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物為象,以身觸界——《鹿港有條舊港溪》
8月
04
2022
鹿港有條舊港溪(狂夢藝術提供/攝影JUN )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21次瀏覽

梁家綺


「我眼中的鹿港,早早就變得暗暗的,……。但鹿港像是一盞明燈,是汪洋中的燈塔,是沙漠中的綠洲,是已然在都市中消逝的,那一片星空──」閃閃發亮的LED Poi球在表演者的手中懸盪搖擺,靈巧夢幻地飄移在窄仄暗黑的老宅,與獨白裡的意象相互咬合,Poi球與雜耍球如燈塔與星子,在綿長的反覆誦讀中成為鹿港譬喻的載體,落在觀眾的意識裡。


以物為象,以普遍經驗還原地方

漫遊第一站的第一道獨白,揭示這趟旅程是創作者作為先行者所塑的地方視角。《鹿港有條舊港溪》(後簡稱《鹿》)是狂夢藝術近年來「在地編創計畫」【1】作品之一,分成「街區漫遊劇場」與「移動式劇場」上下兩場,前者招募獨立表演者在鹿港街區發展作品,後者則由狂夢藝術核心成員以舊港溪(今鹿港溪)水文為切入點共同創作,以新馬戲、雜技、戲劇、舞蹈、行為等形式進行移動式的演出。


鹿港有條舊港溪(狂夢藝術提供/攝影 yoronglee )

上半開場時反覆錨定在觀眾心中的詩意意象,使後續巷弄移動時,每當看到騰起的Poi球,就令人想起紛飛的鹿港比喻,於是雜技並不只是熟練技藝的展現,物件(道具)溢出原本僅存於其與表演者的親密,蔓延至觀眾。物件意有所指,撲克牌卡成籤詩、扯鈴是從家中竄入高空的光火、打火機成為流星,是重現地方的一道光。

重構鹿港象徵物其來有自,從上下兩場創作者的獨白、自述,或音箱流出的在地訪談、口述錄音中,「老街,然後觀光客、懷舊、蚵仔煎、紅磚建築物……」、「鹿港不應該是觀光客眼中的鹿港,應該是來看看鹿港人生活到底在幹嘛。」不難發現,《鹿》試圖抵抗商業化、觀光凝視下的鹿港印象,進而尋找/建構一個關注文化層面且貼近真實的鹿港。


鹿港有條舊港溪(狂夢藝術提供/攝影JUN )

但真實的鹿港是什麼、在那裏?在意樓前的轉碟與魔術不奇觀嗎?鹿港溪旁忒修斯樂團的演唱對路人來說不觀光嗎?作為觀光條件的移動性,也同樣帶來外地的創作者,地方與移動性早已攜手並進,成為混種的一環。作為外來的觀眾如我,看完演出後,似乎無法在知識上多理解鹿港些什麼,最多能在行路時,從主要引路人黃子溢的口中撿起一些碎片:九曲巷是為避殭屍的故事、五營管轄分明的結界之說,或轉述在地人對舊港溪汙染的警語。

顯然,在地方的諸多取徑中,狂夢藝術沒有要劃定疆界、訴諸文史,也並不摸索物質、尋求襲產,作品不予你講途經眾多廟宇的歷史淵源,卻讓表演者在田都元帥【2】前一字排開慎重祝禱,讓提燈引路的舞者在轉角廟宇停下腳步,低頭歛眉、掌心合十;作品鮮少告訴你駐足之處是何方,卻能在磚瓦廢地上以肢體重建一座彼時的家屋與生活;作品沒有邀請地方鄉親說一個自己的故事,卻在龍山寺前廣場流轉了一輪地方成長、生老病死的人生場景。作品召喚了地方的普遍經驗,以此更改觀光上習於安置於紀念碑物、歷史建築的記憶。


鹿港有條舊港溪(狂夢藝術提供/攝影JUN )


