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邏輯的顛覆可能《Second Body》
8月
29
2016
Second Body(安娜琪舞蹈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00次瀏覽
陳代樾(專案評論人)

有一瞬間,身體透明能看穿黑暗,而光線卻如湖底的月光在身體內裏閃爍,宛若新生。

那一瞬間也是當影像爬上身體,讓身體狂舞後卻又嘎然而止的瞬間。好似外部的動態能量突然抑止凝收進入身體,而身體內裏卻是保溫瓶的反射材質,將能量體現為波光封鎖在身體內的真空中反射盪漾。因此那投影似乎不停留在表層皮膚,而是人體橫向解剖切片從下而上的深層掃描,卻並非紅外線那樣筆直的橫掃穿越,更像是聲納在身體一個一個的區段細細探測,顯現出沒有臟器卻肌束清晰的紋理。那是被稱作「液態金屬人」的一個效果,那一瞬間,我感覺影像讓second body誕生了,更加令人尋味的卻是:什麼時候投影如動態的身體彩繪般黏貼在皮膚表層,什麼時候卻能夠轉化並超脫身體的物質實存?

《Second Body》運用的影像技術主要是光雕投影(projection mapping),那是一種因為能清晰定位物件的形狀與空間位置,而能將不規則物件化為投影介面的技術。常見的使用則是聲光效果兼具的建築外牆投影,能將具有樑柱門窗的建築牆面清楚區分出部分,並分別設計影像與之配合,甚至具有空間縱深的幾何平面都能在軟體中事先定位,其強項則是將3D動畫與投影介面的空間限制結合,雕塑般製造出轉化原本實體的幻覺。然而要將這樣的技術運用在人體的投影,卻還有一些挑戰需要克服。

首先人體乍看之下最接近由五個圓柱一個圓球組合成的桶狀結構,然而因為舞者不停移動,其身體動作可及的空間範圍(kinesphere)則是達文西著名的《維特魯威人》張開手腳形成外接圓形,在空間中則是圓球。球體作為投影介面除了空間深度還要運算曲度,必須在電腦中先模擬平面圖像順著曲度扭轉的樣態,扭轉過後投影機的平行光才能在球面上還原圖像應有的比例。再者《Second Body》投影在隨機舞蹈的舞者身上,並非能如機械手臂事先安排動態的時間排程,只能即時擷取、即時回應,難免陷入與時間差的拉鋸戰。「球面」、「動態」、「即時」這三個條件不僅讓光雕投影的運算難度大幅提高,也為投影內容的選擇設下限制。

因為人體畢竟不是球體,被模擬為球體的畫面最終還是要經過平面化遮罩(masking)的裁切,而根據舞者身形動態即時運算的遮罩通常會取得比實際稍寬一些,畢竟漏光總比缺光來得好,這個選擇也造就四台投影機對牆上清晰的舞者輪廓,如投影質地作為筆刷的身體描邊。理論上兩台投影機就能打滿物件,三台能相互支援彌補不足,四台就需要考慮影像交疊的部分。因為影像的曲度模擬並非精準只是近似,遮罩又比較寬鬆,加上即時運算的時間差,從不同攝影機打出的光源很可能相互干擾。也許因此投影影像必須抽象化,若太過具象,就容易看出不同投影機影像融接的瑕疵,有趣的是,如果說光雕攝影的強項在於具象幻覺的呈現能力,在《Second Body》的整體配置下卻不易發揮。這樣的情境中該用什麼樣的邏輯思考影像,才能製造出轉化身體實存的幻覺?

卻是在2015年《Re: Second Body》於表演36房的開放參觀讓我重新思考光雕投影的影像邏輯。還未經過曲度轉化、即時計算與遮罩裁切前的原始動畫為長方形的平面,令我驚訝的是,「液態金屬人」的原始動畫並非複雜絢麗的波紋,沒有擾動粒子的有機動態、缺乏臺北地圖的精密細緻,也並非燃燒火焰的能量強烈,只是一道道由下而上的白色橫紋,如心電圖那樣的樸質平板。雖平板,卻顯露出影像在一道道轉化的過程所留下的痕跡,製造出金屬質地與波光粼粼的複合效果,好似身體透明將光線攔住一般。相較之下,原本複雜絢麗3D的動畫經過曲度的轉換與不同角度的疊影,反倒失去了動畫原本製造立體幻覺的特質,因高複雜性而如皮膚黏貼在身體表面。

當然簡與繁、平面與立體不能截然二分,眾多效果也無法一概而論。「液態金屬人」卻顛覆既有的影像邏輯,提醒我們經過層層轉化的影像會揭示出什麼皆屬未知,然而是否「意外」能不只是一瞬的美麗,甚至根本的改變思維邏輯?那不只是對於科技能夠如何的宣稱,而是想像力的解放。也許與科技長久的磨合,最珍貴的就在這一瞬的意外。

《Second Body》

演出|安娜琪舞蹈劇場
時間|2016/08/12 19:30
地點|台北市水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透過影像科技,不只是身體主體、意志與科技(或說工具)之間的相互吸納、抗衡與搏鬥,而是寓言似地以身體主體論與身體建構論,或更進一步說,是人類的精神延伸與外物如何在生命的過程中交纏、加乘,相互誕生也相互毀滅。(樊香君)
8月
18
2016
投影影像上以街市地圖的視覺意象為主,對比舞者身體感的擴張與靈活,與謝杰樺的最初概念是相當貼近的。而當初謝杰樺從駕駛車輛發現身體知識藉由輔具所產生的生控體(cybernetic organism)想像,在這個表演中間接地由街景意象全身投影前後身體自由度不同表現而出。 (印卡)
8月
15
2016
此刻舞者的肢體語彙不再是技巧的展現,而是自我與文化之間的對話,流暢又矛盾的動作軌跡,引出舞者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所面臨的身分困惑與內心掙扎。觀者也深切的感受到舞作對臺灣舞蹈教育的反思,究竟是在塑造一種融合的美學,還是在培養無根的雜糅?
1月
20
2025
編舞者賀連華將佛朗明哥的激昂與臺灣女性文化的溫柔堅韌巧妙融合,從中闡述了親情愛的真諦和情感交織的過程,這樣的雙重結構不僅是對佛朗明哥精神的致敬,也在舞台上展開了一段關於母親、女性與愛的故事。
1月
19
2025
這三部作品不僅邀請觀眾進入一場身心的冒險,也提醒我們面對內心的混亂、愛情的流轉與人生的漂泊時,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與釋放。混沌不明,往往是最穩定的存在。
1月
02
2025
透過多重視角,作品呈現出移民在遷移歷史、家庭關係與國界之間的矛盾心境,並以移民後代的視野探索戰爭與移民經驗如何跨越時代與地域的界限,進一步轉化為代際之間的身份迷霧與文化矛盾。
1月
02
2025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