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欄目
長度
專題

類似風格的寫實外國文本,如Patrick Marber的《Closer》,都已經非常老舊。礙於篇幅,撇除臺灣如今平均展現出來的編劇素質不談,光網路串流平台如此發達,編劇造詣遠遠超越的作品隨手可得這點,就值得問,為什麼吳念真作品仍擁有如此不凡形象?
6月
28
2023
《我是一片雲》當然是賺人熱淚的作品,女主角於太平間跪在男友屍體旁,讓慘死的男友再聞一次髮香時,筆者也是淚崩不止。可惜這集劇情有許多《人間條件》前六集的影子,相關角色設定已經略顯重複,逐漸產生套路化的跡象⋯⋯(許天俠)
11月
29
2021
身為「未來主人翁」的年輕人正面對著如何地變遷與艱難,卻無法真正在這臺戲中被清楚地看見。筆者或許不能如此苛求,但,這些所謂的「未來主人翁」(包括我)渴望的或許不僅止於情感的洗滌吧。(林立雄)
6月
07
2017
幾位精彩的演員與簡單的布景就能撐起一場經典劇作,但非常令人失望的是,這麼精彩的演出,當晚屯區藝文中心賣座不到五成;更難以想像的是在大量政府藝文預算的支助下,只要 200 元票價,卻不見觀眾進場。(汪俊彥)
9月
21
2016
喜劇張力的基礎,並不來自於表面笑料,而是深入一戲根本,聚焦於人物、關係與情境,佐以幽默的語言、輕快的調性。全戲在不變而僵化的社會框架中,引入幻化無窮卻又無影無蹤的變形力量。(吳政翰)
10月
29
2015
列車上的乘客之各種族群與年紀,分層顯現台灣的時代特徵,人物各有瘋狂之處,在瘋狂中反見真實,這「庶民的舞台」對抗專制與權威,最後觸發代表「無趣死板」的警察內心深處的「台灣人情」,協助完成「返家 /返回台灣歷史」之行動。 (陳元棠)
10月
26
2015
編導李明澤能用他的猥瑣、誠實和情感,成熟地醞釀他對台灣在地戲劇的功力和觀察。雖然乍看之下,這齣戲的角色與情境設計,像足一則天真的童話;但是,戲裡卻充滿了對現實、世代與政治的批判。 (傅裕惠)
10月
05
2015
關鍵的重逢戲使得觀眾明白兩人如何在彼此的人生中錯過成了各自心中最深層的缺憾,也是本戲的情感高潮,展現了台灣男人的真情真意、台灣女性的堅強與勇敢。(羅倩)
6月
02
2015
吳念真的故事以(男人)對純愛的堅定不移,標榜了良善的價值、刻劃了台灣最美好的時代,也召喚了戰後台灣、塑造古錐的台灣,劇中想著反攻大陸的外省山東伯和他那一代的兄弟們,當後者成為當代台灣鄙棄的價值(與生命),這種不斷高強度地追憶著前者,可能暴露了什麼問題?(汪俊彥)
5月
25
2015
全臺灣場場爆滿的觀眾與一再加演,正好說明了「我們臺灣就是這樣」的寫實戲劇觀。這種以男性、父權與本省共構而成的「我們臺灣」,搭配著戲裡以缺乏質疑的情感倫理,再一次強化觀眾與表演間的絕對認同關係。(汪俊彥)
12月
08
2014
劇中所提出的問題如石沉大海,並沒尋得真正妥善或適當的處理,亦無法看見劇本對於當下社會更深刻的質疑,或人生觸礁後更多的可能與狂想。一切彷彿回到羅大佑的歌聲之中。(陳志豪)
11月
01
2014
說是讓年輕世代發生,也發聲,無奈在背後撰稿的還是為自己的生存(死亡)焦慮尋找出路的「老年人」。吳念真為自身的世代焦慮事先設定好了出路與衝突和解的天花板,但隱藏在華麗的催情詞藻裡的他,其實希冀的是在世代衝突裡為父權過去的壓迫角色平反。(林育世)
10月
27
2014
西方文化在處理家庭關係的態度上,常採取直來直往的語言攻訐與情感表達,東方人的情感表達較為含蓄。改編者在轉譯兩種文化與價值觀時,或許有意地改動了母親細微的角色設定。(陳志豪)
8月
04
2014
強如鬼神的王琄對媽媽一角的完美詮釋,她第一句慵懶無力卻滿是憤世嫉俗的「王八蛋」,到終結此劇的嘶吼與吶喊,即便是這麼孱弱的一個人孤單在台上,卻能緊緊揪住所有觀眾的心與目光。《八月,在我家》能這麼好看,王琄功不可沒。(曾菁美)
4月
08
2014
透過吳念真對於台灣家庭的理解,加上其擅寫家庭糾葛的觀察,讓此次的翻譯劇本幾乎是「無痕」的轉譯。同時,以往吳念真劇本中過於簡單的人物設定與情節安排,也因為有一個原文本的存在,而避掉了問題。(劉育寧)
4月
07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