以身觸界的表演者,同身共感的觀眾

下半場的演出脫離小型道具,表演者開始以身體蔓延至空間中的物質,在柏油路上滾動如輪軸,在廢地鋼架上攀爬懸掛,在漫草間任土石摩娑,前一秒黃子溢還在你身邊說話,一轉頭,他已躍上路邊紅磚高牆行走,下個轉角,他又身陷廢輪胎堆裡,身體每每出現在日常中不被認為是可被安放之處,於是身體觸界、越界,突圍了空間作為景框。

《鹿》也一併挑戰觀眾的越界,首先,觀眾的身體屢屢被調度:如「一二一二!」左右腳步的指令,或煞有介事地讓觀眾蹲下再站起,一聲「有求!」接一句「必應!」;其次,演出共歷時四個半小時,從表定六點到九點,一路推移到十點半,雖是意外推遲的結果,卻實具挑戰(走到好需要含顆糖果!)。超時的現場、過載的人群、未能收斂的安排,在在顯示製作的感性有餘、節制不足,卻也正因如此.令人感受到馬戲(circus)一詞字源所指,在圓形場域奔馳而不斷堆疊陡升的能量。於是,當最後來到鹿港溪畔,吞火與甩火球不會只被當作一種奇觀,因為,觀眾並非觀之以閒散與餘裕,觀眾的身體同樣正在越過日常能量與意志的邊界。這個時刻,看到貫串上下場的黃子溢仍毫不停歇,飄盪在髒汙的溪水、滾落自岸邊坡地,當看到他手中甩動的立方體燃燒起烈焰光火,實在很難不熱血沸騰、感同身受。


鹿港有條舊港溪(狂夢藝術提供/攝影JUN )

於此,地方不再僅是一個被探詢的對象,透過身體,成為一種認識世界的方式。


註解:

1、「在現地編創計畫」是由狂夢藝術團長黃子溢2019時提出的,2020-2026六年編創計畫,「走跳台灣各地,收集田野素材,邀請觀眾一起參與作品。並藉由現地形式提出觀點,探索土地歷史、城鄉空間、地方居民、社會現實之間的連結與反思,實驗創作出將當代馬戲、肢體劇場、台灣日常、觀眾一同包含在內的作品。」節選自狂夢藝術網站:https://reurl.cc/ERzMrn

2、田都元帥是道教中的戲神,為表演者的守護神。

《鹿港有條舊港溪》

演出|狂夢藝術
時間|2022/07/03. 18:00
地點|鹿港地藏王廟、龍山寺、鹿港溪河道空間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
《Let Me Fly》的音樂風格,則帶觀眾回到追月時期美國歌舞劇、歌舞電影的歡快情境,不時穿插抒情旋律作為內在抒發,調性契合此劇深刻真摯、但不過度沉重的劇本設定。
4月
12
2024
因此,當代的身體自然也難以期待透過招魂式的吟唱、紅布與黑色塑膠袋套頭的儀式運動,設法以某種傳承的感召,將身體讓渡給20年代的新劇運動,以作為當代障礙的啟蒙解答。因此,黑色青年們始終保持著的這種難以回應歷史的身體狀態,既非作為歷史的乩身以傾聽神諭,亦非將僵直的歷史截斷重新做人。
4月
11
2024
劇作前後,笙演奏家宮田真弓,始於自然聲中出現橫過三途川,終於渡過三途川後與謝幕無縫接軌。無聲無色,不知不覺,走進去,走出來。生命與死亡的界線,可能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分明。
4月
09
2024
兩個劇目分在上下半場演出,演出意義自然不單純是揭示狂言的作品,而是透過上半場年輕演員演出傳統劇目《附子》,表示傳承傳統的意味,下半場由野村萬齋演出新編劇目《鮎》,不只是現代小說進入傳統藝能,在形式上也有著揉合傳統與現代的意義。
4月
08
2024
對此,若是回歸本次演出的跨團製作計畫的起點之一,確實達到了節目單上所說的「展現臺灣皮影戲魅力」。因為,除了現代劇場的場面調度、意象經營、表演建構,我們也能在作品中看見了「序場」的傳統皮影戲熱鬧開場,也有融入敘事文本角色關係演變的新編皮影戲,兼顧了傳統與創新的美感意趣。
4月
0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