾能於這二者美學的融合,透過娛樂與藝術的方式,享受劇場別於電影的空間現存感,也許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因為「在場」,所以更能將劇作家透過演員身體所活於舞台上的角色情節,省思對照於現實生活之中。

《Closer情迷》

演出|綠光劇團
時間|2013/10/26 19:30
地點|台南文化中心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上樑》演繹的與其說是勞資關係,不如說是創作者內心戲的兩種掙扎。而最為荒謬之處,還在於這種理想與體制的二選一,居然是讓工人的身體代為殉道,以維持創作者站在反體制立場上的純潔性。
6月
30
2025
本劇意圖戳破的人性,就這樣縈繞在兩人迥異的身分之間。顯然,小天是真心想幫忙,但我們卻也很難指責意欲維持尊嚴的阿修有什麼過錯,一切只因這幢大廈的結構已扭曲到讓任何善意,都只能被錯解為上對下的傲慢。
6月
30
2025
《上樑_下工後的修羅場》在舞台上創造了一個現實世界的模型,有相當豐富的細節,卻少了些粗糙的真實感,主人翁的際遇,令人感傷,卻難有深切的同感,如果有社會批判的意圖,也稍顯失焦。
6月
30
2025
本次演出試圖以魔術與戰爭這兩個規模懸殊的想像間交織張力,輔以演員的生命經驗敘事,直面觀眾並揭露出關於世界鮮為人知、或眾所皆知的秘密與真相。
6月
23
2025
相對於《騷動之川》以精密的當代語言,攪動邏輯,最後發現暴力最深沉處,無言可表;《落頭氏》則從古老東方傳奇中提煉身體與聲音,創作全新的意象,調動感官,超越語言邏輯的限制,開啟觀眾隱匿的記憶與經歷。
6月
18
2025
當天現場的大量互動,幾位演員親切平易,通過劇情設計和美食雙管齊下,鬆動了無形的觀演界線,純粹的觀眾設定已經消失,成為兩批各有不同任務的參與者
6月
16
2025
挽回人世間的正義,理當如此——但死者能否有?《騷動之川》便是意圖把它昇華到神思境界,召喚萬物齊運的感素;端看首幕的女神到幕終的女童,一個令人矚目的美學扣環。
6月
12
2025
而在本屆作品中,我們得以從中反思作為一個表演藝術工作者,回歸到表演藝術的本質,最核心的價值,在於先以演員為中心的基礎,如何真心面對、真實挑戰關於表演這個行為所應具有的思索。
6月
11
2025
《一炷香的時間》以乩身緣起的乖舛、白水演員間關係的來往交錯,和突如機械神降的末世災難形成三條敘事線,這三者並非各自發散互爭光輝,而是交互拼貼卻不失戲劇質量的彼此相襯、緊扣著。
6月
11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