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與科學的倒退相混:論《鯨之嶋》的三個顛倒
5月
18
2023
鯨之嶋(拾念劇集提供/攝影Mile End Photography)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762次瀏覽

文 顏采騰(2023年度駐站評論人)

長期以來,臺灣一直缺乏自己獨有且為眾人共享的起源神話,多數人熟悉的神話如盤古開天、女媧造人等故事源自中國大陸,而原住民的創世傳說則各族不同,亦被排除在主流敘事之外。有鑑於此,《鯨之嶋》以臺灣的自然地理為基礎,構築各類山神海怪的故事,融入南北管音樂,意圖成為一齣「臺版山海經」【1】,是一項頗有野心的計畫。

只是,原應是遠古流傳、眾人共造的神話故事,如今成為憑空起造、主動創造的當代發明,《鯨之嶋》也無可避免地顛反了神話的邏輯,從劇本、演出執行到意識形態都令人擔憂。以下文字,談論《鯨之嶋》對於神話的三個顛倒:

第一個顛倒,首先在於神話的功能。在遠古時代,神話的功能首先是記載、命名、解釋世界現象,並且是一套「擬人化」的邏輯:例如《山海經》提到雷神為「龍身而人頭,鼓其腹」,是將人的形象與飛龍結合,並用「雷神敲打腹部」解釋落雷的成因。可以說,神話的「擬人化」是人類將主體向外投射,藉以理解世界的方式,也是理論科學誕生前的替代品或過渡形式。

然而,《鯨之嶋》則是反其道而行,將自然地理還原為神話,令事物簡單地退回神靈的擬人型態。劇中的多數角色,從自然景觀到怪奇生物,皆成為擬人化的角色,如黑潮化作風流男子「Kuro」、龜山島為閨怨婦女「贔屭」、臺灣山海則分為雙姝「鯤兮」與「鯢兮」等,透過人物互動來呈現臺灣島的誕生與成長。此劇沿著臺灣誕生的時間序,極詳盡地講述板塊擠壓、黑潮特性、物種遷徙等自然知識,並穿插著大量「科普hashtag」的滑稽旁白,例如「#hashtag歐亞大陸板塊」、「#hashtag黑潮流速每秒可達1公尺」等,幾乎有著科普劇場般的企圖。


鯨之嶋(拾念劇集提供/攝影Mile End Photography)


鯨之嶋(拾念劇集提供/攝影Mile End Photography)

可惜的是,在內容方面,這些科普知識多半淺薄且早已為眾人熟知,聽來毫無新意;而在演出方面,許多場面調度過於紊亂,有些場景烏鴉騷擾、鯤鯢嬉戲等看來冗長,也無推動劇情或人物曲線的功能,則是令人乏味。可以說,在科學體系已然穩固的今日,既然我們早已熟知這些自然常識,實在感覺不到「用劇場/擬人化重講一次」的意義何在。

第二個顛倒,在於科學與神話的顛倒。若說上半場的 #hashtag科普知識與神話故事二者界線分明,下半場的論調則使人憂心:在 #hashtag的部分,漸漸混入了屬於神話層次的用詞與敘事;同時,亦有角色問起,眼前所見究竟是神話,還是科普?於是神話與科學的界線漸漸模糊,甚至有神話晉升為科學之嫌。雖然說不是沒有學者將古代神話視為科學的同等形式,但該者的神話和科學都(曾)實際存在且為社會使用,情況和此並不相同。這裡的目的,是要透過(已被眾人肯認的)自然科學知識,來證成(憑空架起的)《鯨之嶋》神話故事及其一切價值意識的真實性。

坦白說,有幾個段落看得我相當不安:第一是在物種自大陸遷徙來臺的段落,旁白陸續唸了幾個臺灣特有種,包含「臺灣黑熊」、「臺灣雲豹」等,最後冷不防地說出了「臺灣人」;隨後解釋說,這些物種因為冰河期結束,和原生地斷了聯繫,只得落地生根,發展自己的生態——顯然是以歷史地理學為名,證成(justify)「臺灣人」這個超出物種學的複雜概念。另一個是,當「鯤兮」與「鯢兮」逐漸成熟並有意離家,「贔屭」卻將之雙雙綑綁,並怒斥她們「不可以有自由思想」——這很難不讓人聯想到,當年白色恐怖對於思想的箝制與整肅,幾乎只差在「贔屭」原型為龜山島而非火燒島了。

於是,我們來到了第三個顛倒,即神話之於人類心靈的關係顛倒。以精神分析的角度而言,神話無疑是人類心靈的產物,是無意識或壓抑慾求的投射,反映著人的主體性歷程,其中的邏輯是「先有人的心靈運作,而後實體化為神話」。然而當「臺灣人」的認同神話憑空現身,《鯨之嶋》也成為填補心靈空缺的主動敘事者,成為一部意識形態機器,意圖在觀眾的心中覆上一層國族認同。

劇作家施如芳自稱《鯨之嶋》是一齣「當代神話」,其實細思極恐:它是一種「神話」,因為它創造了一份大寫的敘事、一種國族位階的意識形態;它同時是「當代」的,因為劇中大量援引科普常識,把地理及生物學等科學信念佐證「臺灣人神話」的真實性。以前,法蘭克福學派點出「神話已經是啟蒙,而啟蒙倒退為神話」【2】,而《鯨之嶋》則是將啟蒙的科學宣稱為神話,同時將神話宣稱為臺灣人的誕生與自我啟蒙。其中最大的問題是,當意識形態至上,其中便不再有細節與辯證性了;每個角色都成為符號,故事本身精彩與否也不再重要,只剩國族認同的構成與否了。在這個意義上,九成臺語臺詞與南北管的使用,也是相同功能。

