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在地方,釋放邊界與秩序的想像《海口之聲》
3月
08
2021
海口之聲(斜槓青年創作體提供/攝影田豫榮)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66次瀏覽
楊智翔(專案評論人)

以2019年1月《正港海口味》(以下簡稱《正港》)已開展的敘事為材料,添加2020年6月《迷走計畫:做伙來去踅海口》(以下簡稱《迷走》)所實驗的體感來調味,2020年第二屆「屏東落山風藝術季─逆風旅行」,於2021年2月閉幕日時,再度邀請斜槓青年創作體帶來前述兩作品的延續之作《海口之聲》。

第一年,《正港》裡角色反覆描述著海口這個地方「日子沒什麼特別的」;【1】第二年,《迷走》漫步過程所瀏覽到的破碎敘事,起初亦看似稀鬆平常(平凡生活的回顧導覽);【2】行至第三年,不免納悶,海口的「空」還能如何在虛構中捕捉現實景況?地方居民的故事何以繼續激起觀眾內心漣漪,甚至超越地域限制,擴散綿延?又是什麼因素,在三部曲《海口之聲》介入後,促進海口更加海口了起來?

從結構來看,《海口之聲》安排在藝術季閉幕日演出,情節卻是從一家新店面正要開張說起,本身即是一種現世寓言。自《正港》劇末銜接,春嬌什貨店老闆娘退休後,正在環島旅行,已邁入壯年的女兒小山(朱怡文飾),引領觀眾一行人前往店面舊址。故事並非為小山將繼承家業,而是安排一位外來者家家(古知典飾)想來海口開店說起。小山一句「沒有競爭力」所反映的現實點出周遭是「一間店也沒有」,雖幽默逗得觀眾笑聲不止,可正被劇中環境所包圍的觀眾,笑意背後可是一群人真實生活側記,衝突顯而易見:在海口開新店,可能嗎?因籌備而累倒在地的家家眼看小山領來一大群人(觀眾),開關瞬切,高能量開始介紹起她店裡的咖啡豆如何獨特(瓜地馬拉中焙),及如何揀選在地食材混出新滋味,創作出「遊子歸來套餐」──包含添入菜豆乾而煮成的咖啡,及淋上金松辣椒醬置於月桃葉上的黑豆尖山磅蛋糕(肉粽造型)。強烈企圖心可見一斑。自小山精彩講述長輩採海菜的過程,流變到成為恰恰舞步並拉觀眾上台共跳起,台上台下早已連成一片。心神鬆弛下來,一不留意,當一名觀眾受邀啖(tam)落,卻誤會成辣椒醬較勁乾杯時,情緒激昂地興奮感來到一處高點。接續以「試菜」為題,交織在家家、小山及現場觀眾之間的自然應答互動,因演員恰到好處的氣口(khuì-kháu)、綿密地台詞拋接及吻合真實場景地鑲嵌(店面就在眼前,而非加蓋出來的舞台),互相加乘之下,荒唐至極的料理,成就了笑料百出的心流時刻。

原來海口可以這樣海口。

此虛構延續情節,在小山姪子天天(蔡宜靜飾)路過試菜後急起直轉,最終家家落寞地將套餐拿去倒掉,氛圍頓時嚴肅了起來。短暫沉默,天天慣性地拿起辣椒醬沾大麵享用,情境釋放出既有秩序的全新衝擊:如果過去可以,阻礙當前創造性的究竟是什麼?原僅有紙箱高疊的空屋前庭,在前段嬉鬧過程已逐漸將準備開幕的咖啡店陳列而出,此時小山與天天以扮裝召喚春嬌什貨店的記憶,以劇中劇的形式,套疊/折射空間,為家家再現過往忙碌趣事,也為錯過《正港》的觀眾前情提要。昔日春嬌和志明夫妻一起經營的畫面,推進對家家的探問,會選擇海口,原來與已過世的老公息息相關。開店主意與店名,是共同的結晶,然而一旁木招牌名稱的缺席,似乎正透露家家心內那塊難以彌補的空白,缺失心情在哀戚樂聲裡,相當揪人心弦。

