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戲,黏人的椅《五女拜壽》
11月
29
2021
五女拜壽(薪傳歌仔戲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014次瀏覽
林慧真(專案評論人)

戲台前擺滿一張張的紅色塑膠椅,觀眾席周遭圍繞著南鯤鯓代天府「平安鹽祭」的三角錐體鹽堆,紅白色相映著戲台上的燈光。我抵達之時已結束扮仙,觀眾大多就定位,台上主持人用國語說明今日演出《五女拜壽》,後方觀眾討論著,究竟是「五女拜壽」還是「舞女拜壽」?在這場外台戲演出,台上演出精彩,台下討論也相當熱絡。正式開演前邀請廖瓊枝致詞,她談起了過往的艱苦日子,以及五府王爺如何協助她渡過難關,觀眾也七嘴八舌地談著王爺的神威顯赫。

《五女拜壽》原為顧錫東創編的越劇,也曾製作成戲曲電影,獲得許多佳評。此劇為首尾呼應的結構,以五名千金與女婿依次為父親楊繼康拜壽拉開序幕,而在中間經歷百轉千回的人生滋味後,再次以五女為母親拜壽為結,首尾寫樂、中間寫哀,哀樂相襯,傳達了「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的唏噓與善惡終有報的因果循環思想。

戲正式開演了,第一場拉開大幕,滿臺的演員便以絢麗奪目的服裝吸引觀眾目光,紛紛讚嘆起頭飾與服飾,即使坐在遠方,也能清楚看見頭飾閃閃發光。此劇演員眾多,加上楊繼康夫婦共有六對夫妻以及其他僕人,同時出現在台上時,著實眼花撩亂。幸虧不同對夫妻分穿上不同的顏色,一對夫妻一種顏色服裝,觀眾得以迅速判斷誰與誰為一對。而困難的在於,一旦演員換了裝束便不容易判斷身份,例如丫鬟翠雲在落魄之時換穿破衣,觀眾便開始討論這是哪個角色,幸好這樣的疑惑不會持續太久,隨著劇情推展,大多能判斷角色的身份。這齣戲較特別的是,雖然是以楊三春為主,但其他角色戲份相當平均,各有所發揮,楊老夫婦的老生、老旦,以及各對夫婦的小生、小旦,甚或以丑角應工的二女婿都能各自發揮其特質。多位演員的水準具有高一致性,並無差距過大的問題,對觀眾而言也較不容易出戲。

回到劇情上來說,猶如《紅樓夢》賈府極盛之時的富裕與榮華,在這場壽宴上,四對女兒女婿紛紛獻上奇珍異寶,連丫鬟翠雲也穿得一身亮麗,如此更凸顯三小姐楊三春與鄒應龍夫婦的貧困,身為養女的她穿著一身布衣,也無起眼禮品可送。嫌貧愛富的母親與二小姐夫婦自然是瞧不起楊三春,只想趕緊將他倆打發走。

福禍相依,在此極樂之時,朝中傳來宰相嚴嵩弄權,迫害楊氏九族,楊繼康被抄光家產流落街頭。原先爭著扶養雙親的大女婿與二女婿,見情勢不對見風轉舵,改拜嚴嵩為義父,並將親父母趕出家中;四女兒與五女兒同嫁陳家兄弟,兩對夫婦不忍心父母流離失所決議收留,然其公公怕受牽連,在不顧眾人反對之下,堅持不留楊繼康。楊老夫婦再次流落街頭,靠著丫鬟翠雲行乞照料,在滿天風雪中,楊三春的小叔鄒士龍遇見受寒倒臥雪地的翠雲,翠雲與楊三春相逢,楊三春便出外尋父母。三人重逢各訴衷腸,楊母自認當時虧待楊三春,不願與三春返家,在三春求情之下母女和解。而赴京趕考的鄒應龍此時衣錦還鄉,他用計謀揭露嚴嵩之惡形,楊家再次復權。在楊母壽宴上,依靠嚴嵩的大女婿與二女兒夫婦家道落敗,為楊繼康逐出家門,為感念落魄時翠雲的不離不棄,將翠雲收為義女,並與鄒士龍結連理,再次合為五女拜壽。

這一齣家庭倫理劇緊扣人心,雙親的扶養議題自古皆然,即使在當代社會亦不乏覬覦家產爭奪扶養權的兒女,待父母無利用價值便輕易拋卻,老父母只能卑微地流離兒女家中。而最不受疼愛的那個,常常是最孝順的,猶如楊三春一般,即使被母親看不起,卻不曾怨嗟冷落以對。

這樣的家庭倫理劇反映了社會現實景況,即使改朝換代,人性依舊不變,對觀眾而言能輕易地取得共鳴。可喜的是,薪傳並未將這樣的題材處理得過於灑狗血,除了二小姐夫妻愛財、視錢如命,大女婿愛權,趨炎附勢,楊家幾位千金都算得上有情有義,大小姐甚至不惜與丈夫對抗,每一對夫妻都有其性格與樣貌。劇中不極力地渲染老父母的悲情,拉大善惡力量的衝突,而在殘酷的現實中保有一絲人性的溫情,也道出兒女的無奈與不得已。

