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獨特個體的生命力量《悲・慾》
4月
22
2017
悲・慾(高雄市文化局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40次瀏覽
蔡怡安(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系)

演出包含不同種族及身體質感的舞者、大場面的規律走動、舞者之間爆發衝突跟舞者身體力量爆發的展現,有哲學性的思考,也被表演者的力道、體力震撼,90分鐘完全無使用劇情鋪陳、符號性的音樂表現,完全是以表演者的身體在場上的狀態來傳達。以走台步、非使用高難度或任何既定舞蹈技巧的肢體,各元素的順序安排加上裸體的符號能展現作品想說的話並促進觀眾思考。

開場用單一的拍子 9男9女重複的來回走動,每一個人赤著身體毫不猶豫的往前走,步伐似走秀轉身動作乾淨俐落。赤裸著身體本身是一個很強烈的符號 ,表演者們裸身拿掉一切社會定位 ,無懼他人的眼光自信走著。從規律的行走到產生變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隨距離變換改變,在觀看上有一些微妙的變化,例如有人看來像被阻擋、緊追別人等。表演者移動路徑脫離節奏後出現爆發性的衝刺、扭曲身體、快速穿越舞台,皆展現原始的獸性,想為了什麼而衝的慾望,激烈而充滿力量。場面進入混亂之後,所有人彷彿丟棄背景音樂的節奏,而像是跟著自己內心的節奏,開始大量的跑動、滾地,畫面充滿張力,此時靜態的躺地動作在充滿動態的空間裡,反而有很大的力道。閃爍的燈光下,能看到每一個人活生生的動作,不能只說看到有人正在『做』什麼動作,因為他們活生生的活著,他們詮釋了活著而非扮演活著,觀眾的眼睛是快門,捕捉燈光乍亮的畫面,凍結燈光乍暗的時間,整個片段不能只說是美的,而是活生生的。當舞者開始高速奔跑、聚集,表演者的身體將觀眾的感受突破劇場走到更大的遼闊空間中,在急速奔跑後有人停下,極動和極靜間產生巨大衝突,一個個停下趴伏在地上時如魚群被拍打到岸上,在靜止不動時有飽滿生命力在身體裡,接著魚群般交纏出場,在緩慢的移動中力量的轉移卻不慢,看著他們激烈的身體,觀眾卻能靜下心思考,何謂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赤裸著身體的男女呈四列趴在地上做性愛意象的動作,力與美的交錯足以耗盡體力,沒有空間上的移動使力量更集中,不會只覺得在講性行為而是他們的身體正經歷這麼大的力量,而這個力量來自每一個人的體內。

這個作品帶來人是什麼的思考,脫去所有的偽裝、體力耗盡以後人是什麼,身體上的性徵顯得不重要,男女之別模糊了,人就是一個有生命的個體,然而人會相遇,在未經社會化下,人類本著原始的慾望行動,遇到阻礙就攻擊,而這即使在現代社會都成立,看著人生的片段,人性一如原始,為了本身去追尋、衝撞、捍衛,所有偽裝都無法掩飾,對於人類,種族性別不是重要的,要看進去的是本質,或者靈魂是什麼,是否是活生生的還是一具行屍走肉,悲慾不只是在演,也不只是在跳舞,在舞台上呈現了一種超過扮演的真實狀態,表演者的體力和耐力是感動人的,舞台上發生的一切都在觀眾心裡激起驚滔駭浪,開啟思考生命的意義,人性極致赤裸底下的原始力量。

《悲・慾》

演出|法國北方芭蕾舞團(Ballet du nord)
時間|2017/04/15  19:30
地點|高雄市文化中心至德堂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舞者身體成了服裝,成了語言,成了人類自我的載具,成了世界狀態的縮影,成了哲思辯證的場域,從秩序到失序,從死寂到重生,從文明到自然,脫離了日神阿波羅宰制,回到了酒神戴奧尼瑟斯的感召。(吳政翰)
4月
24
2017
這段強而有力又帶著狂傲性暗示的肢體符碼動作,瞬間將人類原始慾望揭開在大眾面前,它們不僅突破累積了將近五十分鐘的規律步伐所帶來的厭煩僵局,更從發自性靈內在的原始衝動,顛覆解放那令人無法喘息的社會殖民!(石志如)
4月
24
2017
舞者的裸體展露的不只是身體的肌理,更是知覺的探索,在每一次與其他舞者的互動與共振中,確認自身的存在,摒除雜念,以最精準的舞步,最坦率的態勢,為觀眾帶來一場豐厚的心靈饗宴。(陳祈知)
4月
21
2017
愈是瘋狂歡愉的高潮,換來的是更巨大的落寞;曲終人散,正如一切人事時地物註定的悲劇結局。身而為人,如此苦澀滋味似乎永遠無解。(車炎江)
4月
20
2017
原住民的處境並非「回返家鄉」的浪漫敘事,而是一條不斷被擋在轉角、途中仍持續折返、游移的路徑。然而在這些折返之間,年輕創作者依然展現了各自的力量
8月
22
2025
這種富含戲劇張力的音樂選擇,精準地預告了整部作品的情感基調——那種介於狂歡與風暴之間的生命能量,正好對應愛麗絲即將經歷的成長旅程中所有的躁動、困惑與蛻變可能。
8月
20
2025
面對這些限制,策劃平台是否更需思考如何透過自身的引領,促成作品在實質上的「變異」,而非僅止於外觀上的「變形」——這或許才是近年主打「多元」的策展真正需要聚焦的方向。
8月
18
2025
在相隔三十餘年後的現時,面對溯返洄游可能會經歷的個人與家族、認同與記憶、創傷與療癒等複雜面向,這群參與夠帶種藝術季的青年世代究竟是如何詮釋種種看似基本卻又恆遠的課題?
8月
18
2025
《樹林小聚舞一下》呈現的不只是三個團隊的成果發表,更是一場可供觀看者思索舞蹈與空間關係、以及舞蹈如何書寫地方、建構文化政治的現場展演。那是一張關於舞蹈人與地方如何交織、共構的動態地圖,在短短一個半小時內被緊密鋪陳。
8月
11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