值得注意的是,天天正在念戲劇相關系所,當試菜大喊超難吃時,該段落與小山曾有一段對表演真誠/真實性的精采辯論。「究竟該演得真,還是要演得像?」表面看來彷若兩名角色對表演認知有所出入;實際上,由於演員有具體食入並不斷誘使觀眾朝「看起來就超難吃」聯想,全戲開頭亦有食材觸聞體驗,《海口之聲》巧妙地藉此對白啟動角色與演員進出比例流動的狀態,以實際行動來表演表演,成為連結戲劇內在宇宙與觀演外部環境的蟲洞,促使觀眾無意間滑入情節裡,同時意識到早已置身於情境。假假真真,家家、天天、小山有多少程度是被表演出來?而在場的所有人又有多少程度可能也正在表演自己?小山與天天扮裝再現過往時,家家正入座觀眾席,可不可能她曾經是欣賞《正港》的觀眾之一?也許,底下每一位觀眾某種程度上都可能(曾經)是家家,需要處理人生的缺憾與不如意,內心的空缺,一如海口一般,被經過久了,該如何重新開張,似乎總在極強與極弱的情緒之間擺盪。然而,滿席的觀眾要人不要忘記身旁那些願意與你共度難關的伴,「面對」永遠不只是一個人的事。至少在《海口之聲》與海口便是如此。

海口之聲(斜槓青年創作體提供/攝影田豫榮)

更靠近真實以前,架設虛構場域比起平鋪直敘的言說更叫人容易進入。延續表演狀態的曖昧性,一行人隨著天天移動到藝術季另一地點──看海美術館外側,參與名為「海口之聲」的Podcast錄製現場。以天天的學校作業、找社區媽媽幫忙家家與讓遊子有思念家鄉的聲音為由,解釋情節的銜接因果。既然劇中已然碰觸戲劇本體的問題,似乎也不必然要將內在宇宙鎖得/說得如此俱足緊密。延續《迷走》部分演出形式,Podcast開場安排有歌舞,過程中主持人天天提出如「家裡最有歷史最老的東西?」、「本來做什麼?有沒有想過另一種人生?」及「如果可以回到過去和自己說一句話你會說什麼?」等問題,海口媽媽們接力答覆。在場,似乎也正在她們的回應裡,摸索自己的答案。一場「用看的」時空限定Podcast節目,帶著《迷走》聲景經驗,從耳機裡釋放場域限制,四名媽媽真誠道來,回不去的生命敘事在虛構情境裡格外據實,令人深深動容。她們反覆指向的彼岸,正回應家家的空缺:在海口,我們來的原因百百種,心事也百百種,但我們有姐妹相伴,難關終將渡過大海。坦然自在地狀態在眾多層面皆可察覺,一如不斷愜意上台的狗兒(舞台空地應本是牠們生活的地方)一點也不干擾,工作人員反覆自在地以誘食靈巧繞徑處理。

至此,已無法辨識或也無此需要,究竟戲劇、觀眾、海口是誰與誰羈絆著誰,是誰召喚著誰與誰,又或者全然無關,聚散只是偶然。當秩序已然有移動的可能性,唯一可以體察並指認的,便是社群再怎麼變化動盪,未來操之在手,邊界的劃定、重疊與開放,端視自己劃定、重疊與開放的程度有多遠。遙望遠方尖山,「把思念放在海上面,讓落山風四處吹拂」小山這一說,化開了海口的空,敞開心胸,世界便在心中。

