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缺重圓的仙/人之情《狐狸兒媳-小翠的愛情札記》
6月
28
2024
狐狸兒媳-小翠的愛情札記(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提供/攝影陳宥崧)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70次瀏覽

文 李天群(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生)

《狐狸兒媳-小翠的愛情札記》,是2024臺灣戲曲藝術節「非.常.愛」主題系列演出之一,由劉慧芬編劇,榮興客家採茶劇團領銜。是以《聊齋志異》中的〈小翠〉為基礎,故事情節上忠於原著,加以重新詮釋和改編,劇情融合戲曲表演元素。全劇分為六場(不含序曲、尾聲),以上二下四的分場方式進行。

《狐狸兒媳-小翠的愛情札記》從愛情、家庭和人性的多重面向切入,講述小翠的身世之謎和仙/人之間的矛盾,從與王家的相識到別離,見證小翠與王家的關係糾葛,以及她面對各種困難時的勇敢和智慧,尤其是在小翠面臨抉擇和放手時,情感衝突很是觸動人心。小翠的身世和真實身分似乎充滿謎團,她的神秘來歷和超凡能力為劇情增添許多神秘感。觀賞者會不由自主地想知道她是誰?她的來歷又是什麼?同時,劇中的角色關係和情感衝突也使得故事更加生動。從王太常的接受到王夫人的懷疑,再到小翠與元豐之間的愛情糾葛,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心路歷程和成長,讓劇情更加豐富多彩。

開場的布景,左邊是一棵松樹,右邊是牌樓,兩白布簾下垂,一長一短呈現,並以兩種燈光——紫光、黃光——交織。序幕開始,雷電交加,靈狐伴隨武戲、雷神出場,少年王侍郎出場。第一場以〔數板〕開場,「打掃囉」的快活氣氛,王元豐(蘇國慶飾)、小翠(吳代真飾)、王侍郎(陳思朋飾)相繼出場。王太常有個十六歲的兒子元豐,是個傻子,某日有個老婦人領著一個姑娘找上門,說是願把姑娘嫁給王家做媳婦,言「只因家道中落,母女二人相依為命」,姑娘笑臉迎人,漂亮萬分,王太常十分滿意,王夫人(陳芝后飾)出場卻認為「老爺做事太荒唐」,「天大的事兒你不與我商量」,然而,見小翠之面容,直唱〔月有情〕「沉魚落雁好容貌」一曲,歡欣氣氛縈繞其間。只是,凡是問小翠哪裡來的,小翠也只答道「不知」,問其父,只答道「玉皇大帝」,讓人百思不解,歡欣之氣另懸神秘之感。舞台大大的紅「囍」字下垂,旁配兩大紅束,聘禮齊備,新郎癡傻卻為新娘以紅帶牽引之下完成夫妻拜禮,荒謬之中依舊帶有幸福氛圍。轉換到洞方花燭夜時,燈亮卻見是新郎蓋頭蓋,不免令觀賞者笑出聲來,小翠唱「靈狐試煉到凡塵,得人形骸求仁真。怕是心性不門滅,不悟本性感神智」,逐漸理解人情莫測之情。然而,第一場末尾,小翠突然發現元豐血脈栓塞,趕緊施以法術救之,仙/人的課題,是小翠需要探討的問題。

第二場上演踢球,元豐卻誤把鞋踢到父親太常臉上,氣得斥責元豐和小翠,夫人也氣得責備。另外,因為知道同巷王郎中(胡毓昇 飾)忌妒王太常的官吏,小翠卻扮尚書大人去王郎中家演戲,回家卻為王太常遇上,知道是小翠所扮,氣得訓斥責罵。另外,小翠還讓元豐演戲,扮為楚霸王。此時,進入中場休息,讓觀賞者一方面思考「扮為霸王」究竟有何作用,一方面也整理思緒。


狐狸兒媳-小翠的愛情札記(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提供/攝影陳宥崧)

