綻放多變的演員魅力《一路平安》、《七爺八爺得道收水妖》
1月
18
2021
七爺八爺得到收水妖(劉祐誠提供/攝影洪唯薇)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57次瀏覽
劉祐誠(專案評論人)

一般的外台戲被邀請至某地演出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是接受各請主的邀請,為各宮廟主辦的酬神慶典活動演戲,達到人神共樂的效果;二是接受政府相關單位的邀請或徵選,成為該系列活動的演出團隊。無論出資對象及出資目的為何,一般欣賞外台戲的觀眾與演出團隊並無直接的票券買賣關係。不同於前述的觀演關係與請戲模式,主要演出地域在高雄等地的春美歌劇團,近年開始有一年兩次於台北的外台演出計畫;但,春美歌劇團至台北演出的費用,是由戲迷們集資,演出天數則是端賴各戲迷的資金挹注多寡與劇團的演出空檔決定。由於是戲迷們集資才有的演出機會,加上現在是新冠肺炎防疫的重要期間,觀眾不僅於演出期間認真欣賞演出鮮少交談,熱情的觀眾還會在演出期間主動來回走動提醒觀眾戴上口罩,以免讓這個得來不易的演出機會被迫取消。

這次從國曆元旦起連續六天的精緻民戲演出中,《七爺八爺得道收水妖》是許多歌仔戲劇團經常演出的劇目。此次演出的開頭,是從三位水妖解釋自己由於想成為神仙,因此需要不斷吸食人命,幫助自己早日得道升天。三位妖怪吸食人命的過程中,遇到該地的城隍,城隍以法器葫蘆收伏其中一位妖精,其餘兩位成功逃脫後,則繼續殺害百姓。好事的范無救(孫凱琳飾)遇到這些水妖便出手阻擾,只是敵不過水妖的攻勢,所幸遇到具有降妖能力的謝必安(郭春美飾),打退妖怪後,兩人遂結交為生死共患難的兄弟。另一方面,富家千金袁同嫣(簡嘉誼飾)至城隍廟上香,卻意外打破收伏水妖的葫蘆,水妖當即附身在袁同嫣身上。回到家中的同嫣,父親其舉止奇異,遂命女婢找道士前來家中驅魔,可惜這位驅魔技術不精的道士,前來袁氏家中就被水妖嚇跑。在他逃跑的路途中,遇到謝范二位,兩人來至袁府中終於將水妖趕走。被趕走的水妖,為了奪取更多人命,於是在雨天打斷橋墩。生性衝動的范無救,為了解救民眾,遂跳河充當臨時橋墩,最終因體力不支死亡;晚到的謝必安看見自己的兄弟死亡,於是也跟著喪命。為了救人而喪命的兩人,被城隍敕封為七爺、八爺,並依令緝捕水妖歸案,春美歌劇團的《七爺八爺得道收水妖》在此結束。

於此,我想討論的是春美歌劇團中兩位年輕演員孫凱琳與簡嘉誼,在劇中的表現。誠然,春美歌劇團的票房保證是郭春美,例如春美歌劇團此次公演最末天推出《乞丐王子》的劇目,孫凱琳與郭春美同台扮演乞丐,雖然整段都是由孫凱琳負責唱念乞丐求人賜財的表演段落,大部分觀眾還是都積極把手上的現金送給郭春美作為賞金。只是從劇團在台北的演出內容中,不難見到劇團有意培養年輕演員的意圖。近年各類的戲曲團體,都紛紛推出青年演員學習經典劇目,或是製作專門為青年演員量身訂造的演出節目,甚至臺灣戲曲中心也一連四年推出「承功─新秀舞台」的系列節目,大家都意在讓青年演員得到更多的表演機會。外台戲有著與其他類型戲曲的不同優點,青年演員們如果在戲路廣泛的劇團工作,他們會有相當多的演出機會。身為春美歌劇團培養的生旦,簡嘉誼與孫凱琳著實為自己目前負責的行當進行表演上的呈現,例如簡嘉誼在《一路平安》中飾演鬼魂的小蝶姑娘,其邊走圓場邊唱念自己情感的段落,是我近期鮮少見到的外台歌仔戲青年演員的亮眼演出。

由於外台歌仔戲的演出需要經常推出不一樣的戲碼,演員的表演訓練需要嘗試不同類型的演出。在《七爺八爺得道收水妖》中原本飾演端莊千金的簡嘉誼,由於劇情需要詮釋被附身的富家千金,她除了不計形象的飾演千金瘋癲狀態,為了表示男性的水妖附身在千金身上,她還要壓低自己平常擅長的聲域,以擬男聲的狀態配合劇情演出。同樣不計本色形象演出的還有孫凱琳,演出第二日推出《一路平安》,由她飾演其中主要角色一路。其中段落是一路在茅廁中遇見化為鬼魂的小蝶,而為了達到演出的舞台效果,飾演一路的孫凱琳,真的在舞台上脫起外褲表示自己正在上廁所,並讓飾演小蝶的簡嘉誼於自己的臀部下方伸出手表達鬼魂現身。另一方面,在《七爺八爺得道收水妖》中,為了符合范將軍身高,孫凱琳也賣力地半蹲自己的身軀行走,與七爺一同捉妖。

