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席的在場與慾望的流動性《兒子》
3月
07
2017
兒子(愛慕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61次瀏覽
楊婉儀(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副教授)

愛慕劇團《兒子》巧妙地利用演出場地的空間狀態,呈顯出母親、兒子與兒子女友間的情感關係。

在院子劇場這一鹽埕舊建築的二樓,12位觀眾集中坐在前方客廳與後方房間之間的小空間,被夾在兩個舞台中的觀眾,彷若介於母親與女友之間的兒子,置身於兩股慾望的夾縫之間。兒子,這個被母親及女友慾望的對象,表面上看來似乎是三人中唯一有選擇權,可以決定究竟回母親家還是回女友家的「主體」,但事實上,當選項已然確立,所謂的選擇不正是無所選擇?就好像懷孕的女友所意識到的:無法被決定的出生已然預先決定了人的命運。這一看似得以卻又無從選擇的「主體」,彷若一個在場卻缺席的虛位,如同兒子承受著朝向他而來的母親與女友雙重慾望的衝擊,不想承受卻又無力推開,無法選擇卻又必須選擇。而彷若兒子處境的觀眾,被夾在兩個舞台間的黑暗角落如缺席的在場者,體受著無從選擇的無力感與被欲望包圍的焦慮與不安。兒子的無能為力映射如同觀眾的只能旁觀。

與兒子一般如缺席的在場者的觀眾,彷若處身於三人的慾望之流中。在演出的過程中,演員隨時可能從觀眾旁邊的兩個樓梯離開或出現。慾望與情感流動於觀眾身邊,環繞也纏繞著觀者,使得只能旁觀的人卻無法輕鬆地置身事外,也使得觀者無法輕易地將自身投注於劇中情感的任何一端。沒有辦法簡單地選擇,讓判斷被懸置,使得無法往外投射的感覺反轉向內。在幽暗中所觀看、所體會的究竟是甚麼?就彷若舞台角落裡放置的一面鏡子,在不同的位置上的觀眾透過鏡子的反影將看到不同的片段。鏡子所映照的,是「一場」戲?或是「十二場」戲?或者觀者與演出者已然召喚出內在更多的複雜?而鏡子所反應的,是戲中的人物?或者是殘留在觀者內部的某些影像殘片?這些或外或內的殘影所拼湊出的複雜,同時將舞台從鹽埕區的院子劇場,帶到了每個觀眾所各自經歷的不同時空。就如同置身二樓的觀眾,也同時透過攝影機看到了一樓,看到了劇場之外的街景。

慾望,是愛也是控制,是綑綁也是鬥爭,是母親幫兒子擦藥,肌膚接觸時厚重而內蘊彷若覆蓋一層厚厚包裹的情感,是女友與兒子纏綿悱惻卻欲拒還迎的充滿張力的糾葛,也是兒子無從選擇卻也無法抑制的無可奈何。三個原本各自寂寞的慾望之流,最終匯聚,就好比充滿開放性的舞台,隨時等待著開展出不同的可能性。而在這舞台之間穿梭的,或者不只是演員,觀眾內心所映照出的慾望,或者也隨著角色的身影或聲音,重新在觀者的內心粉墨登場。而這些回應著每個人內心渴求的影像,在如幻如真中賦予了觀者再次體驗過往生命的可能性。

《兒子》

演出|愛慕劇團
時間|2017/02/16 17:30
地點|院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上樑》演繹的與其說是勞資關係,不如說是創作者內心戲的兩種掙扎。而最為荒謬之處,還在於這種理想與體制的二選一,居然是讓工人的身體代為殉道,以維持創作者站在反體制立場上的純潔性。
6月
30
2025
本劇意圖戳破的人性,就這樣縈繞在兩人迥異的身分之間。顯然,小天是真心想幫忙,但我們卻也很難指責意欲維持尊嚴的阿修有什麼過錯,一切只因這幢大廈的結構已扭曲到讓任何善意,都只能被錯解為上對下的傲慢。
6月
30
2025
《上樑_下工後的修羅場》在舞台上創造了一個現實世界的模型,有相當豐富的細節,卻少了些粗糙的真實感,主人翁的際遇,令人感傷,卻難有深切的同感,如果有社會批判的意圖,也稍顯失焦。
6月
30
2025
本次演出試圖以魔術與戰爭這兩個規模懸殊的想像間交織張力,輔以演員的生命經驗敘事,直面觀眾並揭露出關於世界鮮為人知、或眾所皆知的秘密與真相。
6月
23
2025
相對於《騷動之川》以精密的當代語言,攪動邏輯,最後發現暴力最深沉處,無言可表;《落頭氏》則從古老東方傳奇中提煉身體與聲音,創作全新的意象,調動感官,超越語言邏輯的限制,開啟觀眾隱匿的記憶與經歷。
6月
18
2025
當天現場的大量互動,幾位演員親切平易,通過劇情設計和美食雙管齊下,鬆動了無形的觀演界線,純粹的觀眾設定已經消失,成為兩批各有不同任務的參與者
6月
16
2025
挽回人世間的正義,理當如此——但死者能否有?《騷動之川》便是意圖把它昇華到神思境界,召喚萬物齊運的感素;端看首幕的女神到幕終的女童,一個令人矚目的美學扣環。
6月
12
2025
而在本屆作品中,我們得以從中反思作為一個表演藝術工作者,回歸到表演藝術的本質,最核心的價值,在於先以演員為中心的基礎,如何真心面對、真實挑戰關於表演這個行為所應具有的思索。
6月
11
2025
《一炷香的時間》以乩身緣起的乖舛、白水演員間關係的來往交錯,和突如機械神降的末世災難形成三條敘事線,這三者並非各自發散互爭光輝,而是交互拼貼卻不失戲劇質量的彼此相襯、緊扣著。
6月
11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