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意曖昧的女體景觀《器官感__性》
5月
09
2012
器官感_性(世紀當代舞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84次瀏覽
陳雅萍

女體在許多文化中經常扮演被凝視觀看的角色,而這樣的位置也往往預設著觀看者的視點與性別角色。在這個看與被看的關係中,傳統的性別再現模式總是將女體塑造成被慾望的對象;換句話說,女體=景觀,一個為了滿足視覺饗宴與獵奇慾望,但卻無法提出自我觀點的身體。

世紀當代舞團此次與服裝設計師黃嘉祥的跨域合作《器官感__性》,試圖從「身體」出發,以時尚派對的華麗風格為框架,呈現出不同於現代-當代舞蹈中舞者們多半傾向素樸而少修飾的身體形象。舞台上,不論是誇張的頭飾、如馬鬃般閃亮挑逗視覺的超短迷你裙、裹小腳般鮮紅的馬蹄形舞鞋,這些元素的使用均承襲了時尚界將衣飾視為身體之延伸,進而將身體視覺景觀化的思考。

在這樣的身體概念之下,比較令人好奇的是,編舞家姚淑芬所選擇的肢體語言:鋼管舞、芭蕾、時裝模特兒,三種擅長將女體景觀化的身體符號系統。身著綴有亮片裝飾膚胎的女舞者們,在舞台上架起的鋼管結構上攀附、纏繞、懸吊。直接取自鋼管舞的動作以及隱身於黑暗中觀眾的視點,其實很難教人跳脫鋼管舞既有的觀看模式--被展示的女體vs.偷窺者的男性視角。弔詭的是,舞者們刻意細膩化的動作質地,其實削減了傳統鋼管舞女郎在血脈賁張的肢體動能中流轉的身體慾望,反倒強化了女體純然的景觀性。同樣的效果也出現在稍後運用芭蕾把杆的段落,芭蕾強調延展性的身體線條,在抽去精力與速度的質地變化後,似乎只徒留女體唯美的形象。

《器官感__性》借用時裝秀的空間設計,有一條貓道(cat walk)直伸入觀眾席的中央。這道延展性的空間本可帶來觀看方式新的可能性,但可惜的是,它並未被充分利用。整體而言,姚淑芬仍謹守鏡框式舞台的劇場結構,以及相應而生的觀視關係。這或許是她維持藝術與色情之界線的策略之一,但卻也因此失去了超越「女體景觀」,探索「器官感__性」所指涉的身體慾望與感官動能的機會。當客席舞者簡華葆從舞台後方拉出一大片黑色薄幕,越過觀眾席的上方,觸手可及的布料質地以及被壓縮的空間感,讓人不禁想到,此時,若舞者們是在貓道上近距離地舞動,而非在遠遠的彼端,那觀眾與表演者之間的慾望流動會是如何的景象。

以大膽跨界著稱的姚淑芬,在《器官感__性》中對女體的處理其實相當保守。不帶情感的身體語言在經過「唯美化」與「精緻化」的程序後,似乎也將舞者們的身體「統一化」。時尚界的身體觀必須壓抑個別肉體的獨特性,以凸顯被展示的商品;然而,這樣的邏輯若被運用在舞蹈中,則舞者們的身體很難不被化約成純然的視覺景觀。在這場與時尚設計的交會中,我渴望看到姚淑芬提出舞蹈對身體的觀點。

《器官感__性》

演出|世紀當代舞團
時間|2012/05/05 19:30
地點|華山1914文創園區 紅磚區A棟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
《密室三舞作》透過猶如儀式性的招魂的手勢,描述著人與人之間相互拉扯的情感關係,試圖在困境中召喚出人性中暗藏的魔鬼。三間密室以驚悚的氛圍綻放恐懼,然而,在毀滅殆盡的空間中,仍可透過舞者反覆的動作傳遞出人類對愛的渴望
11月
24
2024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