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域、場景、與場所的對話——《手路》
3月
30
2022
手路(圓劇團提供/攝影陳長志)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461次瀏覽

文/蔡孟凱(特約評論人)


走進圓劇團在木柵忠順廟搭設的臨時帳棚,從木柵忠順廟前增建的遮雨棚直直延伸,與正前方的傳統民戲戲台連接在一起,結構上彷若一體成型,彷彿它原本就是這座百年歷史廟宇的一部份。而帳棚內鋪設的舞蹈地墊、燈具、truss,則是這個建築場域裡最「劇場」的一部分,古今兩個表演場域彼此串聯,提醒參與者自身並不處於一個尋常的廟宇空間。


手路(圓劇團提供/攝影陳長志)

屬於日常生活的信仰空間與只為藝術一夕存在的表演場域,彷彿在呼應著這個場所的特性,《手路》之中錯縱交錯著或虛或實、古今不同的各種場景,讓這個當代馬戲創作得以觸碰庶民社會記憶的幽微處。由林文尹飾演的廟會主持人蔡志明在開場前先招呼群眾與特技演員互動,帶領群眾進入表演場域,為作品拉開序幕,接著另一位主持人,於戲外實際執業活動主持的陳佳盈加入,兩人如實還原腥羶不拒、能量高張的外場活動現場。

不同於前者的親近與熟稔,《手路》的另一個場景,則是以民俗高蹺為基底,揉合不同藝陣語彙、道具媒材,內觀陣頭肢體出發從而探索當代馬戲的舞蹈表演,與觀眾之間有著正規劇場般嚴肅的疏離空間。演出的場景便在兩者之間反覆地拋接,成為編織出《手路》獨特面貌的兩條主旋律。


手路(圓劇團提供/攝影陳長志)


日常物件與藝陣的肢體語彙

只是兩者之間的交替與接力,卻不免在作品流動的過程中留下許多不甚自然而略顯突兀的落差與斷點。這個現象在《手路》中有較多舞蹈表現的林乘寬身上最為明顯,在上一幕他還在與主持人插科打諢,相約稍晚要帶來更現代的歌曲,主持人獻唱兩首歌過後他倏地自舞台裝置現身,開始的卻是精湛而充滿張力的舞蹈表演。類似的情境落差在《手路》之中出現的次數不少,讓整體的結構多少有些令人感到破碎而不甚流暢,是《手路》一個瑕不掩瑜的未竟之處。

而《手路》最亮眼的,無疑是道具和尋常物件與特技設計、舞蹈編排之間的結合與轉化。民眾熟悉的紅白塑膠袋串接成旗,塑膠椅凳堆疊上身如神尪甲冑,或是塑膠布舞動如京劇水旗,這些質感廉價、輕薄的日常用品,在色調偏冷的燈光和色彩飽和刺眼的服裝設計之間,閃爍著科幻詭譎的末世光彩。結合表演者們充滿藝陣符號的肢體動作,更添幾分聖俗混雜的荒誕與詼諧。


手路(圓劇團提供/攝影陳長志)

比起情境和表演,更多時候我感覺在《手路》裡和觀眾說話的是這些物件本身,這些材質難以久存、往往輕易被捨棄的物品,在這個時尚風潮快速改變人們生活習慣的時代,向健忘的群眾最後一次滿懷不捨的追問。

民俗現場觀演關係的再現,與當代特技肢體表演的探索,《手路》延伸了林正宗與圓劇團建構台式馬戲的創作脈絡:從廟埕、酬神、藝陣甚至是生命禮俗中撿拾民俗藝術的蛛絲馬跡,提煉而內化成獨樹一格的表演語彙與舞台意象。或許對於這麼一個對傳統民俗益發陌生的時代而言,這樣的創作精神是懷舊的、令人不捨的,但最終《手路》與圓劇團面向的始終是舞台上充滿可能性的未來。演出告終,帳篷與舞台、場域和場景都不復存在,留下的只有陪伴土地百年靜謐的場所,但劇場稍縱即逝的靈光已著實留在觀眾視野裡頭,這便是台式馬戲的浪漫冒險。

《手路》

演出|圓劇團、傑若・湯瑪士劇團(Compagnie Jérôme Thomas)
時間|2022/03/26 19:30
地點|木柵忠順廟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他既是見證者也是放送者,鏡頭前空無一人,但他又是臺上之人——於此,他既分享著目睹四散高蹺的落寞,同時他也正被臺下觀眾閱讀出一陣悵然。(李橋河)
4月
11
2022
當傳統技藝「腳步手路」的獨特性,脫離既有的文化脈絡,歷經當代轉化,而被逐漸稀釋之後,「台味」的餘味還能持續多久⋯⋯(陳正熙)
4月
09
2022
《手路》透過一條穿越民俗的視界,在習以為常的喧鬧裡,更多時候,在蔡志明、阿寬、四少年身上,民俗反照成為無人可理解的寂寞。「個人」身體、生活(表演)是他們的全部,卻與現場觀眾愈見疏離。(紀慧玲)
4月
06
2022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