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入尾韻的台味?——評《手路》
4月
09
2022
手路(圓劇團提供/攝影陳長志)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54次瀏覽

陳正熙(駐站評論人)


《手路》是目前頗受關注的圓劇場最新作品,延續劇團在當代馬戲的思考脈絡下,引用本土傳統技藝,建構「台味馬戲」的創作方向。演出中,有本土與傳統文化元素的挪借與整合:廟埕與戲台空間、高蹺陣頭、牛犁歌謠,也有當代形式與創作概念的串接:手路先生網路直播、特技身體與動作的轉化,和常民生活選樣:紅白塑膠袋、塑膠椅凳、志明與春嬌的歌曲和插科打諢、前台擺設的小吃飲料,整體觀之,既有廟會遊藝趣味,更像是鄰里聯誼晚會活動——如果現場出現穿著制式背心、拱手致意的候選人,似乎也不會顯得怪異。

原本搭配演出的兩項演前活動:從木柵運動公園(原恆光國小預定地)到演出場地(忠順廟)的遊行,當天因為天候不佳而取消,改在忠順廟門和演出舞台之間的空地舉行,觀眾環繞而坐,由導演帶領的遊行繞行數週之後,帶領觀眾進入舞台區域,重新落座;「關於除了動物園以外的木柵」街區導覽活動,則由在地文史工作者帶領參加民眾走訪木柵街頭:公民會館、汐岸職人新創聚落、忠順廟等,了解在地文史與當代文化風貌,與演出本身無直接關聯,比較像是行銷宣傳,當天參與人數寥寥,到了導覽終點的忠順廟,看到演出前的準備情形,但沒有相關引介,將導覽與演出加以串連,有點可惜。


手路(圓劇團提供/攝影陳長志)


新創馬戲的魔幻氛圍

整體而論,《手路》是新創馬戲的水準之作,表演物件本身就有其獨特性(高蹺、塑膠袋與塑膠椅凳、輪胎、腳踏車、草堆、竹板),表演者與物件的關係,也頗有創意(單腳高蹺、塑膠椅組成的華蓋、塑膠布大旗),不同表演空間(廟埕、帳篷、戲台)的轉換,不同展演型態(雜技、陣頭、歌舞、戲劇)的串連,也很流暢,特別是全場最具魔幻色彩的元素:自由混搭中西樂器、曲風的現場音樂,創造出時而神秘儼然、時而即興活潑的環境氛圍,切合《手路》創作源頭—本土民間信仰—的特色與內涵,印證劇團對「台味馬戲」的探索。另一方面,主持人手路先生和歌手春嬌小姐的串場表演,雖有結構上的作用,也能呼應作品整體風格,但與作品主軸的關聯,於我而言,仍有待斟酌,因為葷黃語言而生的尷尬,或也能反映出所謂「台味」的歧義,和對之的不同評價。

《手路》創作者對創作素材、空間、形式的思考,有其明確的邏輯,其實也呼應了本地藝術界面向「本土」、「在地」的整體趨向,將傳統陣頭與歌謠放在架設在廟埕的當代帳篷劇場裡,雖不免讓我有「去脈絡化」的疑慮,但仍是趣味盎然的「景觀」,只是,如果要引用「粗俗」或「神聖」的概念,嘗試理解這樣的演出,看似合理,但「當下」所追求的目標:表演者與觀看者間,直接而無窒礙的交流,卻似乎又不是那麼理所當然地成立。


手路(圓劇團提供/攝影陳長志)


餘味能否無窮?

演出場地所在的木柵忠順廟,雖然隱身在巷弄之間,但有百年歷史,是地方信仰中心,每年遶境活動,亦是地方社區大事,但與演出內涵似無關聯,對當天欣賞演出的觀眾而言,空間本身的歷史與文化特色,又有什麼特別的意義?演出過程之中,偶有上香祭拜的民眾進出,但和劇場觀眾仿佛身處在不同時空,互不干涉。進劇場觀賞演出的觀眾,終究不同於進香參拜、參加廟會或鄰里晚會的民眾,對於即將進入的場域和參與的事件,有著不同的期待與想像,從廟埕廣場到劇場舞台的轉化,對我而言,仍有扞格錯置之處。

或許,這正是「台味馬戲」引人之處:神明是否在場,似乎無關宏旨,傳統如何與當代介接對話,也無一定規範,無論生活型態如何改變,信眾、觀眾各安其位,也不是什麼問題,甚至,是否一定要標舉「台味」,可能也不再重要。

但,這可能也是「台味馬戲」未來要面對的挑戰:當傳統技藝「腳步手路」的獨特性,脫離既有的文化脈絡,歷經當代轉化,而被逐漸稀釋之後,「台味」的餘味還能持續多久,值得思考。

《手路》

演出|圓劇團、法國傑若・湯瑪士劇團(Compagnie Jérôme Thomas)
時間|2022/03/27
地點|木柵忠順廟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他既是見證者也是放送者,鏡頭前空無一人,但他又是臺上之人——於此,他既分享著目睹四散高蹺的落寞,同時他也正被臺下觀眾閱讀出一陣悵然。(李橋河)
4月
11
2022
《手路》透過一條穿越民俗的視界,在習以為常的喧鬧裡,更多時候,在蔡志明、阿寬、四少年身上,民俗反照成為無人可理解的寂寞。「個人」身體、生活(表演)是他們的全部,卻與現場觀眾愈見疏離。(紀慧玲)
4月
06
2022
《手路》延伸了林正宗與圓劇團建構台式馬戲的創作脈絡:從廟埕、酬神、藝陣甚至是生命禮俗中撿拾民俗藝術的蛛絲馬跡,提煉而內化成獨樹一格的表演語彙與舞台意象。(蔡孟凱)
3月
30
2022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