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的是「劉子驥」,還是桃花源記憶? 《暗戀桃花源》
5月
17
2018
暗戀桃花源(表演工作坊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6076次瀏覽
杜明哲(武漢大學藝術學院戲劇影視文學系,現進修於國立中山大學劇藝系)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陶淵明在一千餘年前曾作此慨嘆,今天回首自1986年3月曾與臺北首演的《暗戀桃花源》,也已有30年許。陌生女子尋找了三十年,依舊沒有找到她的劉子驥;而劉子驥,也沒有再尋得當初的桃花源。無論經過怎樣的復排,觀眾也正如劇中的陌生女子那般,懷揣著期待與驚喜一次次地走進劇場,跟隨賴聲川與演員的腳步尋索記憶深處的那片不曾重現的隱密。

表演工作坊在三十週年紀念版中選擇讓丁乃箏操刀編排,實際成果來看並無削弱賴版之韻。作為1991年版本春花飾演者的丁乃箏,在編排此版本時盡可能以傳承原作的手法,除此之外的亮點便在其中融入了現代化的女性視角。將原本沈默失語而易被忽視的江太太之角色,鮮明地凸顯了性別本質上的異變與順承。江太太承載的傳統女性之溫柔與現代女性之堅韌的特質相互交叉,在結尾處環抱江濱柳的畫面裡無聲勝有聲。從觀感上此設置使劇中的人物血肉煥然一新,猶如注入了時代變遷下的新動力。但其餘作為紀念改編的新版本,並無可圈可點之處。

丁乃箏所做的只是「沒有搞砸」,中規中矩地傳承這部經典。但對於它符指性的「三十週年」應體現的創新與突破,卻難見身手。《暗戀桃花源》不同於表坊另一部巡演多年的作品——《寶島一村》,後者反覆重演無需過度側重改編,它從對白到主題仍然能夠符合當下的語境要求。但《暗戀桃花源》需要保持它經典的光輝,便須不斷調適,以適應時代變動的步伐。但縱觀表坊大事紀,無數版本的復排真正能做修改的只是細枝末節。讓「桃花源」的演員肢體上更為誇張,讓台詞緊隨劇場實際與年度事件聯繫,做出幽默互文之梗以顯示它不褪色的經典特徵......但實際上,賴聲川在1986年首場完成的演出過後,無論經過怎樣的影視化、嘗試與明華園的經典撞擊乃至走向美國主流劇場,它已經成為不可再現的「桃花源」,永遠封存在當時第一批觀眾的記憶中。而憑藉口碑向外擴散,只能是引得更多慕名而來的「問津者」。它的魅力,就在於「追尋」的體驗本身,求而不得的仰慕之樂。

兩段劇中劇也是兩片「桃花源」,讓人嚮往而悵然。

「暗戀」是時代洪流下的悲劇,每一個人都在逆流而上,去追逐,去尋找。江濱柳企圖找到四十年前的那段清澈的青春,不果,只得在病榻中黯然傷神。即使最後見到姍姍來遲的雲之凡,成家立業,養育兒孫,一切早也不是當初的那番。雲之凡在尋覓,在等待,可大時代裡動盪不安,螻蟻性命生之大幸,又何必苦苦渴求什麼誓約?求而不得,她選擇向時間妥協,向多舛的命運低頭。最後即便是手握尋人啟事,相逢已是扼腕嘆息。離別一握,各自好生安分,今生的遺憾也終究是這樣罷了。「桃花源」是一齣感傷戲劇,即便是有誇張的肢體語言和奇幻的佈景,依舊難以遮蔽它本質上的悲核。老陶在尋找回家的路,當它踏進家門之時,那已是袁老闆和春花的家。自己的歸程始終沒有結點,結尾處轉身一嘆,是對命運捉弄的無可奈何,也是對不敵時間的悲愴。而春花,只是求一個讓自己歡樂之人,得亦是失,結婚後的袁老闆不是那個她想要的男人,而自己苦等的心上人,終究要重整行李,長嘆一聲,轉身離去。兩齣戲中戲的主旨皆是尋找,尋找生命裡那些曾經已現或未知的美好。但會找到嗎?未果,終。

 戲外之戲更是尋找,白髮導演在尋找半自傳作品裡的歷史感觸,儘管是「一朵白色山茶花」,他也是沒有機會重現心靈深處的那片畫面。就連現場彌補佈景上桃花樹之缺的場務,就能找回當初佈景裡那邊完整的桃花林?從頭到尾都在尋找劉子驥的陌生女子,其實更是超脫與兩齣劇中劇之外的意象拔擢。劉子驥和她發生了什麼,兩個人的結局和應有彼此的交代是如何?就連她自己也是在苦苦渴求,但當被問及時,她記憶裡關於劉子驥,卻有相飲共食的曾經。時間的陰差陽錯,機緣巧合之下,讓一切都產生了遺憾。每個人都在尋找屬於自己的「桃花源」,但每個人心中其實早有一片獨自的「秘境」。它趨勢舞台和角色不斷追尋,不斷為能再現當初而繼續奔走。

