綻放多變的演員魅力《一路平安》、《七爺八爺得道收水妖》
1月
18
2021
七爺八爺得到收水妖(劉祐誠提供/攝影洪唯薇)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549次瀏覽
劉祐誠(專案評論人)

一般的外台戲被邀請至某地演出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是接受各請主的邀請,為各宮廟主辦的酬神慶典活動演戲,達到人神共樂的效果;二是接受政府相關單位的邀請或徵選,成為該系列活動的演出團隊。無論出資對象及出資目的為何,一般欣賞外台戲的觀眾與演出團隊並無直接的票券買賣關係。不同於前述的觀演關係與請戲模式,主要演出地域在高雄等地的春美歌劇團,近年開始有一年兩次於台北的外台演出計畫;但,春美歌劇團至台北演出的費用,是由戲迷們集資,演出天數則是端賴各戲迷的資金挹注多寡與劇團的演出空檔決定。由於是戲迷們集資才有的演出機會,加上現在是新冠肺炎防疫的重要期間,觀眾不僅於演出期間認真欣賞演出鮮少交談,熱情的觀眾還會在演出期間主動來回走動提醒觀眾戴上口罩,以免讓這個得來不易的演出機會被迫取消。

這次從國曆元旦起連續六天的精緻民戲演出中,《七爺八爺得道收水妖》是許多歌仔戲劇團經常演出的劇目。此次演出的開頭,是從三位水妖解釋自己由於想成為神仙,因此需要不斷吸食人命,幫助自己早日得道升天。三位妖怪吸食人命的過程中,遇到該地的城隍,城隍以法器葫蘆收伏其中一位妖精,其餘兩位成功逃脫後,則繼續殺害百姓。好事的范無救(孫凱琳飾)遇到這些水妖便出手阻擾,只是敵不過水妖的攻勢,所幸遇到具有降妖能力的謝必安(郭春美飾),打退妖怪後,兩人遂結交為生死共患難的兄弟。另一方面,富家千金袁同嫣(簡嘉誼飾)至城隍廟上香,卻意外打破收伏水妖的葫蘆,水妖當即附身在袁同嫣身上。回到家中的同嫣,父親其舉止奇異,遂命女婢找道士前來家中驅魔,可惜這位驅魔技術不精的道士,前來袁氏家中就被水妖嚇跑。在他逃跑的路途中,遇到謝范二位,兩人來至袁府中終於將水妖趕走。被趕走的水妖,為了奪取更多人命,於是在雨天打斷橋墩。生性衝動的范無救,為了解救民眾,遂跳河充當臨時橋墩,最終因體力不支死亡;晚到的謝必安看見自己的兄弟死亡,於是也跟著喪命。為了救人而喪命的兩人,被城隍敕封為七爺、八爺,並依令緝捕水妖歸案,春美歌劇團的《七爺八爺得道收水妖》在此結束。

於此,我想討論的是春美歌劇團中兩位年輕演員孫凱琳與簡嘉誼,在劇中的表現。誠然,春美歌劇團的票房保證是郭春美,例如春美歌劇團此次公演最末天推出《乞丐王子》的劇目,孫凱琳與郭春美同台扮演乞丐,雖然整段都是由孫凱琳負責唱念乞丐求人賜財的表演段落,大部分觀眾還是都積極把手上的現金送給郭春美作為賞金。只是從劇團在台北的演出內容中,不難見到劇團有意培養年輕演員的意圖。近年各類的戲曲團體,都紛紛推出青年演員學習經典劇目,或是製作專門為青年演員量身訂造的演出節目,甚至臺灣戲曲中心也一連四年推出「承功─新秀舞台」的系列節目,大家都意在讓青年演員得到更多的表演機會。外台戲有著與其他類型戲曲的不同優點,青年演員們如果在戲路廣泛的劇團工作,他們會有相當多的演出機會。身為春美歌劇團培養的生旦,簡嘉誼與孫凱琳著實為自己目前負責的行當進行表演上的呈現,例如簡嘉誼在《一路平安》中飾演鬼魂的小蝶姑娘,其邊走圓場邊唱念自己情感的段落,是我近期鮮少見到的外台歌仔戲青年演員的亮眼演出。

