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樂的趣遊《島嶼歌聲》
1月
14
2019
島嶼歌聲(台灣竹樂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60次瀏覽
陳姵霖(專案評論人)

台灣雖只是個太平洋上的小小島嶼,卻是個由多元族群所組成的集合體。也因這些各有特色的族群,發展出形形色色的藝術,豐富了我們現在居住的小島。

台灣竹樂團又稱為「綠色環保樂團」,該團最大的特色為大部分使用的表演樂器都是自行研發,像是打擊樂器和吹奏樂器就是結合生態環保的概念,運用竹子製作而成。這些特殊的竹樂器,使樂團表演時更能貼近大自然的音響,在融合傳統兼具創新的演奏中奏出屬於自己的新聲音。該樂團向來以推廣本土竹樂器表演為宗旨,本場演出曲目結合了客家、原住民、閩南的音樂素材,以小品呈現完整、精緻並且專屬於寶島台灣的故事。

開場作品是羅正輝《台灣民謠組曲》,此組曲結合了台灣民謠〈桃花過渡〉、〈丟丟銅仔〉,周添旺所作〈西北雨〉、曾辛得根據〈臺東調〉改編的〈青蚵嫂〉。演奏的竹樂器聲響清脆溫柔,又加入南管打擊樂器四塊,在樂曲中也表現出四塊最具特色的演奏方式「震」─—利用手臂的力量帶動手腕搖動,使其產生細密而均勻的連續敲擊聲音。整首樂曲的強弱變化自如,使得曲風在演繹上輕快活潑,觀眾彷彿回到單純的農業時代,也才發現原來農時生活中的聲響不只是聲音,而是充滿樂音。

當天演出了十二首曲目,每首曲子都不太長,但都相當精緻化、特色化。第八首《河畔琴聲》是一首由印尼〈梭羅河〉、泰國〈相思河畔〉等東南亞民歌組成的樂曲,羅正輝配器改編。羅正輝演奏小竹琴動作俐落,兩手輕鬆且自在地奏出綿密滾奏與快速音群,當樂曲速度逐漸加快,樂曲氛圍緊湊,演奏者的肢體動作仍是放鬆愉悅,其演奏情緒讓人感到音樂家既專注也享受著音樂。

第九首《老山歌》傳唱於客家鄉間林野間,簡單的La、Do、Mi三音構成基本旋律,節奏自由,是一首非常典型是客家歌曲。本日演出特邀知名歌手曾錦月詮釋,曾錦月在處理音色上表達含蓄優美兼具輕柔,賦予曲目豐富情感。

第十一首《海洋》是臺灣卑南族歌手陳建年所作曲子,邀請原住民歌手溫志龍演唱,溫志龍大地般赤誠的聲音,歌頌對海洋的愛與讚嘆,他似有著與生俱來的鐵肺,不僅音色飽滿,且自在轉折,如同悠遊於音響色澤多層次變化。

音樂會壓軸是台灣嘉南地區著名民謠《草蜢弄雞公》,逗趣且調戲情調,輕快聲韻牽引懷舊之情。當日演出運用小竹琴和竹笛時而齊奏,時而重奏與對奏,樂曲多層次變化。擔任演唱的詹佳穎聲音具有爆發力,高音咬字清晰且具穿透力,最後的快速音群略有後繼無力中氣不足,如能把氣堅持到最後一定更完整。

本場音樂會也結合講解,每首曲子開始前都由演奏家親自介紹樂曲、樂器,包括樂器製作過程與演奏方式。唯時間稍長,影響演出節奏,讓人稍感疲乏冗長。不過,整晚的演出仍如一場環島旅程,牽起你我與在地環境之間的連結,深深感受到這片土地的力與美,也更能細細品味台灣竹樂團帶來的獨特聲音與豐富多元的音樂色彩。

《島嶼歌聲》

演出|台灣竹樂團
時間|2018/12/14 19:30
地點|新莊文化藝術中心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今晚以英國作曲家之宗教作品為主題,呈現出橫跨巴洛克、浪漫到現代的時空背景;再加上細讀節目單中的歌詞和作曲家們的創作理念,深刻感受整場演出在探討人們對於信仰、生命與靈性奧秘的追求
10月
03
2025
這樣的曲目安排實在令人拍案叫絕,從十九世紀的瑪麗布蘭開始,「Diva」一詞到了二十世紀的女高音瑪麗亞.卡拉絲(Maria Callas),利用托斯卡一角,成功形塑了至今我們所認為的「歌劇女神」(Diva)形象。
9月
22
2025
長笛演奏家洪健鈞以此畫為靈感,舉辦了《忘憂宮巡禮》長笛協奏曲音樂會,並使畫中場景,化為真實的聲音體驗,而此場音樂會策劃其獨特之處在於
9月
22
2025
在本文論及的演出中,白濟豪和《無言書》都呈現強烈的儀式性格,而黃葻和金亀伊織更注重在肌理的質感和身體線條的雕塑。相對的,Junkyard Shaman與曾薇熹的音樂之於作品,皆扮演著啟動儀式、調度乩身的腳色。而林子寧和李紀辰則是在具體的描繪對象底下,依附著黃葻的身體敘事開展。
9月
08
2025
在整場演出聲樂家幾乎是無間斷地接續出場,從他們的如同真光般的歌聲、樸質無華的音樂詮釋、充滿戲感與韻律的肢體呈現,和充滿情緒地交替的轉場,使得這整場音樂會的聲聲與步步,都真摯地走在馬勒的音樂哲思之中。
8月
27
2025
如此龐大的合唱團陣容,即便面對音樂中四聲部繁複的花腔樂句,台北愛樂暨節慶合唱團的歌手們,依舊整齊精確地完美詮釋出韓德爾的音樂中的華彩段落。更不用說那些韓德爾使用垂直和聲的配置段落,合唱團唱來如夏夜風中的梔子花香濃而不俗,巨大中依然能窺見韓德爾音樂中的細節。
8月
15
2025
儘管演奏精彩,它實際上卻脈絡模糊、欠缺引導,使觀眾有些走馬看花,並未真的讓人「聽懂」什麼;更多的是,表演團隊對於現代音樂的一腔熱血與盲目投入,而這份熱情未能化作音樂推廣的動力。
8月
08
2025
阿雷西的演奏看來始終帶有一種輕鬆感;長號的音域寬廣,但發聲、變化音域時的準確度,有極大的挑戰度,阿雷西看來彷彿毫不費吹灰之力,輕易地就登上了喜馬拉雅山。
7月
30
2025
NSO這次如此完整又精確的音樂呈現,搭配上目前看來是最能掌握音樂廳舞台的歌劇導演和製作團隊,必須說NSO的歌劇音樂會,終於突破了以往因為音樂廳場地受限的魔咒
7月
22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