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汙名的愛情神話《斷袖》
10月
02
2018
斷袖(一心戲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18次瀏覽
蘇恆毅(國立中正大學中文所博士生)

一心戲劇團的《斷袖》自2013年首演至今,歷時五年的三度加演,對於傳統戲曲正面挑戰同性愛戀議題、演述《漢書‧佞幸傳》中漢哀帝與董賢之間的故事,試圖以性別、身分階級、家國存亡的內容,看見漫長歷史當中的「男風」與「同性戀」當中的身影,也試圖將「佞幸」與同性戀在社會當中的污名與歧見,藉由戲曲演出將之翻轉。

如同《說文》對於「佞」字解為「巧調高材」,即善於容貌言詞。《史記》則謂「非獨女以色媚,而士宦亦有之」,與《漢書》的「曼柔之傾意,非獨女德,蓋亦有男色焉」解釋相同,故可知過去對於「佞幸」的解讀,均是著重在「以色事主」、以致禍國的見解。但在《斷袖》當中,董賢雖因容貌獲得漢哀帝的關注,卻不願因此得幸,反而一再認為若因容貌、而非文治之功得幸,易遭到「男寵」之罵名而抗拒,因此在劇中鋪陳兩人的情感,是從日常相處的累積並探索彼此的情意而成。

再者,編劇對於董賢與漢哀帝的初遇時,則加入了神話性的元素:即時為王子的哀帝在鳳凰靈山,遇見扮作鳳凰女神的董賢。在劇中的設定,鳳凰女神原為救世而犧牲生命,遂得到人民的景仰崇拜。而扮作鳳凰女神的董賢,在此種神話背景的扮裝之下,也同時具備了浴火犧牲、而後重生的特質。如同第九幕唱詞所述:「縱然罪孽天下詛咒,浴火鳳凰無悔承受」,或是哀帝賜俗曲之名為「鳳凰吟」,除了是紀念兩人的相遇與傾心,更延伸出兩人之情不見容於當時,故而為愛犧牲、使情感昇華的命運。

如此看來,《斷袖》確實達成了為董賢、乃至於為劇中所提及的〈佞幸傳〉所載人物與定義進行翻轉,而凸顯出了無關性別與身分地位之間的情感交流,以及「相愛無罪」、「愛本自然,無關雄雌」的宗旨。但這齣劇作對於當代台灣的性別運動推廣與意義上,是否真的如同觀眾所認為的具有正面意義?

從人物的情感認同來看,從初遇至傾心、最終殉情的發展過程,兩人的自我認同轉折並不明顯,彷彿一切都是偶然。且此種轉折,在董賢身上應當更有強大的認同焦慮與拉鋸,因為他一再排斥自己勝過女人的容貌、厭惡男寵惡名,且稱「好男色的皇親才導致朝廷混亂」,對於外表與世俗價值所導致的污名是全然抗拒,當中的「乖寶寶同志」對於汙名的抗拒與厭女(Misogyny)特質不言可喻。在劇中的情感發展過程中,除了漢哀帝的柔情令董賢心動外,董賢為何由抗拒至接納的轉折原因卻相對薄弱。

固然《史記‧佞幸列傳》中,開篇即引俗諺「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表示君臣間的私情相合勝過個人的才華展現。又「遇合」亦可做「偶合」與「耦合」,前者表示偶然性,後者則為性的肉體接觸,難道兩人的情感真的只是偶然而生?縱使且《漢書》未曾深入描述兩人的情感轉折,卻是戲曲演出時可大加渲染之處,或許是為了加強「愛本自然」的劇作宗旨,以及個人情慾與社會倫理的拉鋸,而致情感發展轉折上的疏忽,則難免有所缺憾。【1】

當然,在《斷袖》之中,我們亦可看見古往今來的同性情慾一直是個體與社會的拉鋸與衝突,希望在價值觀的碰撞當中看見一點希望、甚或是更深層的情感焦慮與恐懼。從2013年《斷袖》演出以來,儘管社會在變動,固有的污名與價值觀已有鬆動的跡象,但是直至2018的三度加演,性別運動、乃至於相關的文藝作品所欲對抗的,似乎依然是相同的東西,因此挑戰依然是挑戰,衝突也仍然存在,或許在《斷袖》的演出之後,可以進一步思考的是:看見同志之後,還能夠做些什麼?