於是,觀眾入戲深,常隨著劇情發展而相互討論與鼓掌,以往的戲曲舞台,掌聲大多是給演員本身的,或喜愛其唱腔身段等,但這齣戲的觀眾常常被劇情牽引著,例如楊繼康落敗時暫留於二女婿家中,為二女婿所趕,此時楊老夫人一怒之下賞了他一巴掌,觀眾鼓掌叫好,或是楊繼康重返官場、穿上官服出場時,觀眾也隨之鼓掌,那是一種隨著劇情欣喜、憤怒的表現,彷彿跟著劇中人物一同經歷了人生的悲歡起落。當楊三春與楊父重逢時,一段父女相逢的悲痛與欣喜也引出不少觀眾的淚水,不少人偷偷揩著眼淚。觀眾也猜測並討論著劇中人物的想法,例如楊母不願隨楊三春返家究竟為何?有人道出,作母親的大概拉不下臉吧,前後排的觀眾也相互呼應著這樣的說法。

兩個多小時的戲,對於坐在塑膠椅的觀眾而言,多數是感到疲憊的,到故事後半段,有人坐不住開始起身拉筋、活動筋骨,甚或找到熟識的親友一同討論劇情。即使觀眾身體是浮動的,但沒有人輕易地離開現場,這突顯了這齣戲對觀眾的黏著度是相當高的。以往,總認為外台戲就要熱鬧,或刀光劍影的武戲,或用各種耳目之效拉住觀眾,但薪傳的《五女拜壽》證明了一件事,一齣能夠扣人心弦引發共鳴、演員表現良好的好戲,便自然能黏住觀眾。這樣的劇情再簡單不過,有些觀眾看到貧窮的文人鄒應龍出場時便斷言他以後會中狀元,這些套路觀眾都很熟悉,即使都知道結局了為什麼還甘心看完呢?像是劇中楊繼康對大女婿說的,我要留一口氣看你們的後路如何,對觀眾而言,要親眼看見惡人受懲才能消消心頭氣。

這齣戲滿足了觀眾對善惡終有報的寄託,也為破鏡重圓的親子之情動容,沒有華麗的佈景,只用一個簡單的故事演好一齣戲,而觀眾的即時討論與回應,也是屬於外台戲的獨特風景。

《五女拜壽》

演出|薪傳歌仔戲劇團
時間|2021/11/20 19:00
地點|台南南鯤鯓代天府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導演根據本劇無厘頭的調性,卸下了正劇的枷鎖,大玩各種荒誕場面調度,如倒帶式的追逐場面、遊賞花園時具象且惡搞的故事壁畫、宴會中跳大腿舞的北京歌姬,乃至於最後時空封閉循環,讓劉嘉慶不斷被殺的畫面,都讓全劇充滿歡快的氣氛。
6月
27
2025
《轉生到異世界成為嘉慶君──發現我的祖先是詐騙集團!?》的編導,立足此刻,把人類共同情感設定為啟動嘉慶君遊台灣異世界的鑰匙,連接到清代台灣的歷史事實和歌仔戲表演邏輯構成的縱橫脈絡之中
6月
27
2025
導演似乎僅是運用舞者「拼貼」出全戲的情感厚度,導致現代舞與戲曲演員表演似乎各成一區,觀眾無需藉由舞者的表演,來感受角色的內在複雜情感。
6月
25
2025
就整齣戲來說,對比構成發展主線。行當面可見正生和採花,角色面是濟公和女媧,兩組對照角色既有呼應,軌跡又不同。演員們善用唱、唸、作、打創造出生動具體的角色形象,一招一式堆疊戲肉
6月
25
2025
附身,其實也讓《幽戀牡丹》形成多重樣貌,從「情節架構的層疊與綿延」到「人物與演員間的扮演關係」,讓多具有不同名字、卻是相同身體的軀體,在實情假意、真相謊言間游走。
6月
19
2025
《戲神養成記》作為三十年大戲,除了是尚和階段性的成果展現,以戲神與劇團入題,也帶著對於這三十年來經營劇團的省思與心得,對自我的承擔給予期許及肯定。
6月
18
2025
作為新生代的跨界創作,筆者未見其具備青年跨界應有的「衝突感」與「破格感」。跨界是否僅止於形式的並置?是否還能更進一步——解構並重組彼此?本劇標榜舞蹈與戲曲融合,但實際觀看下來,兩者卻往往各說各話,難以達成真正的交融。
6月
12
2025
整體而言,本劇仍不失為一次成功的改編,不但貼近傳統歌仔戲的大眾口味,也為本土劇團示範將來跨國合製、或深化表演語境的可行路徑。
6月
12
2025
或許因為有《鏢客》珠玉在前,才顯得《錦衣》略為遜色。然而以豫劇團創團七十年的歷程而言,《錦衣》與《鏢客》開啟了文戲以外的另一條新路徑,以共同宇宙建構了架空的武俠世界,各式武器的運用也相當多樣化、別開生面。
6月
11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