三十週年紀念版的《暗戀桃花源》,觀眾到底想看的是什麼?當然不是在細枝末節上找樂趣。當它的改編只是為了迎合時代,讓台詞更賦新意的加入「直播」、「鄧不利多校長」等笑料的時候,相信每一位走出劇場的觀眾都會有一番這樣的感受——好似點了一份套餐,明明菜式齊全,卻依舊感覺沒有果腹。難道這是表坊每一位編導的錯嗎?並不是。無論是丁乃箏,還是找來賴聲川,《暗戀桃花源》都不會讓劇場裡的演員感到豐厚的滿足感。就如同劇中的演員在尋找各自的戲份精髓,戲中的角色追尋各自所求一樣,每個人都在尋找屬於自己的「桃花源」。在觀賞這齣戲之前,早已經心中所有嚮往,腦海中有所構築。在追尋的過程中,在觀賞的過程中,其實已經達到了這種追尋的快感。而《暗戀桃花源》能夠持續在三十年內依舊被反覆搬上舞台演出,它的魅力就是在於此。在於這種能夠帶給表演、演員、觀眾、學者等等的快感,一種屬於彼此追尋、期盼的刺激,在這種刺激催生之下,就會帶給劇場一種難以滿足的樂趣。樂於在於根據記憶尋索現實,在虛幻與真實兩邊打破邊境,帶來的奇妙感受。

陌生女子:「劉子驥,我要找劉子驥。」

陶淵明:「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陌生女子最終沒有找到她的劉子驥,劉子驥也並未找到他的桃花源。演員沒有找到1986年第一版的感覺,而觀眾,也不會尋覓見記憶深處的那場《暗戀桃花源》。三十週年,大家仍在尋找。匆匆,忙忙。

《暗戀桃花源》

演出|表演工作坊
時間|2018/05/05
地點|高雄文化中心至德堂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如果逝去的祖先如劇中的「猴子」般忘了自己的名字,我們如何重塑我們的身分?誰會像「小鳥兒」般唱起深沉又響亮的歌聲,把我們的靈魂重新喚醒,擺脫周而復始的詛咒?
7月
25
2024
表演所留有的諸多空隙,讓「遊戲」中大量的關係實踐尚保有一些與「戲劇」的展演論述相抗衡的能量。甚至於當「戲劇」的意義能夠透過身體擴展為對於現實的注視──如雖然身處奇幻的想像,但死亡的現實注定了主角與祖父的失之交臂──時,過去與現在的交替也可以成為解構歷史記憶中認同本質的批判性立場。
7月
19
2024
《清潔日誌 No._____》無疑是一齣具有積極正面的社會戲劇,導演以「類紀實」的手法來呈現這些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故事,並期許觀眾在觀看時都能夠「感同身受」所有角色的情感與生活。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演出方式,使觀者在觀看時不免會產生一種蒼白的無力感,究竟經歷過後所喚起的情感能夠改變何種現況?
7月
18
2024
烏犬劇場標榜以劇場創作作為「行動研究」,因此這個演出某種意義,是反映劇團對戰爭的研究思考,一年前即開始著手田調,半年前產出劇本,不斷進行修改;因此文本背後的史實資料相當豐富,即使取其一二稍加揭露改寫都已是現成題材,但烏犬劇場不願直書事件,堅持「戲劇轉化」,以意念、情感去「附身」穿越劇場敘事,刻意淡化事件的因果邏輯。
7月
16
2024
但是,看似符合結構驅動的同時,每個角色的對話動機和內在設定是否足夠自我成立,譬如姐夫的隨和包容度、少女的出櫃意圖,仍有「工具人」的疑慮,可能也使得角色表演不易立體。另外,關於家庭的課題,本屬難解,在此劇本中,現階段除了先揭露,是否還能有所向前邁進之地呢?
7月
11
2024
從《神去不了的世界》來看,作品並非通過再現或讓歷史主體經驗直接訴說戰爭的殘酷,而是試圖讓三位演員在敘事者與親歷者之間來回切換,透過第三人稱在現實時空中描繪故事。另一方面,他們又能隨時成為劇情裡的角色,尋找通往歷史陰影或傷口深淵的幽徑。當敘事者的情緒不斷地游移在「難以言喻、苦不堪言」到「必須述說下去」的糾結當中,從而連結那些幽暗的憂鬱過往。
7月
11
2024
此作品旨在傳達「反常即是日常,失序即是秩序」的理念,試圖證明瘋狂與理性並存。一群自認為正常的精神病患,如警察伸張正義、歌劇院天后般高歌等方式,活在自己的想像泡泡中。這些看似荒誕的行為,實則折射出角色內心的滿足與愉悅,並引發對每個人是否也生活在自己「泡泡」中的深思。
7月
03
2024
只是這也形成《內海城電波》某種詮釋上的矛盾,源於混搭拼貼下的虛構,讓內海城看似台南、卻也不完全是台南——也就是,我們會在內海城看到「所有的」台南,卻不一定是有脈絡的「全面的」台南,甚至有因果倒置的可能。杞人憂天的擔憂是:這會否造成對台南、乃至於「台南400」的認知落差?
6月
28
2024
這是一個來自外地的觀眾,對一個戲劇作品的期待與觀感,但,對於製作團隊和在地觀眾來說,《內海城電波》並不只是一個平常的戲劇作品,更有城市行銷的政治意涵,和記憶保存的個人意義。
6月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