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悲傷是一種病,讓自己忘記悲傷片刻《大東整所》
8月
29
2019
大東整所(斑馬人演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12次瀏覽
黃寶裕(臺灣藝術大學戲劇研究所)

臺北藝穗節,是許多創作者揮灑的平臺,在朋友推薦下,筆者走進納豆劇場觀賞斑馬人演劇團的《大東整所》。喜劇的元素在於節奏,開場前很快地發現劇團想營造的氛圍:機械語音播放觀戲入場須知,把觀眾帶入創作者想要的氣氛當中。但,我有點難理解取名為《大東整所》的意涵,整所可以理解,諧音診所,大東二字比較難體會。整場戲主要由三個演員貫穿,還有一名『傷者』-小品魔術漂浮橋段,再來個以牙醫為題材的大段演出作為結尾,逗趣、幽默、互動性強,在不到百人的小劇場裡發揮得恰到好處。

先撇開具有馬戲專長的三位演員,我想從戲劇的角度切入:舞臺陳設只有一塊診所綠色屏風,這是讓觀眾期待屏風後面的驚喜為何;三人的開場白搭配語音音效,已將觀眾凝聚;整場的喜劇呼吸也乾淨利落,這些是劇團很成功的巧思。而肢體語言豐富的三人,利用屏風創作出玩弄肢體的橋段,有如常見的日本喜劇/搞笑二人組。將默劇與小丑的精神結合在舞臺上,觀眾看到的是三人的默契肢體語言的呈現。

劇情開始進入手術房後,是起承轉合當中的亮點。我們常會想像、幻想手術房裡的驚悚,但三人卻與扮演傷者的演員,運用音樂、節奏來呈現手術房中事件的經過,包括心跳停止時師公跑出來念經扮演、將傷者漂浮在半空中的荒謬橋段、電擊器當霓虹燈閃爍的爆笑動作,使手術房中事再再令人捧腹。最後一段說明牙醫診所,展現了表演者本身的技藝——屏風一拉開,觀眾看到的是一個大型牙齒模型,演員可以主動控制開合,創作的發想來自整人玩具夾夾樂,這真是讓人為之驚喜。而後,與觀眾抽抽樂互動完畢,彩色牙齒掉落一地,牙醫演員用技藝一顆顆補回白牙,也讓整場的氣氛達到高潮,完成歡樂的謝幕。

整體來說,喜劇中的丑默肢體語言本就有一定的難度,我認為這是一齣老少閒宜的喜劇作品,而不會將其定義為馬戲,畢竟在比例上,此作僅有運用雜技元素、魔術元素,整個演出還是靠著三位演員在喜劇節奏上的掌握,以及與現場互動的拿捏,以達作品效果。筆者佩服三人對於喜劇節奏的掌握,的確提供了歡樂的夜晚,因為歡樂正是這個城市所需要的,歡笑是讓眾人健康的事,若開場白就是劇團要告訴觀眾「我們就是要搞笑的。」,那,搞笑是否會讓人覺得不夠藝術?筆者認為,就先搞笑吧!借一句當代相聲大師郭德綱站在舞臺上對觀眾所說的一句名言:相聲不搞笑,那就太搞笑了。喜劇亦然。

《大東整所》

演出|斑馬人演劇團
時間|2019/08/27 19:30
地點|納豆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人們有時的認知並不一定是唯一的答案或解決的方式,如若分別站在大人與小孩的視角去看待同一件事就會得到不同的結果,試想觀賞這齣劇當下的觀眾應該從來想到,原來「笑」是這麼容易的一件事⋯⋯(尹良豪)
8月
18
2022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
《Let Me Fly》的音樂風格,則帶觀眾回到追月時期美國歌舞劇、歌舞電影的歡快情境,不時穿插抒情旋律作為內在抒發,調性契合此劇深刻真摯、但不過度沉重的劇本設定。
4月
12
2024
因此,當代的身體自然也難以期待透過招魂式的吟唱、紅布與黑色塑膠袋套頭的儀式運動,設法以某種傳承的感召,將身體讓渡給20年代的新劇運動,以作為當代障礙的啟蒙解答。因此,黑色青年們始終保持著的這種難以回應歷史的身體狀態,既非作為歷史的乩身以傾聽神諭,亦非將僵直的歷史截斷重新做人。
4月
11
2024
劇作前後,笙演奏家宮田真弓,始於自然聲中出現橫過三途川,終於渡過三途川後與謝幕無縫接軌。無聲無色,不知不覺,走進去,走出來。生命與死亡的界線,可能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分明。
4月
09
2024
兩個劇目分在上下半場演出,演出意義自然不單純是揭示狂言的作品,而是透過上半場年輕演員演出傳統劇目《附子》,表示傳承傳統的意味,下半場由野村萬齋演出新編劇目《鮎》,不只是現代小說進入傳統藝能,在形式上也有著揉合傳統與現代的意義。
4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