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樂的趣遊《島嶼歌聲》
1月
14
2019
島嶼歌聲(台灣竹樂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82次瀏覽
陳姵霖(專案評論人)

台灣雖只是個太平洋上的小小島嶼,卻是個由多元族群所組成的集合體。也因這些各有特色的族群,發展出形形色色的藝術,豐富了我們現在居住的小島。

台灣竹樂團又稱為「綠色環保樂團」,該團最大的特色為大部分使用的表演樂器都是自行研發,像是打擊樂器和吹奏樂器就是結合生態環保的概念,運用竹子製作而成。這些特殊的竹樂器,使樂團表演時更能貼近大自然的音響,在融合傳統兼具創新的演奏中奏出屬於自己的新聲音。該樂團向來以推廣本土竹樂器表演為宗旨,本場演出曲目結合了客家、原住民、閩南的音樂素材,以小品呈現完整、精緻並且專屬於寶島台灣的故事。

開場作品是羅正輝《台灣民謠組曲》,此組曲結合了台灣民謠〈桃花過渡〉、〈丟丟銅仔〉,周添旺所作〈西北雨〉、曾辛得根據〈臺東調〉改編的〈青蚵嫂〉。演奏的竹樂器聲響清脆溫柔,又加入南管打擊樂器四塊,在樂曲中也表現出四塊最具特色的演奏方式「震」─—利用手臂的力量帶動手腕搖動,使其產生細密而均勻的連續敲擊聲音。整首樂曲的強弱變化自如,使得曲風在演繹上輕快活潑,觀眾彷彿回到單純的農業時代,也才發現原來農時生活中的聲響不只是聲音,而是充滿樂音。

當天演出了十二首曲目,每首曲子都不太長,但都相當精緻化、特色化。第八首《河畔琴聲》是一首由印尼〈梭羅河〉、泰國〈相思河畔〉等東南亞民歌組成的樂曲,羅正輝配器改編。羅正輝演奏小竹琴動作俐落,兩手輕鬆且自在地奏出綿密滾奏與快速音群,當樂曲速度逐漸加快,樂曲氛圍緊湊,演奏者的肢體動作仍是放鬆愉悅,其演奏情緒讓人感到音樂家既專注也享受著音樂。

第九首《老山歌》傳唱於客家鄉間林野間,簡單的La、Do、Mi三音構成基本旋律,節奏自由,是一首非常典型是客家歌曲。本日演出特邀知名歌手曾錦月詮釋,曾錦月在處理音色上表達含蓄優美兼具輕柔,賦予曲目豐富情感。

第十一首《海洋》是臺灣卑南族歌手陳建年所作曲子,邀請原住民歌手溫志龍演唱,溫志龍大地般赤誠的聲音,歌頌對海洋的愛與讚嘆,他似有著與生俱來的鐵肺,不僅音色飽滿,且自在轉折,如同悠遊於音響色澤多層次變化。

音樂會壓軸是台灣嘉南地區著名民謠《草蜢弄雞公》,逗趣且調戲情調,輕快聲韻牽引懷舊之情。當日演出運用小竹琴和竹笛時而齊奏,時而重奏與對奏,樂曲多層次變化。擔任演唱的詹佳穎聲音具有爆發力,高音咬字清晰且具穿透力,最後的快速音群略有後繼無力中氣不足,如能把氣堅持到最後一定更完整。

本場音樂會也結合講解,每首曲子開始前都由演奏家親自介紹樂曲、樂器,包括樂器製作過程與演奏方式。唯時間稍長,影響演出節奏,讓人稍感疲乏冗長。不過,整晚的演出仍如一場環島旅程,牽起你我與在地環境之間的連結,深深感受到這片土地的力與美,也更能細細品味台灣竹樂團帶來的獨特聲音與豐富多元的音樂色彩。

《島嶼歌聲》

演出|台灣竹樂團
時間|2018/12/14 19:30
地點|新莊文化藝術中心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此場音樂會的每首曲目,皆猶如時間印記,串連起疫情期間共同經歷的情感與記憶,反映著人生中的高低潮片段,並揭露著陰霾與悵惘終會過去,同時,演奏家亦欲在在後疫情時代背景下,透過薩克斯風的溫暖樂音,引領著聽眾在音樂陪伴下,勇敢邁向更加明亮、堅韌的未來
2月
12
2025
《琴.情》全曲採用類意識流與音色旋律的手法創作,藉由將閔老師多首代表作品的旋律鑲嵌,和趙劍華傳承自閔老師的厚實技藝,勾起聽者懷想閔老師當年的演奏風采與動人的音樂詮釋。
2月
12
2025
麥考伊.泰納快速切換和弦的手法,對於林奕銘領軍的樂團並不構成障礙,在爬過困難的山頭之後,團員們像是海闊天空般地自由,他們的演奏展現了輕鬆快意的氣氛。
1月
24
2025
若忽略掉擁有高度庶民美學的民戲,打造一個觀眾無法接近的舞台,又如何讓演員真正在觀眾流動性高的場域中,展現表演魅力?而在春美歌劇團一齣賞金極高的演出中,看見的是演員為觀眾創造效果,為自己創造表演空間。
1月
23
2025
在臺灣自由爵士場景尚未完全成熟的時代,原田依幸四重奏為本地樂迷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自由爵士並非是無序的狂熱,而是經年累月琢磨出來的創作,同時也是一套高度風格化,有完整價值體系的藝術語言。
1月
19
2025
而到了下半場,樂團與指揮之間合作得愈發有默契,指揮對於樂團的掌控得宜,樂曲風格分明,將這些歌劇的序曲演奏得十分精彩,細緻又脫俗。可以聽見飽滿豐沛的情感從樂團中宣洩而出,甚或是從團員演奏的表情中,都可以感受到大家與指揮一同盡心也盡興地融入在音樂之中。
1月
17
2025
今晚的土撥鼠室內樂群全員齊聚於舞台上,以他們多年深耕於台灣舞台的經驗,將不同的室內樂形式:四手聯彈、三重奏、四重奏……等等的多樣性呈現,為台灣觀眾量身訂製了這樣一場在聽覺上有著多重享受的「伊比利花園之夜」。
1月
13
2025
今晚所演唱浦契尼的《光榮彌撒》,在指揮吳曜宇細膩的音樂處理下,精彩地詮釋了這部美好的作品。就像是吳曜宇偕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和台北愛樂合唱團,用他們青春洋溢的音樂向那曾經青春的浦契尼致意。
1月
07
2025
透過對女性作曲家作品的演繹,《Lucy & Girls’ Melody 女作之韻 III》帶領樂迷重新認識長久以來被爵士樂圈忽略的創作,藉此啟發更多人留意音樂裡的「女性」,為臺灣爵士演出帶來更多元的策展視角,以及鼓勵創作的可能性。
1月
03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