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聲音、能量的融匯《泰特斯2.0》
10月
30
2012
泰特斯2.0(關渡藝術節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671次瀏覽
林乃文

《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Titus Andronicus)是莎士比亞早期的一部血腥復仇劇,完成時還不滿30歲。全劇包括13次兇殺,兩次碎屍和一次強姦,砍斷3隻手臂,還有一場人肉宴;一個父親有25個兒子為國家戰死21個、遭陷構被昏君殺死2個、過於正直而被自己錯殺1個;一個母親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吃下了自己兒子的肉做成的餡餅。這些離奇駭人的情節在作者死後的三百多年間備受爭議,甚至被人懷疑它不是莎士比亞的作品。然到了當代,這部戲的暴力本質與形式重新獲得共鳴。

根據中國《三聯生活周刊》報導,《泰特斯》在中國唯一的上演記錄是1986年第一屆莎士比亞戲劇節上,由上海戲劇學院的師生搬演。在台灣,2003年王嘉明在實驗劇場改編和執導為《泰特斯--夾子/布袋版》,分割跳接式的結構,繁複的場面調度,風格化的演員動作和形象設計,即使抽去夾子大樂團小應和石佩玉的掌中戲偶的噱頭部分仍意象紛繁,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香港導演鄧樹榮從2008年到2012年推出三種版本《泰特斯》,海內外多次巡演,應該是華文世界裡最受人知的改編。今年首度到台灣的《泰特斯2.0》,風格最為簡約凝練,對師法葛羅托斯基和梅耶荷德的鄧樹榮,特別能顯示其「形體動作非輔助的手段,本身即有本體意義的過程」的戲劇觀。

一開場,演員從觀眾席第一排起身,脫去便裝,一身黑衣黑褲,走上舞臺──空的舞台,只有7個演員,7把椅子,一字排開。樂師一名,以吹簫起手。這裡本是羅馬的森林、宮城、監獄、將軍家宅,來去奔紛的將相仕女,皆化為文字,凝為朗聲,仇恨、謊言、血與暴力,全在演員的身體和聲音上建構。倏然椅前一片紅光如毯,這裡就殺戮之地,是所有人奔赴的目的地。

最大的劇本改編特色在於以敘事體代替對話體,沒有人扮演固定角色,他們都是說書人,敘述兼議論,進入又疏離,這彰顯了聲音本身的物質性與音樂性,也展現文字本身的力量。只可惜字幕模糊,對不諳粵語的觀眾來說,很難跟得上文字的節奏快速意象泉湧。繁複的戲劇行動被精煉而象徵化,例如斷肢只用演員扭曲手臂的一個動作來展現,強暴和碎屍的實施通過敘述間隙沉重的呼吸聲和尖叫聲交代。連續幾起兇殺的高潮來臨之前鋪墊了一場久久的沉默,一個女演員將自己倒吊在椅背上象徵無辜犧牲者的屍身……。在觀眾眼前,於是不再有羅馬將軍泰特斯或外族皇后塔摩拉等人,而是一個個演員,沒有分身或化身,他們的身體、聲音、能量,總匯為一種難以抹滅的形象。表演不再是故事的再現,符徵與符指同時歸於演員身體,載體也是本體。

這種簡約凝練的方式,觀眾用聽書的方式瞭解劇情,情感節制冷抑,以最大程度讓文字成為人性暴力本質的揭發者。燈光精準而富有詩意,最後演員回到一排椅子上,又讓出大片空台,一片湛藍如湖心月鏡,演員身影消隱於後,悲哀似乎也隨之無限延長到宇宙。最後一段重新出場說書,瓦解了這種言有盡而意無窮的空間詩意。

《泰特斯2.0》

演出|鄧樹榮戲劇工作室
時間|2012/10/26 19:30
地點|台北藝術大學展演藝術中心舞蹈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導演敏感的掌控,精密佈局了每個場景、故事或文句指涉的氛圍與象徵,讓演員建構的肢體文本,勾勒了一個與文字平行、甚至更為抽象的語境,而這個動作語彙,有時彌補了語言的不足、表現了角色人物,有時是後續情境的伏筆。過去所見肢體風格強烈的戲劇作品,往往文本台詞都會與肢體語言扞格不入,這齣戲不一樣的是,肢體語彙的呈現與文本台詞傳達時的時間差,反而擴增了文字描述背後的情感與想像。(傅裕惠)
10月
29
2012
《上樑》演繹的與其說是勞資關係,不如說是創作者內心戲的兩種掙扎。而最為荒謬之處,還在於這種理想與體制的二選一,居然是讓工人的身體代為殉道,以維持創作者站在反體制立場上的純潔性。
6月
30
2025
本劇意圖戳破的人性,就這樣縈繞在兩人迥異的身分之間。顯然,小天是真心想幫忙,但我們卻也很難指責意欲維持尊嚴的阿修有什麼過錯,一切只因這幢大廈的結構已扭曲到讓任何善意,都只能被錯解為上對下的傲慢。
6月
30
2025
《上樑_下工後的修羅場》在舞台上創造了一個現實世界的模型,有相當豐富的細節,卻少了些粗糙的真實感,主人翁的際遇,令人感傷,卻難有深切的同感,如果有社會批判的意圖,也稍顯失焦。
6月
30
2025
本次演出試圖以魔術與戰爭這兩個規模懸殊的想像間交織張力,輔以演員的生命經驗敘事,直面觀眾並揭露出關於世界鮮為人知、或眾所皆知的秘密與真相。
6月
23
2025
相對於《騷動之川》以精密的當代語言,攪動邏輯,最後發現暴力最深沉處,無言可表;《落頭氏》則從古老東方傳奇中提煉身體與聲音,創作全新的意象,調動感官,超越語言邏輯的限制,開啟觀眾隱匿的記憶與經歷。
6月
18
2025
當天現場的大量互動,幾位演員親切平易,通過劇情設計和美食雙管齊下,鬆動了無形的觀演界線,純粹的觀眾設定已經消失,成為兩批各有不同任務的參與者
6月
16
2025
挽回人世間的正義,理當如此——但死者能否有?《騷動之川》便是意圖把它昇華到神思境界,召喚萬物齊運的感素;端看首幕的女神到幕終的女童,一個令人矚目的美學扣環。
6月
12
2025
而在本屆作品中,我們得以從中反思作為一個表演藝術工作者,回歸到表演藝術的本質,最核心的價值,在於先以演員為中心的基礎,如何真心面對、真實挑戰關於表演這個行為所應具有的思索。
6月
11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