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寶寶們在劇場裡相遇《咑咑主義,前進》
1月
05
2021
咑咑主義,前進(山東野表演坊提供/攝影劉定騫)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75次瀏覽
郝妮爾(文字工作者)

這並非我第一次看寶寶劇場,卻是第一次帶著自己的寶寶走進劇場,也是在此時才驚覺,過往的我都看錯了:畢竟一個成人再如何以嬰幼兒的眼神回望世界,都仍然帶著成見,除非你身邊伴隨一位眼光澄澈的孩子,而你也恰好能從他眼裡讀懂那個世界。

《咑咑主義,前進》為導演曾恕涵以零至兩歲的孩子為對象所發展的一齣戲。相對於「兒童劇場」,寶寶劇場更無劇情性,完全抿去日常語言,以音響與狀聲詞豐富表演空間。正式觀演以前,內心對於寶寶劇場有兩個主要疑問:首先,三歲以下的孩子,真的能夠專心「看戲」嗎?第二,寶寶需要劇場藝術嗎?而這兩個疑問在踏出表演空間以後,都得到了清晰而肯定的回答。

就第一個問題先談起:可以的,即便是三歲以下的寶寶也能夠專注地看戲,只要戲夠精彩。(關於「寶寶」更明確的定義,約是:剛學會以站姿前行、或者只能匍匐移動,且多半無法以完整的句子結構出自己的想法,僅能仰賴肢體語言、或者單詞進行溝通者)至於《咑咑主義,前進》如何吸引寶寶的注目?在此提出三個觀察:純粹的顏色、真實的音樂、物件意義上的轉換。

在《咑咑主義,前進》的表演空間裡,設有簡易的白色支架與白色布幔,高度約是一個成人蹲踞後的大小,而兩位演員(賴舒勤、簡伊利)的服裝也是以白T、黑色連身褲呈現,腳丫子的部分,則分別穿上飽滿的紅色與綠色襪子,色彩使用簡單乾淨,於是焦點很自然地會放在顏色強烈的「靜態物件」,無論是動也不動的腳丫子,或者是另外跳出地新鮮色彩之上,從演員的肢體或者是其後所展現出來的道具皆然。

第二,其所使用的聲響,均為樂師黃瑋傑現場透過吉他、木盒、琴片等各種簡單、甚至陽春的工具所組合而成,然而「有一個活生生的人、透過他的演奏產生了不同的聲音」,這一點對於寶寶們的震撼,絕對遠遠超過透過電子產品所播放的樂音。

演出開始前,黃瑋傑拿著吉他走進「遊戲區」,他無須發言,端靠吉他讓音聲流洩,眾寶寶們便當即停止遊戲,轉而注目更讓人匪夷所思的「聲音的來源」;接著,黃瑋傑便如「魔笛手」那般引領孩子們走入「表演現場」。彼時,戲尚未開演,卻又像早已發生,簡直讓人明白,童話中的「魔笛」並無什麼了不起的魔法,任何一個世代的孩子似乎都會自然地被樂音吸引。

第三,寶寶劇場是一個讓意義重生的地方,而非毫無意義的拼湊之境,寶寶會讓所有尚未在他們心中被命名的能指(sound-image)直接進入了所指(concept)的階段,他們不探問「那是什麼?」而直接去尋找「那個什麼」的「意義」為何。於是在《咑咑主義,前進》裡,呼拉圈不是呼拉圈,而是跳格子遊戲裡的格子、是落水的漣漪、甚至是……,喔,其實是什麼都不重要,寶寶們已經開始伸手想要觸摸,要親自將其玩出新花招。

綜觀全戲,《咑咑主義,前進》非常勇敢地,不只呈現熱鬧,更保留沉靜的時刻。

有一度,演員賴舒勤、簡伊利的動作像是舞蹈,四手交替拿著三樣道具:那是三個裁切過的圓,彼此能交疊成為一個完整圓、或者裂成一個帆船狀、下一秒又彷彿是日出日暮的形狀……但無人能明確說出其為何物?僅任憑演員與樂師那樣安靜、從容地跳著「慢舞」。此間,有個孩子迸出一個單詞:「月亮」,彼時眾人會以為自己真的看到了月亮,但那「月」的形狀又隨著舞蹈不斷不斷的改變,而是「真相」起起落落,不被約束。

遊戲是熱鬧,遊戲也可以一點都不吵鬧。在這一波又一波彷彿碎浪那樣,看起來豪無線性關聯,又自成一體的表演之中,我忽然想起:為什麼我們需要劇場、需要藝術?

「劇場是人與人相遇的場所。」不只一個人曾說過這句話,然而隨著年紀愈長,這句話的功能性變得愈發薄弱。我們真的還能夠在劇場裡相遇嗎?隨著科技如虛擬實境的進步,會不會我們最終相遇的對象仍是自己?一個成人所看出去的世界,是否總是一面鏡子呢?然而寶寶劇場,卻以無比真實、親密的方式應證著這句話。當還在吸奶嘴的嬰兒專注看像某個地方時──無論他/她凝視的終點是舞台上的演員、是樂師、是周邊與之同齡的孩子,或者是父母,那所謂「相遇」的瞬間都一再地發生,不是隱喻式的狀態,而是具體的行動。

這個相遇,與彼此在公園裡排隊玩溜滑梯、或者在幼兒園裡嬉戲必然不同,而那份「不同」,有很大一部分是源自於:這興許是寶寶們第一次發現,他們不需要「觸摸」,就能夠擁有。

我帶著一歲三個月的女兒觀賞時,她一度目不轉睛地看著台上演員操作的道具,並情不自禁地擺出了「拜託」的手勢──那是她在家中想拿到某個東西,而尚無法靠自己力量取得時,馬上就學會的手勢──她想要抓住那個道具,想要到簡直快飛撲上台去。然而,再給寶寶們一點時間吧,彷彿能聽到《咑咑主義,前進》這麼說著,於是樂師、演員全都以沒有語言的言語交織著某種氛圍,不替現場的靜默緊張,也不替現場的躁動緊張,那氛圍不短不長,不會讓人失去耐心,卻也足以讓一個寶寶明白:距離雖遠,雖無法以觸覺感受,但已然藉由「凝視」明白,而光是這樣的注目,就彷彿「擁有」了什麼,與那個「什麼」相遇了。

以此結論,回答我的第二個問題:需要的,寶寶們是需要劇場的。《咑咑主義,前進》的「咑咑」是一個狀聲詞,模擬嬰幼兒發出的一個無意義的音聲。然而劇場裡的相遇,卻讓諸多無意義的存在找到了棲身之地。咑咑在此刻成為「快樂」、「喜歡」的意思,也讓咑咑成為戲中最初,與最終的語言。

祝福寶寶們咑咑長大。

《咑咑主義,前進》

演出|山東野表演坊
時間|2020/12/25 10:00
地點|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創意埕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
《Let Me Fly》的音樂風格,則帶觀眾回到追月時期美國歌舞劇、歌舞電影的歡快情境,不時穿插抒情旋律作為內在抒發,調性契合此劇深刻真摯、但不過度沉重的劇本設定。
4月
12
2024
因此,當代的身體自然也難以期待透過招魂式的吟唱、紅布與黑色塑膠袋套頭的儀式運動,設法以某種傳承的感召,將身體讓渡給20年代的新劇運動,以作為當代障礙的啟蒙解答。因此,黑色青年們始終保持著的這種難以回應歷史的身體狀態,既非作為歷史的乩身以傾聽神諭,亦非將僵直的歷史截斷重新做人。
4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