放得開的舞台表演效果,成為外台戲演出的其中一種追求方向,但不常欣賞外台戲的觀眾往往無法理解舞台上演員們的笑鬧段落。由於外台戲有這樣出格的手法,逼使演員們需要自己發想,獲得觀眾注意的表演方法,而在這樣的演戲過程中,縱使呈現的笑鬧效果不會每次都獲得觀眾喜愛,但是演員們卻能在這樣的訓練下,逐漸拓展角色類型的表演。春美歌劇團的兩位青年演員,在各自的行當表演上應該都還有需要進步的地方,只是從他們的精采表演處,就已見到屬於外台戲演員們的表演長處。

《一路平安》

演出|春美歌劇團
時間|2021/01/02 19:10
地點|台北士林前港公園

《七爺八爺得道收水妖》

演出|春美歌劇團
時間|2021/01/03 19:10
地點|台北士林前港公園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整體而言,《求你騙騙我》並非唱功戲或做工戲,而是以其生活化的取材與演出為勝,當中的詼諧,作為團慶大戲自然可收到歡樂之效。然作為朱海珊的退休之作、同時也是林文瑋首次擔綱演出新編戲主角的製作,卻也讓人好奇:一般退休告別舞台的製作,大多是演員自己的拿手戲以饗戲迷;推出青年演員,也多會選擇功底吃重的劇目,讓觀眾看見演員的真本事,本次選擇用新編戲不知是何原因?或許,透過兩天的分演,一魚二吃,兼收兩種效果與功能,也讓觀眾比較兩位演員的角色詮釋,就是劇團的目的吧。
3月
30
2023
當代傳奇劇場以跨文化改編走出鮮明的特色,如今當代戲曲跨文化改編的作品屢見不鮮,《女神·西王母》看見了劇團力圖求新求變的決心,但同時也暴露了缺乏專業編劇與旦角戲的雙重問題。
3月
18
2023
寫意性是戲曲重要的美學命題。曾永義認為寫意性是戲曲在當代表演藝術中,無可取代的美學價值。身段是戲曲最基本的美學命題,透過戲曲演員的身段表現,就能展現人物性格與情緒、變化場景與氛圍。
3月
17
2023
回歸戲劇類型,公堂戲的結構並不複雜,其魅力或許就在正義伸張的痛快。公堂戲是媒介,也是入口,像圖騰般,勾連我們對公義的想像與模擬。無論出自實事或虛構,公堂戲都必須細膩梳理出虛擬的公義。因此,沉冤昭雪的結局,其實直指著人心所向。而善惡必報也暗合著民間信仰重視的勸善意圖。《郡馬斬子》最終帶給觀眾一個秩序井然的理想世界。一如民戲,顯示神人之間的無形連結,用某種不變的意念,回應劇烈變動的世界。
3月
11
2023
此次豫劇團演出的《求你騙騙我》為老戲新製,在原有的劇情架構上以生活化的台詞貼近觀眾,值得一觀的是,演員們挑戰相異的行當以及彼此對戲的默契令人感受到誠意滿滿。豫劇團在台扎根七十年,王海玲與朱海珊皆擔負起傳承的重責
3月
09
2023
行當制作為戲曲美學之一,強調表演技術與類型化角色的連結性。戲曲觀眾依賴聲腔和程式化表演認可角色。換句話說,觀演關係因「技藝」而串連。本劇巧妙利用此框架,透過跨行當扮演的不精準缺陷製造疏離,打斷觀眾審美,反向增強喜感。有效穿透文化、政治、社會、語言隔閡,藉著歡笑從劇場延伸至觀眾心智,並打開思索的平行宇宙。
2月
18
2023
布袋戲,一直在適應現代劇場,特別是「空間」——怎麼克服觀眾席與舞台的距離,讓相對小的戲偶被看見?如何讓操偶師在舞台上移動是有意義的?我認為,首演於2017年的《天堂客棧》除用音樂劇揭示義興閣掌中劇團主演王凱生的才華,同時是布袋戲在現代劇場空間的範本,用最低成本成為「全能空間改造王」。
2月
15
2023
回歸歌仔戲重視的戲肉戲骨論,全劇戲肉落在殺子碎屍一折,這段過去不見容的敘事,放在當代依然衝擊,其他枝節則是強化戲感的戲骨。但對我來說,徐氏殺子的理由和掙扎過程,遠比殺戮本身重要。
1月
12
2023
國光劇團的新版《西廂記》企圖將兩位當家女旦戲份平分秋色,塑造一靜一動的畫面,將婉約柔美與嬌俏活潑互現,同時代表內斂與直率的兩種不同女性類型。
12月
29
2022