下半場第三場開始,春雷一聲響,「驚雁驚蛇驚仇家」,因著小翠卻扮尚書大人去王郎中,王郎中前來拜見王侍郎,就在王侍郎找不到衣服而王郎中等待之時,讓王郎中看見元豐扮為楚霸王,喊著「孤霸王」,即將元豐的衣冠脫下帶回,準備當作把柄來脅害王侍郎。王太常終於著衣,卻得知事情,生氣得不得了,只覺「天將橫貨膽戰心驚」。王郎中果然上奏皇帝揭發王太常謀反,然而,問訊之下,發現只是畫著龜的破布和破帽,又確認元豐是個白癡,於此就判王郎中誣告並發配雲南邊疆,可謂是「妙戲化解」。

第四場於洞房內,小翠言及「別日將近會日遠,仰看星月觀雲間。光陰似箭如流水,耿耿明月不能眠」,暗喻離別之時將近。沐浴之時,小翠將熱水倒在大甕,並將元豐扶下甕,元豐叫著想出來,小翠卻喚兩位僕人拿來被子給他蒙上。過沒一會兒,元豐已經「死去」。母親跑來,眼見已經「死去」的元豐,就直截打小翠一巴掌。然而,很快地,元豐不但醒了,還會說話了,這下子變成母親昏倒了。接著,第五場是挑選禮物,結果小翠不慎將一個精雕巧啄的玉瓶打破,母親「一見玉瓶片片碎,恨骨連連痛心扉」,打了一巴掌,然而小翠也氣了,唸道「數年來,在你家心血操碎,敬公婆,顧夫君,不曾後悔,今日只為玉瓶恩斷義絕」,因此決定「含羞忍怒,離了這人情虛偽」。第六場孩童出場,因應王家都找不著小翠,「念小翠日夜永晝,想賢妻珠淚難收,鴻雁寄書白難受,哀鳴陣陣聲聲憂」,後來小翠偶然出現,面對王家希望小翠返家,小翠是堅決推辭,元豐求小翠不可走,小翠卻勸元豐另外娶親,去東村迎娶鍾氏之女。

尾聲,花轎出場,與鍾氏見面之時,元豐以為那就是小翠,這才明白小翠已經化作鍾氏之貌。舞台設計左右兩邊,左邊是元豐迎娶鍾氏,右邊則是小翠獨望兩人,小翠言道「是真是假何必分開」,「人來人往,錯落晴陰」,小翠最終放手,一藍、一黃燈光分別照在小翠、元豐夫妻身上,回扣一開始的燈光布景,也體現兩道燈光的意義——仙/人之情。


狐狸兒媳-小翠的愛情札記(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提供/攝影陳宥崧)

回頭來看,小翠的神秘身世和仙人身分為故事增添神秘感,劇情之中,小翠與王家的糾葛以及她與元豐之間的情感逐漸發展,小翠展現超凡,也為元豐解決一系列難題。劇中運用意象和象徵,比如象徵著喜慶的紅色囍字、扮演楚霸王的情節等,都為劇情增添趣味和深度。舞台設計和道具的運用也富有特色,從松樹到牌樓,再到舞台上的「囍」字和玉瓶,每一個細節都營造劇情所需要的氛圍和場景。加上燈光的運用,將不同色彩和光影投射在舞台上,豐富演出視覺效果,特別是開場的燈光交織和結尾的燈光分別,巧妙地呼應劇情的發展和主題的深意:仙/人。劇中穿插許多幽默的場景和對白,使得整個故事更加生動有趣,例如,元豐誤踢鞋、小翠扮演尚書大人等情節都充滿笑料,讓觀賞者在笑聲中享受劇情的發展。而最重的莫過於是結尾,此處充滿意義深遠的寓意。

另外,劇中探討的主題也相當豐富,從人性的複雜性到命運的無常,再到愛情的真實與虛幻,都在劇中得到淋漓盡致的表現。劇情發展中,觀賞者不僅能感受到主角小翠的喜悅和煩惱,也能理解作為非人所面臨的道德困境和人性掙扎。這樣的主題設定,不僅讓劇情更加引人入勝,也讓觀賞者在欣賞的過程中,得到一場深刻的思想之旅。小翠最終放手,讓元豐和鍾氏成為夫妻,或許表明她對愛情和人生的一種成熟和放下,既有種悲情的美感,又帶有對命運的接受和對生活的樂觀,放手和超脫,都表現深刻的情感轉變和成長,給觀賞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劇中展現的仙人和凡人之間的情感,以及小翠最終的抉擇,引人深思,這不僅是個關於愛情和命運的故事,更是人性和成長的探索。透過生動的故事,觀賞者不僅能享受到精彩的表演,還能思考生活中的種種難題和抉擇。

