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汙名的愛情神話《斷袖》
10月
02
2018
斷袖(一心戲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603次瀏覽
蘇恆毅(國立中正大學中文所博士生)

一心戲劇團的《斷袖》自2013年首演至今,歷時五年的三度加演,對於傳統戲曲正面挑戰同性愛戀議題、演述《漢書‧佞幸傳》中漢哀帝與董賢之間的故事,試圖以性別、身分階級、家國存亡的內容,看見漫長歷史當中的「男風」與「同性戀」當中的身影,也試圖將「佞幸」與同性戀在社會當中的污名與歧見,藉由戲曲演出將之翻轉。

如同《說文》對於「佞」字解為「巧調高材」,即善於容貌言詞。《史記》則謂「非獨女以色媚,而士宦亦有之」,與《漢書》的「曼柔之傾意,非獨女德,蓋亦有男色焉」解釋相同,故可知過去對於「佞幸」的解讀,均是著重在「以色事主」、以致禍國的見解。但在《斷袖》當中,董賢雖因容貌獲得漢哀帝的關注,卻不願因此得幸,反而一再認為若因容貌、而非文治之功得幸,易遭到「男寵」之罵名而抗拒,因此在劇中鋪陳兩人的情感,是從日常相處的累積並探索彼此的情意而成。

再者,編劇對於董賢與漢哀帝的初遇時,則加入了神話性的元素:即時為王子的哀帝在鳳凰靈山,遇見扮作鳳凰女神的董賢。在劇中的設定,鳳凰女神原為救世而犧牲生命,遂得到人民的景仰崇拜。而扮作鳳凰女神的董賢,在此種神話背景的扮裝之下,也同時具備了浴火犧牲、而後重生的特質。如同第九幕唱詞所述:「縱然罪孽天下詛咒,浴火鳳凰無悔承受」,或是哀帝賜俗曲之名為「鳳凰吟」,除了是紀念兩人的相遇與傾心,更延伸出兩人之情不見容於當時,故而為愛犧牲、使情感昇華的命運。

如此看來,《斷袖》確實達成了為董賢、乃至於為劇中所提及的〈佞幸傳〉所載人物與定義進行翻轉,而凸顯出了無關性別與身分地位之間的情感交流,以及「相愛無罪」、「愛本自然,無關雄雌」的宗旨。但這齣劇作對於當代台灣的性別運動推廣與意義上,是否真的如同觀眾所認為的具有正面意義?

從人物的情感認同來看,從初遇至傾心、最終殉情的發展過程,兩人的自我認同轉折並不明顯,彷彿一切都是偶然。且此種轉折,在董賢身上應當更有強大的認同焦慮與拉鋸,因為他一再排斥自己勝過女人的容貌、厭惡男寵惡名,且稱「好男色的皇親才導致朝廷混亂」,對於外表與世俗價值所導致的污名是全然抗拒,當中的「乖寶寶同志」對於汙名的抗拒與厭女(Misogyny)特質不言可喻。在劇中的情感發展過程中,除了漢哀帝的柔情令董賢心動外,董賢為何由抗拒至接納的轉折原因卻相對薄弱。

固然《史記‧佞幸列傳》中,開篇即引俗諺「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表示君臣間的私情相合勝過個人的才華展現。又「遇合」亦可做「偶合」與「耦合」,前者表示偶然性,後者則為性的肉體接觸,難道兩人的情感真的只是偶然而生?縱使且《漢書》未曾深入描述兩人的情感轉折,卻是戲曲演出時可大加渲染之處,或許是為了加強「愛本自然」的劇作宗旨,以及個人情慾與社會倫理的拉鋸,而致情感發展轉折上的疏忽,則難免有所缺憾。【1】

當然,在《斷袖》之中,我們亦可看見古往今來的同性情慾一直是個體與社會的拉鋸與衝突,希望在價值觀的碰撞當中看見一點希望、甚或是更深層的情感焦慮與恐懼。從2013年《斷袖》演出以來,儘管社會在變動,固有的污名與價值觀已有鬆動的跡象,但是直至2018的三度加演,性別運動、乃至於相關的文藝作品所欲對抗的,似乎依然是相同的東西,因此挑戰依然是挑戰,衝突也仍然存在,或許在《斷袖》的演出之後,可以進一步思考的是:看見同志之後,還能夠做些什麼?

註釋

1、對於人物情感轉折的不足,張啟豐亦有相同見解。詳細可參見其〈男男秘戀,斷了沒?《斷袖》〉,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6972

《斷袖》

演出|一心戲劇團
時間|2018/09/02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不可否認傳統戲曲於劇情上於觀眾群上都較「傳統」,一心戲劇團卻敢於挑戰此無形框架,「誘引」觀眾看見並同理「異己他者」,如前述達成一種「擾動」,已具指標性意義。(陳涵茵)
6月
18
2014
四個男人交錯吃醋,又不欲承認,蓋女子吃醋乃天經地義,男人怎可吃醋,「誰先承認沒自尊」。輕輕戲弄異性戀結構下「陽剛」的定義,也含蓄點出古今社會上不少隱於「同性社群情誼」(homosocial bond)之下流竄的「同性情慾」,幽默且有梗。(謝筱玫)
6月
11
2014
一心歌仔戲劇團的企圖心,企圖將傳統與草根性強的歌仔戲,帶往一個不同既往印象的層次上,而他們也正朝著這個目標邁進。(魏婷婷)
7月
24
2013
哀帝不斷在色慾與情愛衝突中自我角力,挑戰著友情與愛情間無法言說的界線。可惜異男董賢對劉欣由堅拒到接納的層層鋪陳中,同志情感的描寫隱而未顯,性別成色嚴重不足。(劉美芳)
7月
02
2013
《斷袖》雖然未演先轟動,但其實並未真正挑戰這一項禁忌議題。董賢在劇中並未被刻意塑造為男寵,該劇所欲強調的,是哀帝與董賢相遇、相識、相知,進而相戀的過程。(張啟豐)
7月
02
2013
《一代神鑄歐冶子》在舞臺表現與議題選擇上頗有亮點,特別是以傳統戲曲探討當代議題,展現出值得讚許的企圖心。可惜對老年照護這熱門主題,仍停留於融入情節層次,未能更深入挖掘其複雜性與情感深度,不得不說是有些遺憾。
1月
28
2025
此次《三個人兒兩盞燈》重製,即便主題不再像當初吸睛,但在兩組演員的精彩演繹下,故事中流淌的細膩情感依舊如涓涓細流般緩緩流入現代觀眾的心靈中。
1月
28
2025
《雙龍比武》貌似大武戲,卻乘著岳飛之名,自其身後延展家族裡事。無獨有偶,亂世背景自然勾勒出岳飛後人的復仇黑暗路,忠、孝、禮、法互斥之下,反映著倫理價值、法律和權威彼此競合的動態世局;復加虛實交錯、立場各異的角色群像讓戲劇性更強烈。
1月
23
2025
野草製作的《再生緣.鏡花水仙》將兩個女性角色結合,加上多元性別的議題,讓舊時代的靈魂得以與現代相遇,雖然整體而言有創作概念重於戲劇結構的意味,但也重新賦予一齣老戲新的生命
1月
23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