現實裡談海口開店的問題很快就生硬了起來,雲端裡存載錄製的聲音很快就淹沒於資訊海。創業與Podcast,線下與線上,都是迎向未來的創生系統工具,虛構令其有安穩滲透人心並想像實際可能的開放性,斜槓青年創作體三年來用「海口三部曲」展示徜徉在地方的藝術實踐途徑,《海口之聲》對於結構、空間、器物、氛圍,乃至不同的生命體(在地表演者、演員、觀眾、路人、狗……等)皆有更加成熟的創作思維潛藏其中。當《海口之聲》意圖使聲音攜出海口,那麼海口這齣戲便可將「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想像成「海口如戲,戲如海口」。既然人生未止,海口的戲,也該是未完待續吧。

註釋

1、《正港海口味》為2018年第一屆「落山風藝術季—地理風流」中,唯一的戲劇演出節目,以戶外大型地景藝術裝置為主軸的藝術季,展覽期間為2018/10/26至2019/03/03止,《正港海口味》演出夾於其間,於2019/01/12及2019/01/13兩日晚間7點演出,共計2場。由於筆者未能親臨2019年現場觀看,僅就以「落山風藝術季」官方網站演出紀錄影片,了解當時演出情況及相關情節發展。參考網址:https://www.lsf-art.com/落山風藝術季。(檢索日期:2021/03/02)

2、演出相關評論與紀錄可參考筆者拙作〈不只是路過的「地方」《迷走計畫:做伙來去踅海口》〉,網址: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59460。(檢索日期:2021/03/02)

《海口之聲》

演出|斜槓青年創作體
時間|2021/02/27 15:30
地點|屏東縣車城鄉海口港附近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觀眾聽到了諸如豆醬缸、蒸籠、從旗後運來的陪嫁傢俱、傳家百年的古物,顯露了某種地緣關聯或年代背景的特殊性;至於「另外人生的想像」,大致一律歸結成「還是海口的滋味比較好」;最後一題,筆者記下的是其中兩位想給19、18歲的自己一句鼓勵的話語:你可以的!一切向前衝!
3月
15
2021
然而,我們多只看見「不快樂」的狀態與選擇結果,所有的內在掙扎與迂迴,卻都以「尊重理解」、「不多過問」為理由隔絕於觀眾的共情之外,使一切成為無以名狀、不可言喻的心理狀態。
1月
13
2025
《祕密花園》自出版以來,被視為療癒與成長的象徵。此次如果兒童劇團將這部百年經典搬上舞台,挑戰的不僅是保留原作的純真與深刻,還在於如何以劇場語言帶來新鮮的視覺與情感體驗。
1月
13
2025
在本劇中,表演竟又成了拉起虛構劇本與現實的等號,使得原先試圖拆散的符號,再一次被叢集在了一起,亦即:外省人主導的政治暴力,閹割了本省男人、威壓著本省女人。
1月
09
2025
以被拆除的台南秋茂園遺址為發想,《萬象園》讓消失的景點融合被隱藏的回憶,闡述一段無法輕言的曾經,由主角找尋並走入回憶,開啟這段以記憶和情感為核心的集體創傷過往。
1月
03
2025
這齣作品,輕巧地提醒觀眾,面對巨大的社會壓抑與標準,或突如其來的離別,生存的另一種可能姿態,以公車抵達安放。
1月
03
2025
「既然不在了,就去找一個新的地方,新的入口。」是否正是藉由俊廷這個角色的塑造,《萬象園》昭示了一種主體應對創傷的可能策略——天網無常下,一種調和「命定論」與「自我抉擇」的自我和解技術?
1月
02
2025
相反地,恐怕正是這一套借助舞台與修辭的形式,一再展演人物身分的敘事方法本身,在需求著酷兒與白恐來讓自己變勇敢、變得沒有自我疑問。最終,反過來以極其有效地舞台調度與演出,對著觀眾建立起了一種魅惑的關係。
12月
31
2024
《羊之歌》充滿著寓言式的批判;羊作為主角,並以人類「踐行者」的身份走過生命旅途,展演他的純真、無辜與無知,失落、孤寂與脆弱,而其不甘於平凡的姿態,正如當代群眾的樣貌
12月
2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