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命的交錯與會合《瀚海中的珠貝 ──── 二十世紀大作曲家的小提琴奏鳴曲》
12月
08
2023
瀚海中的珠貝 ──── 二十世紀大作曲家的小提琴奏鳴曲(涴莎藝術展演中心提供/攝影侯雅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769次瀏覽

文 陳旻鈺(專案評論人)

臺南準備入冬,在涼風吹拂的夜晚,《瀚海中的珠貝》以小提琴奏鳴曲為主,選以西貝流士、華爾頓和雷史畢基的小提琴奏鳴曲伴聽眾同行,拾起時代浪潮拍打上岸的貝殼,在掌中細膩端詳其風韻與美,覺察生命裡僅有一次的奇異體驗。

西貝流士《E大調小提琴小奏鳴曲》開場,鋼琴家潘祖欣觸鍵俐落,高音如同閃爍的星星綴在黑色絨布上,集結成星座,在穩定的節奏之下指引海上迷航者仰頭判讀方位。小提琴家吳孟平則是一股洋流,浪花摻和濕黏海風,與小舟纏綿,讓掌舵者迷失在記憶之聲;他拉奏的十六分音符宛如飛鳥般迅速拍翅,趁大浪撲前將海魚吞嚥入喉,尖銳鳥喙刺穿柔順海波,震碎浮沫,看似囫圇吞棗,實則計謀多時。

當華爾頓《降B大調小提琴奏鳴曲》小提琴將絲綢輕盈的句尾交託給鋼琴時,鋼琴以全然不同的重量去擁抱,像是將樂器特性發揮到極致,演奏者們各據一個視窗,讓舞台呈現猶如多頻道錄像作品。在保持著絕對理性與絕對感性中,兩件器樂的聲響各以不同弧度的離心力灑脫出去,淹沒、扯動……並在樂曲終點完全地放下。舞台上的演出者,一位是遼闊大海中炫目奪人的珠貝,另一位則是閃爍天際的明亮奇星;兩人鮮少眼神接觸,各自嘗試在聲響的垂直與水平空間找到立足點,並將音樂轉變成另一種合作的方法:若有似無的關心與碰觸。

上述形容過分抽象,但凡曾擁有宿舍生活的人們能嗅到這一絲「恰到好處的默契感」。某學期的同寢室友稱不上熱絡,極少開口,但當自己踏入被窩就寢時,對方便能識相地收拾桌面、熄燈,只為了讓另一個身在同樣空間的人能得到充分休息,雖然尚無睡意,卻安靜地躺在床上滑手機。這行為彷彿珠貝與奇星兩者存活於天地,無形間映照彼此,讓緘默編織出另一種互相不干擾,卻可舒適共處的協和氛圍。

下半場的雷史畢基《B小調小提琴奏鳴曲》聲波從歧異的抨擊感釋放,強硬地不給聽眾喘息的機會,鋼琴家在和聲疊加間有了濃烈情意,黑鍵與白鍵之間找到憧憬。接近尾奏,小提琴家獨有的弛放彷彿看透人生百態,面朝黃昏夜色與命運和解;第二樂章先有琴音娓娓道來,潘祖欣彈奏音響優美如詩歌,接續先前尚未澆熄的摯情,以洗滌身心的神秘音色放下過往悔恨與淚水,盼望與吳孟平拉奏的旋律來回擺盪,再續舊情。

今晚,作曲家與觀眾之間,也同樣存有宿命的交錯與會合,如同舞台上演出者之間的合作關係,在樂音奏響之時閃瞬即逝。室內樂合作的通順,不一定立基在拍點的對齊,聲響或畫面是否協和,全憑藉著演出者們的主觀溝通與討論。但,不論是尋找志同道合的夥伴並肩而行,或是筆直地遵循自己的信念道路,用爽朗的態度看待彼此迥異的演奏方式,或許正是玩「樂」的另一種樣貌。

《瀚海中的珠貝 ──── 二十世紀大作曲家的小提琴奏鳴曲》

演出|小提琴:吳孟平、鋼琴:潘祖欣
時間|2023/11/25 19:30
地點|臺南涴莎藝術展演中心 藝術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魏靖儀以俐落而精準的換弓技巧,果敢地模仿鋼琴觸鍵,將自己融入了鋼琴的音色之中。儘管在旋律進行中製造出了極其微妙的音色變化,但在拉奏長音時,由於鋼琴底下的和聲早已轉變,即便是同一顆音符,配上了不同的和弦堆疊,排列出不同組合的泛音列,也會展現出不同的色彩,就像海浪拍打岸邊時,每次產生的泡沫和光線都不盡相同。因此,當鋼琴和聲在流動時,若小提琴的長音也能跟上這波流動的水面,必然能夠呈現出更加豐富的音樂景象。
5月
06
2024
《這不是 音樂 會》利用聲響與視覺的交錯,加深了觀眾對於音樂的想像,也藉由超現實的畫作與動態影像結合,捕捉藝術家內心真實的想法。或許,這真的不是一場音樂會,而是戲謔地、哲學地提點我們在座的各位:莫忘初衷?
5月
03
2024
究竟一場音樂演出需要何種劇場介入?這到底是趨勢還是必要?今年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不約而同在四月的第二個周末,同時推出了兩檔音樂、聲音結合劇場的作品,分別是ㄧ公聲藝術《共振計畫:拍頻》與春麵樂隊《後現代登高指南》——沒有明確的戲劇情節、舞台元素與劇場語彙,卻讓人看見音樂與聲音如何「提問」與「建立關係」,而這恰好也是當今戲劇構作(dramaturgy)的核心實踐。
5月
02
2024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