由於外台歌仔戲的演出需要經常推出不一樣的戲碼,演員的表演訓練需要嘗試不同類型的演出。在《七爺八爺得道收水妖》中原本飾演端莊千金的簡嘉誼,由於劇情需要詮釋被附身的富家千金,她除了不計形象的飾演千金瘋癲狀態,為了表示男性的水妖附身在千金身上,她還要壓低自己平常擅長的聲域,以擬男聲的狀態配合劇情演出。同樣不計本色形象演出的還有孫凱琳,演出第二日推出《一路平安》,由她飾演其中主要角色一路。其中段落是一路在茅廁中遇見化為鬼魂的小蝶,而為了達到演出的舞台效果,飾演一路的孫凱琳,真的在舞台上脫起外褲表示自己正在上廁所,並讓飾演小蝶的簡嘉誼於自己的臀部下方伸出手表達鬼魂現身。另一方面,在《七爺八爺得道收水妖》中,為了符合范將軍身高,孫凱琳也賣力地半蹲自己的身軀行走,與七爺一同捉妖。

放得開的舞台表演效果,成為外台戲演出的其中一種追求方向,但不常欣賞外台戲的觀眾往往無法理解舞台上演員們的笑鬧段落。由於外台戲有這樣出格的手法,逼使演員們需要自己發想,獲得觀眾注意的表演方法,而在這樣的演戲過程中,縱使呈現的笑鬧效果不會每次都獲得觀眾喜愛,但是演員們卻能在這樣的訓練下,逐漸拓展角色類型的表演。春美歌劇團的兩位青年演員,在各自的行當表演上應該都還有需要進步的地方,只是從他們的精采表演處,就已見到屬於外台戲演員們的表演長處。

《七爺八爺得道收水妖》

演出|春美歌劇團
時間|2021/01/03 19:10
地點|台北士林前港公園

《一路平安》

演出|春美歌劇團
時間|2021/01/02 19:10
地點|台北士林前港公園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英雄製造》展現了數條量產革命、複製英雄的生產線,卻沒把任何一個產品端到觀眾面前。如同齊義興身負多重命運,每個版本卻都沒有結局,齊義興卡在魔王城門口,無人識得其心境如何,僅見背影蕭颯。
9月
12
2025
此齣戲偶的份量雖然較輕,但是以整體的表演美學來看,人與偶的位置是和諧且自然的,南管的吟唱、能樂的伴奏適切地烘托了整體聽覺感受,原文中一盞雙頭牡丹燈也被擴大意象,建構了舞台整體美感
9月
10
2025
作品本體打破情感、記憶和認知慣性之後,代以B級片形式變造內容的遊戲。在我眼裡,群眾欲望背後承載的身份認同辯證無處延展,漫長的重複似乎說了些什麼,又好像什麼也沒說。恍如一場集體失聲的夢。
9月
10
2025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以戲曲展演歷史,不僅是承繼族群記憶,也結合客語、亂彈聲腔、武戲身段,展現「英雄史詩」與「庶民敘事」的雙重結構,是文化記憶的身體化展演。
9月
08
2025
不符史實、觀點錯亂、定位尷尬,都無法阻止《嘉慶君遊臺灣》成為臺灣大眾娛樂史上的經典一頁,更大膽的說,它根本就是臺灣史上第一個成功的「原創IP」。《嘉慶君夢遊臺灣》用擰轉時空的敘事證成了這點,無人識得的君王在偏僻的島嶼留下足跡,最終長成了島嶼自身刻進血脈的故事。
9月
05
2025
正明龍歌劇團的劇本,一向皆非平鋪直敘式的展演,編劇家慣用倒敘的手法演繹故事,每予人有思考、回味的空間,是其長處,像這齣戲自韓信年少出身,演至殞命宮闈,全劇劇情的鋪陳,不妨從其演出的場次分析,即可見出該戲敘事輾轉、恣意,倒敘中有倒敘,可謂每一段落(場景)皆有可看性。
9月
02
2025
同時也對老、新的「對花槍」演出進行分野,形成了「傳承」與「承接」的戲劇邏輯:年輕演員展現技藝的生命力,老演員則承接劇情的厚度與精神,兩者一前一後,呼應「對花槍」的雙重意涵——情感對峙、技藝交鋒。
9月
01
2025
觀眾組成亦透露端倪:入場者以長輩居多,年輕面孔稀少。地方戲曲的「新編」似乎依舊默認以長輩的審美為出發點:強調情感、凸顯孝道、盡量兩全其美。也就是說,地方戲是否因「孝道」的說教而被侷限在單一價值框架?
8月
21
2025
《牡丹燈籠》揉合了南管及能樂,兩個分別在中國及日本有悠久歷史的傳統樂種。音樂設計楊易修在兩者之中各自提煉,或著說揀選出特定音樂特徵,再縫合成《牡丹燈籠》繽紛的樂音景觀。
8月
21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