總體來說,《狐狸兒媳-小翠的愛情札記》是一齣充滿戲劇性和情感的精彩客家戲,巧妙地結合神話、戲劇和人性的叩問,融合戲曲、文學和哲學,同時探討愛情、命運和超自然元素等主題的精彩演出,從開場的喜慶氣氛到結尾的離合場景,展現出月缺重圓的仙/人之情。觀賞者伴隨著角色的命運起伏,藉由幽默詼諧的場面和動人的情感表現,不但能在其中欣賞到戲曲的唱念與身段之美,也能對劇中探討的議題有更多的思考和感悟。

《狐狸兒媳-小翠的愛情札記》

演出|榮興客家採茶劇團
時間|2024/05/05 14: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 大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筆者以為《黃鶴樓》之看點乃在於演員如何將角色性格內化、使形神相合,此劇若非老將來演大抵也演不出精妙之處,而《周瑜歸天》則因做工繁重常為新秀練功劇目,此次劇目安排不僅僅在劇情的銜接,與演員特質亦有其適切考量。
4月
16
2025
這類型經典新製的演出,勢必面臨「技藝傳承-戲曲文本-觀眾品味」三者孰輕孰重?該如何重新取捨建構?筆者認為《漁樵歌》為經典嶄頭新詮釋,做了極大化的提煉與平衡。
4月
15
2025
《若沒有你,我還會是關羽?!》從命題可知這齣戲的靈魂人物除了名垂千古的武聖關公外,更加進了關羽的坐騎赤兔馬和隨身誅敵兵器青龍偃月刀兩個角色;這後二角的真實存在形體,乃吾人可以用感官感知到的「器」或「物」,是屬於哲學家所謂的「形而下」者
4月
11
2025
整個作品可以說是立意良善,也達成了將物件擬人化,並以此解構英雄神話的目標,但是在演出結構的安排上,或許還有調度完善的空間,使演出在戲中戲的架構中,能夠得到更密切的呼應
4月
11
2025
大量且不斷穿插的說書,明確切斷了情節的延續性,同時也斷裂了演員對於劇中人物的揣摩,於是演員成為「立體化」的繪本,隨「說書的語言」展開所有動作,成為服務說書的狀態。而這樣的形式多少也拖沓了整體節奏
4月
10
2025
團隊過往對於戲曲身段的承襲或化用著力甚深,不論是接聽杖頭飛鴿傳書,或是化趟馬程式為現代機車的騎乘,都是極具巧思的創發。可惜本劇的表演採取較隨性自在的形式,藏身在華麗服飾的身段,不復見獨出心裁的精彩。
3月
28
2025
碎片化的情節,各懷心事的人物,鋪陳及意外躍進躍出,聯手將兇殺案推上前線;情節提供的事實指向特定伏線:暴政必亡、惡者伏誅。散落的懸缺訊息形成一齣「推理群像劇」。若問起作品脈絡和歌仔戲在戲裡意味著什麼?兩者同樣幽微。
3月
26
2025
《暗夜花香來》以懸疑推理作為核心,結合歌仔戲傳統,表述了對現代社會的關懷視角,儘管命題論述未臻完善,但戲劇語彙成熟、演員表現亮眼,實不失為一齣出色的歌仔戲懸疑小品。
3月
26
2025
當一齣家庭倫理悲喜劇的抒情段落,唱唸少了情感力度,重在身段執行、場面調度,而培訓藝生與資深演員同台對戲之際又顯生澀;不免令人有些疑惑:青年演員們的角色刻畫思路是什麼?他們如何理解自身演出角色以及整體劇情的關係?
3月
25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