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記得與不記得之間《甲你攬牢牢》
11月
14
2019
甲你攬牢牢(春美歌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917次瀏覽
林慧真(專案評論人)

時值秋天,中午的高雄仍是炙熱的,進場前的喧騰使得氣氛更加熱絡。《甲你攬牢牢》這一齣抒情小品,有小生小旦的愛情故事、有三花的插科打諢,雖不是部大製作,卻親切可愛、平易近人。

故事以一對青梅竹馬岳雲鶴(郭春美飾)與沈香蘭(簡嘉誼飾)為主,這一對戀人並非被黑風寨反派拆散,而是亦正亦邪的獨孤笙(孫凱琳飾)。獨孤笙由於被昔日戀人、即沈香蘭的後母楊碧君(周宥緗飾)所背叛,不相信世上有永恆的愛情、也不願他人成眷屬;在沈香蘭被黑風寨刺客所傷之時,為了考驗岳雲鶴對沈香蘭的愛,要他吞下忘魂丹才願意拯救沈香蘭。這一粒忘魂丹使岳雲鶴逐漸遺忘過去、遺忘自己的姓名,於是在失憶前畫了幅香蘭的肖像畫掛在腰間,以提醒自己記得愛人的容貌;同時也戴著一條香蘭小時候送他的紅豆手鍊──這兩樣信物正象徵著至死不渝的愛情。

如果說上半場是獨孤笙對愛情的質疑與怨恨所引發的風波,下半場則是對失憶者的照護之情。從節目冊上所見,失憶的情節是編劇對父親失智症的紀錄。失智症自然不是有意識地吞下「忘魂丹」,許多患者沒有意識到自己罹患失智症,意即不具有病識感,當然也不是一粒解藥即可喚回記憶。因此,戲劇是比較「善良」地選擇圓滿的大結局,給觀眾帶回一個不遺憾、心滿意足的情感;但這恰恰對應著現實中的不完滿、疾病的糾纏與諸多疲憊。

近年劇場逐漸注意到失智症的問題,有部份以此為主題的戲劇作品,如何將失智症表現得不像衛教宣傳、又不會為了劇情張力刻意放大或誇飾病徵,有許多需要拿捏之處。相較而言,《甲你攬牢牢》因為忘魂丹的設定,削弱了失智症漸進發病的過程,也讓演員無法發揮病識感的衝擊;並且因為獨孤笙一角,使得失憶的情節被壓縮在下半場,大多集中在照護者的無奈。如果我們不糾結在失智症上打轉,純粹作為一個「失憶者」的脈絡來看,自然能夠消解這些病因的疑慮。因此,本劇與其說是表現失智者的病識感,不如說在凸顯照護者的辛酸與疲憊。

郭春美恰如其分地演繹逐漸忘卻姓名、忘卻愛人、忘卻重要事情的失憶者,偶然那麼一瞬間似乎想起了什麼,卻又轉瞬即逝;腦袋遺忘了,身體卻保持著慣性,往熟悉的天鵝碑走去――那是他和香蘭的定情處。他對於失憶者的詮釋不過份誇大地呈現疾病感,而是透過反反覆覆的行為、以及喜怒無常的情緒呼應著失智症的症狀,作到細膩之處,反而讓人動容。

這本該是一個沈重的議題,卻因魯侍(羅文君飾)的插科打諢調劑了戲劇的調性。魯侍是個相當地人性化的角色,他偷竊、卻因為雲鶴曾放他一馬心存善念決定幫助他;也因照顧雲鶴一晚,為雲鶴整晚吵著吃飯、數錢而疲憊不堪,因此心生放生他的念頭,卻在放生之後又不忍地回頭尋他。魯侍的戲份是有趣的,他出入戲內戲外、穿針引線,偶爾像個說書人溢出戲外、與觀眾對話,偶爾又回到戲內幫忙解決這對落難愛人的難題。因為魯侍一角,調劑了本戲的冷熱,在無奈之餘又顯滑稽。

相對而言,沈香蘭照護愛人的情節少了一些。她在知曉真相後決心放下千金小姐的身份,自甘與其過著刻苦的生活,並且也時時承受岳雲鶴突如其來的發怒,呈現照護者的無奈與辛酸。這樣的愛情自然是動人,也因為第二場的〈相逢〉大段鋪陳她與岳雲鶴的情感,才使得這份不離不棄有了愛情的基礎。這齣戲的角色各有其性,獨孤笙對愛情的執拗與憤怒,直到最終相信了愛情,卻仍舊孤獨地離去,一人望向眾人團圓的眼神仍是蒼涼。可貴的是,獨孤笙與魯侍在善惡之間的搖擺也恰恰突出真實的人性,往往是那一念之差決定了未來的走向。