註釋

1、對於人物情感轉折的不足,張啟豐亦有相同見解。詳細可參見其〈男男秘戀,斷了沒?《斷袖》〉,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6972

《斷袖》

演出|一心戲劇團
時間|2018/09/02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不可否認傳統戲曲於劇情上於觀眾群上都較「傳統」,一心戲劇團卻敢於挑戰此無形框架,「誘引」觀眾看見並同理「異己他者」,如前述達成一種「擾動」,已具指標性意義。(陳涵茵)
6月
18
2014
四個男人交錯吃醋,又不欲承認,蓋女子吃醋乃天經地義,男人怎可吃醋,「誰先承認沒自尊」。輕輕戲弄異性戀結構下「陽剛」的定義,也含蓄點出古今社會上不少隱於「同性社群情誼」(homosocial bond)之下流竄的「同性情慾」,幽默且有梗。(謝筱玫)
6月
11
2014
一心歌仔戲劇團的企圖心,企圖將傳統與草根性強的歌仔戲,帶往一個不同既往印象的層次上,而他們也正朝著這個目標邁進。(魏婷婷)
7月
24
2013
哀帝不斷在色慾與情愛衝突中自我角力,挑戰著友情與愛情間無法言說的界線。可惜異男董賢對劉欣由堅拒到接納的層層鋪陳中,同志情感的描寫隱而未顯,性別成色嚴重不足。(劉美芳)
7月
02
2013
《斷袖》雖然未演先轟動,但其實並未真正挑戰這一項禁忌議題。董賢在劇中並未被刻意塑造為男寵,該劇所欲強調的,是哀帝與董賢相遇、相識、相知,進而相戀的過程。(張啟豐)
7月
02
2013
就其創作主題而論,《1624》貼近官方政治意識對臺灣國家發展的想像:以厚實的經濟實力競逐全球市場的海洋國家(「在開闊世界,留下我的行蹤,離開故鄉,去尋找黃金夢鄉」);就其演出形式而論,《1624》毫無保留地隨應社會風潮:堅定的本土姿態(以歌仔曲調唱出「阮是臺灣」的心聲),充滿商機的粉絲現象(種類繁多的周邊商品),網路世代的閱聽習性(我們都是Gameboy);就其創作意識而論,《1624》滿足了所有「政治正確」的標準:「原住民」(「臺灣土地是我們西拉雅的」),「女性」(女祭司尪姨、女海商印姐瓦定),和「轉型正義」(「翻轉受傷的皺褶,新的咱已經成形」)。綜合言之,演出團隊身後的官方文化機構,藉由這個充滿宣示性的唱詞,華麗的視覺意象,舞台明星和粉絲熱切互動的表演景觀/奇觀,整編臺灣主體的文化論述(「只要住在這片土地上,我們就是一家人」、「你我初見各言語,今日能通留文書」),化解社會內在矛盾(「每一道皺褶有歷史的傷,每一吋新生有熱情溫純,新的時代展開完整的自我,對所有受辱的生命,要有理解和包容」),進而確認所謂「本土政權」(「阮是臺灣,阮是臺灣」)的正當性。
3月
13
2024
「複數」於焉構成這場燈會大戲的策略,卻也成為某種必須,甚至是枷鎖——既是創作對1624年的解答,亦是問題。由於1624年本身帶有的複雜意義,也延伸出《1624》在製作背景裡必須承擔的複雜訴求,包含史觀建立、族群重思、國族定位等,表現在內層、甚至已滲透到外層的是:四百年後、身處2024年的我們嘗試以此為出發點重新面對自身的過程。《1624》在某種「有臺灣意義」的燈會大戲框架下,又以「臺灣與世界相遇的起點」為題,同時得肩負「臺灣與世界相遇的責任」,甚至是延續《見城》以來的榮光,步步從一面城牆(《見城》)、一座城市(《船愛》)到整個臺灣,最後只變成一部「不夠爽的爽片」——但,一部戲究竟得被賦予多少責任?
3月
11
2024
相較於《媽祖》演出帶來的在地饗宴,《1624》雖然故事以臺南為核心,卻可見以城市躍居國家定位的意圖。整體舞台架構以船帆為意象,帶出各國海上競逐的主題,醒目且特殊的舞台別開生面,然而舞台裝置過大也稀釋了演出的效果,即使坐在觀眾席前中段,仍無法看清台上演員的走位與身段,多數時候仍須透過螢幕來輔佐理解劇情,這或許也是此類大型戶外展演的問題所在,平視式的視角、太過遙遠的舞台,並不利於多數觀眾的觀賞。
3月
11
2024
《長安花》雖然返回〈李娃傳〉,卻不依循〈李娃傳〉一見傾心的愛情開端與終成眷屬的團圓結局,亦非採用古典小說的「雙美」舊套,而是回到唐時「良人賤戶不可通婚」的真實,從有距離且不圓滿的愛情,反面證實愛情的深刻雋永。這樣的詮釋角度,確實為這個故事打開新的局面,但若說要完全跳脫元明以來的戲曲創作,卻仍有一定的難度。
3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