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陳旻鈺(專案評論人)
臺南準備入冬,在涼風吹拂的夜晚,《瀚海中的珠貝》以小提琴奏鳴曲為主,選以西貝流士、華爾頓和雷史畢基的小提琴奏鳴曲伴聽眾同行,拾起時代浪潮拍打上岸的貝殼,在掌中細膩端詳其風韻與美,覺察生命裡僅有一次的奇異體驗。
西貝流士《E大調小提琴小奏鳴曲》開場,鋼琴家潘祖欣觸鍵俐落,高音如同閃爍的星星綴在黑色絨布上,集結成星座,在穩定的節奏之下指引海上迷航者仰頭判讀方位。小提琴家吳孟平則是一股洋流,浪花摻和濕黏海風,與小舟纏綿,讓掌舵者迷失在記憶之聲;他拉奏的十六分音符宛如飛鳥般迅速拍翅,趁大浪撲前將海魚吞嚥入喉,尖銳鳥喙刺穿柔順海波,震碎浮沫,看似囫圇吞棗,實則計謀多時。
當華爾頓《降B大調小提琴奏鳴曲》小提琴將絲綢輕盈的句尾交託給鋼琴時,鋼琴以全然不同的重量去擁抱,像是將樂器特性發揮到極致,演奏者們各據一個視窗,讓舞台呈現猶如多頻道錄像作品。在保持著絕對理性與絕對感性中,兩件器樂的聲響各以不同弧度的離心力灑脫出去,淹沒、扯動……並在樂曲終點完全地放下。舞台上的演出者,一位是遼闊大海中炫目奪人的珠貝,另一位則是閃爍天際的明亮奇星;兩人鮮少眼神接觸,各自嘗試在聲響的垂直與水平空間找到立足點,並將音樂轉變成另一種合作的方法:若有似無的關心與碰觸。
上述形容過分抽象,但凡曾擁有宿舍生活的人們能嗅到這一絲「恰到好處的默契感」。某學期的同寢室友稱不上熱絡,極少開口,但當自己踏入被窩就寢時,對方便能識相地收拾桌面、熄燈,只為了讓另一個身在同樣空間的人能得到充分休息,雖然尚無睡意,卻安靜地躺在床上滑手機。這行為彷彿珠貝與奇星兩者存活於天地,無形間映照彼此,讓緘默編織出另一種互相不干擾,卻可舒適共處的協和氛圍。
下半場的雷史畢基《B小調小提琴奏鳴曲》聲波從歧異的抨擊感釋放,強硬地不給聽眾喘息的機會,鋼琴家在和聲疊加間有了濃烈情意,黑鍵與白鍵之間找到憧憬。接近尾奏,小提琴家獨有的弛放彷彿看透人生百態,面朝黃昏夜色與命運和解;第二樂章先有琴音娓娓道來,潘祖欣彈奏音響優美如詩歌,接續先前尚未澆熄的摯情,以洗滌身心的神秘音色放下過往悔恨與淚水,盼望與吳孟平拉奏的旋律來回擺盪,再續舊情。
今晚,作曲家與觀眾之間,也同樣存有宿命的交錯與會合,如同舞台上演出者之間的合作關係,在樂音奏響之時閃瞬即逝。室內樂合作的通順,不一定立基在拍點的對齊,聲響或畫面是否協和,全憑藉著演出者們的主觀溝通與討論。但,不論是尋找志同道合的夥伴並肩而行,或是筆直地遵循自己的信念道路,用爽朗的態度看待彼此迥異的演奏方式,或許正是玩「樂」的另一種樣貌。
《瀚海中的珠貝 ──── 二十世紀大作曲家的小提琴奏鳴曲》
演出|小提琴:吳孟平、鋼琴:潘祖欣
時間|2023/11/25 19:30
地點|臺南涴莎藝術展演中心 藝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