這齣戲沒有複雜的結構與主題,也沒有華麗的舞台美術,偶爾利用燈光分割角色內心空間,在同一場上分別呈現人物的所思所想,如第三場〈暗潮〉切割出角色空間:沈香蘭為師妹吃醋、師妹糾纏著岳雲鶴、獨孤笙對楊碧君的不解與怨懟。臺上沒有過多的裝置,一切回歸到戲曲表演的本然:演員的唱唸、抒情的調性。如果說大製作、年度大戲是豐盛的佳餚,這部戲大概是爽口的清粥小菜,沒有過多的點綴與浮誇,演員各自找到發揮的空間去表現角色的情感,因而支撐起這齣戲的飽滿。

假若進一步由情感的衝突來深入挖掘,或許可以透過獨孤笙與岳雲鶴作為對照,看出在愛中的各自執念──執著於不被愛,以及執著於愛。獨孤笙的執著為自己和他人帶來悲劇,岳雲鶴執著的愛也為自己的未來帶來悲劇。失憶,是一個對抗執著拉扯的漸進過程,偶然閃現的容貌、姓名,似乎更強力地拍擊著愛的執念,最終融化了獨孤笙的恨。我們究竟被對方記得多少、又被對方花多少時間遺忘,都在對應著自己在對方心中的份量。因此,無論失憶或失智症,都必須有一個被遺忘的對象,如此才能產生愛的遺憾──岳雲鶴不記得的愛是濃烈的,獨孤笙記得的愛是苦澀的。記得與不記得之間藏著愛的拉扯,而現實中的失智症患者猶如被迫吞下忘魂丹,只可惜世間尚未有解藥。戲劇是美感的,現實仍是赤裸裸的。

《甲你攬牢牢》

演出|春美歌劇團
時間|2019/11/03 14:30
地點|高雄岡山文化中心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團隊過往對於戲曲身段的承襲或化用著力甚深,不論是接聽杖頭飛鴿傳書,或是化趟馬程式為現代機車的騎乘,都是極具巧思的創發。可惜本劇的表演採取較隨性自在的形式,藏身在華麗服飾的身段,不復見獨出心裁的精彩。
3月
28
2025
《暗夜花香來》以懸疑推理作為核心,結合歌仔戲傳統,表述了對現代社會的關懷視角,儘管命題論述未臻完善,但戲劇語彙成熟、演員表現亮眼,實不失為一齣出色的歌仔戲懸疑小品。
3月
26
2025
碎片化的情節,各懷心事的人物,鋪陳及意外躍進躍出,聯手將兇殺案推上前線;情節提供的事實指向特定伏線:暴政必亡、惡者伏誅。散落的懸缺訊息形成一齣「推理群像劇」。若問起作品脈絡和歌仔戲在戲裡意味著什麼?兩者同樣幽微。
3月
26
2025
當一齣家庭倫理悲喜劇的抒情段落,唱唸少了情感力度,重在身段執行、場面調度,而培訓藝生與資深演員同台對戲之際又顯生澀;不免令人有些疑惑:青年演員們的角色刻畫思路是什麼?他們如何理解自身演出角色以及整體劇情的關係?
3月
25
2025
此次劇本的整編以剪裁整合為主,稍欠細密的針線彌縫。期盼未來復興整編老戲時,能在保留表演精華的同時,於劇本修編上更臻細緻,打造出專屬於復興的獨特版本。
3月
13
2025
全劇以莫上塵復仇為主線,串聯起愛情、親情、權謀、宮鬥等元素。兩個外貌、能力、性格都幾近完美的皇子與公主,卻因陰謀與鬥爭,陷入相愛相殺的困境,充分彰顯出近年古裝偶像劇特別流行的「美、強、慘」悲劇美學。
3月
13
2025
在角色眾多、人物性格鮮明,情節為戲曲觀眾所熟悉的水滸戲中,筆者看見的是新世紀京劇人才培育的成果,卻也不禁反思,好漢齊聚、老幹新枝的背後,「復興」京劇團是否能夠繼往開來?重現「復興」風華?
3月
13
2025
春美歌劇團在一方簡易舞台中發揮戲劇效果,充分擴展了框架的限制,舞台的熱鬧易於吸引觀眾目光,劇情行至水漫金山寺時,觀眾或站或坐、目不轉睛地盯著舞台。
3月
12
2025
光興閣確實藉《多重宇宙》與《前傳》兩部作品碰撞布袋戲在現代劇場的適應方式,並且一定程度地借取金光戲本有的內涵,加以改造成現代觀眾可以接受的型態。不過,除有精進與精緻化的空間,光興閣或許可再回頭思考的是:為什麼需要複製金光戲?
3月
11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