劇場作為再現神話故事的一種形式,我其實寧願《鯨之嶋》更照顧「故事」與劇場一些;劇中各種偶戲調度令人印象深刻,如山神「Luka」從雲豹變換為一只巨鯨、劇末一具鯨屍掛滿浮游海藻懸浮空中,這些超自然的感官經驗彷彿神蹟降世,才是真正讓人信服於神話的關鍵。只可惜,《鯨之嶋》並沒有進一步發揮這些元素,也沒有將故事說好。倘若創世神話如此乏味且狹隘,我寧願要一個沒有起源故事的後人類世界【3】——畢竟,《鯨之嶋》的故事不正是從人間世末說起嗎?

註釋

1、引劇作家之說法。參考電子版節目單,頁2。網址:https://vfms.npac-ntch.org/vfms-files/5f96e9f799bc99cd190c631e302d0516f691838c.pdf

2、參考阿多諾(Theodor W. Adorno)與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啟蒙的辯證》中〈啟蒙的概念〉一章,見原文全集版(Gesammelte Schriften; Suhrkamp Verlag)頁16。

3、參考哈洛威(Donna Haraway):〈賽伯格宣言〉(A Cyborg Manifesto),《猿猴、賽伯格和女人:重新發明自然》,張君玫譯(臺北:群學出版,2010),頁246。


《鯨之嶋》

演出|拾念劇集、無獨有偶工作室
時間|2023/05/05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作為一個觀眾,其實有時候並不追求甚麼偉大的發人深省的意義,只是單純的去劇院享受一齣作品。要是說甚麼最有意義,純粹的視覺美學或許便是最有意義。
11月
23
2023
無論是《阮是廖添丁》或《鯨之嶋》,兩部作品皆過度著墨於將材料轉化為各種「隱喻」和「表徵」,追求表面上的多元大雜燴,卻忽略了在材料的厚度之上自身究竟欲求透過戲劇來表達什麼?
6月
07
2023
除此之外,《劈棺驚夢》本質上也有「頭重腳輕」的問題。京崑的演法,大致上切成前半思春、重逢、假死,後半試妻、劈棺、自刎,且融入紙紮人的演出,強化驚悚氛圍。但《劈棺驚夢》將群戲與多數看點集中於上半場,下半場則留予主演進行內心敘事,無論是視覺畫面或情節調度,都有明確的不均衡感。
7月
26
2024
本齣戲看似按演義故事時間軸啟幕,卻無過多三國人物出場,一些重要事件,甚至是赤壁之戰,都僅用荀彧唱段或幕後合唱轉場,虛寫歷史,去脈絡化明顯。如此濃縮主題核心,觀眾視域下的時空感會稍顯模糊,也較無法先入為主。對此,編劇在唱詞上大量打破傳統歌仔戲七字正格,擴大情感空間,潛入角色幽微,跳脫傳統三國戲框架,卻也成功襯托出曹操得意與懷疑自身之對比。
7月
25
2024
劇作原型《徐庶下山》出自外台民戲劇碼。搬進室內劇場後,選擇將演義故事轉換為武俠類型。武俠風格釋出較為寬闊的抒懷空間,民弱官強的亂世無奈、剷奸除惡的情義雙股糾纏,武俠本身混合感官刺激及抒情浪漫,淡化了演義戲碼的歷史色彩,趨近大眾娛樂形式。
7月
24
2024
劇團準確地將有限資源投注在最關鍵的人才培育,而非華麗服裝、炫目特效或龐大道具。舞台設計雖無絢麗變景,卻見巧妙心思。小型劇場拉近了觀演距離,簡單的順敘法則降低了理解故事的門檻,發揮古冊戲適合全家共賞的優勢。相對於一些僅演一次便難以為繼的巨型演出,深耕這樣的中小型製作,當更能健全歌仔戲的生態。
7月
16
2024
歌仔戲是流動的,素無定相;由展演場所和劇團風格共同形塑作品樣貌。這齣《打金枝》款款展示歌、舞、樂一體的古典形式;即使如此,當代非暴力觀點可以成為古路戲和解的下台階,古路陳套歡快逆轉後,沾染胡撇氣息,不見胡亂。為何一秒轉中文的無厘頭橋段可以全無違和?語言切換的合理性,承載著時空及意念盤根錯節構成的文化混雜實景。
7月
15
2024
《巧縣官》在節目宣傳上標舉的是一齣「詼諧喜劇」,於現代高壓的工作環境下,若能在週末輕鬆時刻進入劇院觀賞一場高水準的表演,絕對是紓壓娛樂的最佳選擇,也是引領觀眾接觸京劇表演藝術的入門佳作。
7月
12
2024
當然,《凱撒大帝》依然有當代傳奇劇場多年來的戲曲與聲樂、歌劇等表演形式結合的部分。吳興國演出賈修斯、凱撒、安東尼,各自使用了老生(末)、淨、武生、丑的行當,以聲腔與表演技巧詮釋三個角色,恰如其分,也維持《李爾在此》、《蛻變》的角色聲腔多重變化的設計。
7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